(原載《條報》副刊2011年8月18日)我的爪資母親今年夏天回國,在南京的哥哥家多住了幾日,父母也陪同前往。一天嫂子對我說,媽年輕時必是一小資。我問:“此話從何說起?她說:“冰(她的丈夫,我的哥哥)一直認為女人應該會用香水,每次出差回來總是不忘給我帶瓶他喜歡的香水。我發現被他相中的香水雖然種類繁多,貴賤不一,氣味卻都與現今極其便宜的花露水相似,便有點怪他舍近求遠。再說我對香水過敏,雜花裏胡哨的玩意兒最後都流落到了我狐朋狗友的臂上腋下了,他又何苦操這份心呢?後來,我才知道他的這份執著源於兒時和母親有關的一點記憶。
“冰說小的時候,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就是正要朦朧睡去,母親來到床前,夏天拿一大蒲扇搖幾下,帶來習習涼風;冬天,輕輕地掖掖被子。走時,無一例外地留下淡淡的香味。回想是這種廉價的花露水極卑微的幽香給一個男孩子的夢插上了翅膀。”
嫂子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我的印象裏,母親是精明能幹的賢妻良母,聲色倶厲的班主任,滿口新名詞的現代老人,唯獨不是小資072歲的母親,溜肩,細腰,肥臀,粗腿,屬棗核形身材。這樣的“福老太”跟小資有什麼瓜葛?單憑她年輕時用過花露水嗎?不過,人是很奇怪的動物,自從嫂子把這個想法輸入我的腦子裏以後,我的各路感覺神經就自動開始了工作。
最積極的當然是眼睛。我突然發現,母親其實是很愛美的。陪她逛商店,她能在服裝樓層轉上好幾圈而毫無倦意,興致勃勃地試了一件又一件。盡管服務小姐亳不留情地大潑冷水:這兒沒您能穿的衣J眼。那些看上去稍顯肥大的時裝仍然逃不過被母親試穿的命運。花了幾個小時空手而歸,我還在責怪商人們唯利是圖呢,聰明的母親已經把目光投向布店。南京規模巨大的山西路布料城成為母親的新寵。在這裏,母親精挑細選一塊質地花色都滿意的布料,再花上塊錢請裁縫量體裁衣,沒花多少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樣愛美的母親不是小資是什麼?
去年,母親動了一個小手術,腳拇指外翻。一個年已七旬的老人,為僅是影響美觀的栂指外翻動手術,大概不會太多。說起來,過去的幾十年,母親一直為買不到合適的鞋子傷腦筋,尤其是近幾年,每次逛商店母親都為不能把那些款式新穎的鞋子套上自己的腳耿耿於懷。最後,她終於下了決心,長痛不如短痛,就上了手術台。現在,母親正沉浸在重生的喜悅裏,充分享受買鞋的平等權利。對自己這樣在乎的母親,似乎是有“小資”之嫌。
“小資”一說初步得到證實,我的腦神經也興奮起來。封存已久的記憶變得鮮活了。我想起小時候,夏日的夜晚,母親領著我們姊妹五個來到學校的操場上乘涼,輕輕地哼起“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三十幾年過去了,我的耳邊還常常回蕩著這首歌動聽的旋律: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穀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全家生活都在兩隻手上。汗水流進地主火熱的田野裏,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好美的歌詞!身穿粗布衣服的母親有一顆多麼細膩敏感的A、啊0其實,出生於殷實小業主家庭的母親無疑是具備小資的潛質的。小時候,她從未受過饑寒之苦,是個白白胖胖的小馳。解放初期,她高中畢業,當上了/J咩教師。才20歲就嫁給了年輕有為、當時任小學校長的父親。這樣的經曆,這樣的人生,如果不是特殊曆史時期的磨煉,成為名副其實的小資大概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可惜了,領袖人物一句“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囈語害得母親當小資的時間被整整推遲了50年!是啊,母親並不漂亮,可有誰規定“小資”必須漂亮了?看那滿街的白領麗人,新潮小資有幾個是天生麗質,國色天香的?精心修飾,品牌包裝,整容手術,健身有方,足以把一個姿色平平的女子打造成賞心悅目的美人呢。所以,小資,乃是有愛美之心的人士也。從這點上說,把母親打入小資之列又有何不妥呢?
?臨回加拿大的前一天,在洗手間,我無意中打開水池上方的鏡子,發現壁櫥裏放著整套化妝品,有洗麵奶、麵膜、增白柔膚水、護膚霜,不下十多種。我想起母親囑咐我的話:“別聽你爸的話,整天寫啊寫的。有時間做點好吃的,做做美容,穿得講究點,也不枉為一世女人。”天!這不是小資又是什麼?
(原載《件報》副刊2005年3月28日《找到啦我的家》57期2005年5月):女馬媽的2009年?鈀行(一這次回國,我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晨練方法~~趁早涼陪父母一起去買菜。
媽媽買菜的時候,我和父親拎著盛滿各種新鮮蔬菜和肉類的塑料袋亦步亦趨。我說媽媽你好神氣哦,有兩個隨從。媽媽眼中閃過一絲傷感,說,過幾天你走了,可就剩你爸幫我拎東西了。爸爸接口說,你媽的手小,隻能拿錢包,不能拿重東西,這是結婚的時候就說好了的。媽媽的臉上頓時顯出溫暖的笑容,甚至有股小驗般的羞澀。
我的心不由一動,父親今年83歲,母親也77歲了,五個孩子都已人到中年,連孫子孫女都結婚成家了。共同生活這麼多年,經曆了多少坎坷和磨難,品嚐了多少人間的酸甜苦辣,居然還記得結婚時的一句承諾。讓人唏噓。
父親當然是實現了他的承諾的。每月工資還沒捂熱就上交。生煤爐、買米、換煤氣等髒活兒累活兒全包了,從不讓母親沾手。問題是,媽媽的手,真的就隻管拿錢包嗎?
端詳母親的手。柔若無骨,白皙細嫩,雖然年近A旬,仍然溫潤光滑,不顯老態。算命先生稱有這種手的女子命定大富大貴。可是,嫁給了普通的中學教師的父親之後,母親的手就不光要備課,拿粉筆,還要為兒女縫製衣服,為全家拆洗被褥,烹製一日三餐,讓人不得不懷疑人的一生到底有幾分是命定的。
母親的手非常巧,她不光會做普通的家常服裝,還會自己裁剪設計。小的時候,因為父母工資不高,還要贍養雙方老人,哺育子女,生活非常拮據。買不起新衣J眼,母親就常常買來最便宜的混紡布剪裁之後,用自家的縫紉機為我們做。全家人的棉衣棉褲、內衣外套,五個孩子的衣服,大改小,棉改單,修補加長,都是出自母親之手。母親的聰明全體現在她的那雙手上。
母親包的小腳粽子,密實香甜,而且不用繩子捆,隻用一根長長的包針把粽葉尖帶穿過去。至今我還沒發現有第二個人可以這麼做。母親做的淮揚菜有種特殊的香味,五個子女至今沒人能夠超越。父親對母親做的飯菜非常依戀,所以盡管現在隻有他們兩個人生活,母親依然每天毫不含糊地為父親炒上三四個菜。上午父親出去買東西、辦事,不管多遠,總要趕在中午之前回來,就是為了這頓飯。而母親,也習慣了他的這個脾氣,到了11點鍾,要是父親還沒回來,就嘀嘀咕咕:“怎麼還不回來?”臉上滿是焦急的神情。父親回來,母親鬆了口氣,悄悄對我說:“我們說好了的,你爸他不準比我先走。”又是一個承諾!我替父親捏了一把汗。老爸哎,你可真敢說啊,連閻王爺的主你也能做?
我拉緊母親的手,歎了口氣,為生計操勞一生的媽媽呀,你真是白長了一雙嬌貴的美手。可看到母親臉上滿足的笑容,我又想,母親的一生或許跟大富大貴無緣,但有父親情感的嗬護,誰能說母親不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回到起點——2009年田?記行(A)跟姐姐一起逛書店,她別具匠心地選了一本《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為了減輕旅途負擔,臨回加拿大之前我花了整整兩天時間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糅合了哲學、煉金術等很多內容的書,情節卻簡單得可以用一句話表達:牧羊少年受到夢的啟示,告別可愛的女友去遙遠的希臘尋找寶藏,幾經周折到達那裏,才發現真正的寶藏就在他的家鄉。
一語點破我此番回國的心境!
淮陰是蘇北的一座小城。城市雖小,每年的高考成績卻讓很多大城市自愧不如。作為從那裏走出來的一員,我知道,這跟教學質量無關,而是因為普通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學,就是踏上了一條通往輝煌人生的坦途。對於年少輕狂的我們,淮陰太小了,小到沒有懸念。曾經認識一個考上南師大的淮陰女孩,由於當時南師大的分配是哪裏來的回哪裏,她便想盡一切辦法留南京,還發誓不留南京不結婚,因為嫁給南京男人是她留南京的最後一步棋。
30年後,在外麵轉了一大圈回來,不知道是眼光變了,還是心變了,發現就是這個當年玩兒了命都要離開的地方,居然是世界上最適合我居住的城市。
在淮陰,吃的是地道的淮揚菜。軟兜長魚、蒲菜燒肉,唯淮陰獨有,就連200公裏之外的南京都隻見鱔段,不見長魚,蒲根也是老得不可入菜。淮陰人很少喝別的品牌的酒,因為全國著名的三溝一河和今世緣就出自淮陰。在淮陰,即便是平常的曰子,推開任何一家餐館的包間,都是笑聲滿堂,酒香撲鼻。淮陰人講究吃,會吃,愛吃。過生日,過滿月,孩子考上大學,父母金婚,升官,漲工資,喬遷,全都是餐館伺候。淮陰最多的就是餐館,開一家,火一家。訂的是這家餐館,走幾步就是另一家餐館,請客時隻需交代一句“是醉笑天啊,路南邊的”,大家就都不會走錯。坐出租,跟司機稂下餐館的名字,地址都不用說,保準把你送到。全國美食節辦過兩屆,都是在淮陰,相信是有原因的。
淮陰的房價也還沒來得及升。大城市買一套公寓的價錢在淮陰能買一座別墅。作為商品糧基地,除了淮陰卷煙廠,像樣的工廠沒幾個。於是空氣比較千淨,天空比較蔚藍。城市太小,什麼地方一邁腿就到了,加上下崗工人組成的三輪大軍搶生意,公共汽車總是空蕩蕩的,花一塊錢上去,感覺像是坐專列,那叫爽……風景也不錯,城中有綠樹濃蔭,文人墨客偏愛的楚秀園,也有平頭百姓聚集的和平廣場,廣場上每天早上有人跳健身操,晚上有人唱紅色經典歌曲,熱鬧非凡。開發區有個黃河泛濫時衝出來的水域,俗稱大口子,現在起名東湖了。東湖裏有彩燈裝扮的火樹銀花,湖邊有人造沙灘,搞得每天夜幕下人影幢幢,很有點上海外灘的意思。
小小的淮陰卻也有幾處值得誇耀的古跡:韓侯故裏、吳承恩故居、周恩來童年讀書地……當地人津津樂道的吳公祠和禦碼頭竟然跟鼎鼎大名的慈禧搭上了界。說的是清鹹豐年間,少女慈禧乘船沿京杭大運河從南方趕往京城參加皇帝選妃。到達素有“南船北馬,棄船登陸”之稱的淮陰時,天色已晚,便決定禦碼頭暫住一宿,第二天換乘馬車繼續趕路。慈禧在傭人的陪同下剛剛洗漱完畢準備就寢,有人打著燈籠送來一箱淮陰土特產,說是淮陰縣令吳唐讓送來的。慈禧雖有疑惑,卻也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她當然不會知道這是吳唐的手下錯把送給另一隻船的東西送到她的船上了。若幹年後,已成皇妃的慈禧無意中聽皇帝提起一位叫吳唐的人,猛然想起淮陰的那一夜和那箱禮物,便問吳唐出了什麼事。皇帝說這個吳唐實在糊塗,他把文廟建在城外,武廟建在城內。武將守城,文將安邦,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偏偏這個吳唐他不知道。淮陰的官員聯名寫信上書皇帝,要求革了吳唐的七品芝麻官。慈禧一聽是這麼回事,就說,吳唐這麼安排才顯得他思維獨特,卓爾不群。對付入侵的敵國,難道不需要文官的大智慧才能擊退嗎?我看這個吳唐不簡單。皇帝聽了慈禧的話,大筆一揮,把吳唐升了一級。淮陰的官員一看吳唐不降反升,心有不服,又告,結果吳唐又升了一級。就這樣,淮陰的官S越告,吳唐的官就做得越大。那些想整吳唐的官員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隻好作罷。由於吳唐在任期間在治理淮河方麵功績顯著,淮陰的百姓為吳唐這位傳奇人物建了一個廟,叫吳公寺。吳唐,這位大事清楚,小事糊塗的七品芝麻官,也成為曆史上為數不多的活著時就被人建廟紀念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