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琴傾城】第一章老琴師(1 / 2)

西湖,孤山。

山在樹下,樹在山巔。雲隔開了遠處的天。

樹是一棵桃樹,上了年頭,枝椏探出崖外,桃花觸著雲朵。

山樹雲天圍著的,是座破敗的道觀。

道觀在一座孤立的崖麵上,崖麵陡峭,崖頂是一塊滿月般齊整的平台。上麵長滿了各式樣的雜草。

很多年前老琴師上了心思,依著天地的氣勢,修了條青石子路,彎彎曲曲,剛剛好把崖麵對半,兩分成了太極圖案,又在陰陽眼的位子,修了兩間茅草屋子,趁著每年第一場春雨的新泥為底,層層鋪就雪白的蘆葦成頂,冬暖夏涼,頗為宜居。

道觀舊到已經看不出年頭了,道觀的匾額早已模糊不堪,斜斜的吊在門楣上,門也算不得是門,沒有院落圍牆,四周都是及膝的荒草,隻一扇門框突兀的立在荒草堆裏,門也就不算是一道門了。

可老琴師還是喜歡從門裏進出。

老琴師說:“世道不行了,門道還是要有的。”

小琴童聽不明白,開始東拉西扯說:“這個道那個道我可聽不懂,師父你為什麼不幹脆當道士呢?:

老琴師連連擺手。

“使不得,使不得,道士是出家人,咱們是手藝人。”

“有什麼區別?”

“那區別大了去了……比如……。”

老琴師嘟囔半天,卻沒有把那句話說出口。

小琴童頑皮起來,一個勁催促。

“比如什麼啊師父?”

老琴師臉一紅,幽幽說道:“比如出家人不能娶媳婦,咱手藝人能娶!”

“師父你這麼老了還想娶媳婦?”

老琴師嘿嘿笑起來,指指自己,又指指小琴童,說:“你別管是老男人,還是小男人,是男人總歸是要娶媳婦的,難道你不想娶?”

小琴童搖搖頭:“對啊對啊,我就不想娶,我隻想跟著師傅學琴。”

“你這話說早嘍。”

老琴師不以為然地撇著嘴,嘴角皺紋枯萎地像經年的木頭。

老琴師的手藝是斫製古琴,在山林裏尋得良木,一把琴刀,一段桐木,一握就是一日光陰。

斫琴手藝極其複雜,行內有半年出良品,三年出精品,十年出名品之說。太平年月的時候,琴的價格賣得好,一張良琴便夠師徒倆活夠一年的,戰亂時候上門買琴的人少,價格卻反而更貴起來。

大清才完那幾年,有張姓的軍閥頭子上山求琴,一眼就相中了琴師一張十年名琴,仲尼式,桐木為麵,梓木為底,軍閥愛不釋手,老琴師見他將木材質地,灰胎大漆都說在點子上了,倒也不好拒絕,便請了茶,看了琴座。

誰知這大軍閥人長得五大三粗,卻選了一首婉約的《秋風詞》,撫起琴來百轉千回繞斷柔腸。

老琴師憋著壞笑,讓小琴童跟著撫奏一曲《平沙落雁》,琴聲靜和平淡,恰好點在了空有鴻鵠之誌的大軍閥心底。

這張琴賣了三十條小黃魚。

後來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第二年,有一個氣度非凡的病弱男人爬上山來,送來一張宋朝的老琴,說損壞了要修複。

老琴師垂下的眉毛高高挑起,像是終於娶到媳婦一樣,反複摩挲著這張琴。

“這是宋徽宗《聽琴圖》裏畫過的那張鬆石間意琴?”

病弱男人咳嗽著點點頭,眼睛裏似乎看到了希望。

“先生能否看出琴的傷痕在哪?”

小琴童看遍了琴身也沒發現,老琴師不動聲色接過琴,隨手勾抹了幾個散音,任憑餘音悠悠,漸不可聞,老琴師才斬釘截鐵地說:“這琴遭了戰火,熏了硝煙,琴聲裏沾了不少殺伐血腥。”

病弱男人聽到這句話,顯然來了精神,連忙問道:“要先生一句話,還能修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