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國公魏征年輕時喜好道學,不相信有鬼神。(原來都是唯物主義論者,隻是論!)
他一次到恒山去訪道,快到恒山腳下的時候,忽然遇見了大風雪,天地昏暗,就不能往前走了。(有可能是鬼作怪。)
忽然有個道士拿著青竹杖,腰懸《黃庭經》,也到了路邊,對魏征說:“你要去什麼地方?”
魏征說:“訪道來此,被風雪阻隔。”
道士說:“離這一、二裏路就是我家。去住一宿,正好談論道學,怎樣?”
魏征就同意了,隨後一起走到一個宅院,外麵很是荒涼,內裏卻是雕梁畫棟。
道士請魏征到裏間,對著爐火而坐,端上美酒佳肴,從容論道,言辭通理廣博雄辨,魏征不能把他說服。
臨近天亮的時候,談及鬼神之事,魏征真切地說鬼神不能侵犯正直之人。
道士說:“您所尊奉的是仙道,為什麼誣蔑鬼神呢?有天地的時候就有了鬼神。道行高,則鬼神妖怪必然降伏,若自身道行不高,反而可能招來鬼神。怎麼能輕視它呢?”(鬼和仙都是修煉來的,這話的意思,鬼厲害了就算神仙都整不過唄!)
魏征沒有回答。
到了早晨,道士又用酒來送別魏征,還附帶一封信,送給恒山中的隱士。
魏征就走了,找到了山路,回頭看昨夜住的地方,乃是一個大墳墓,拿出他那封書信一看,上麵寫著:寄上恒山神佐。
魏征厭煩,就扔在地上。
那封信變成一隻老鼠跑了。
魏征自此稍稍相信了鬼神。
【原文】鄭國公魏征,少時好道學,不信鬼神。嚐訪道至恒山,將及山下,忽大風雪,天地昏暗,不能進。忽有道士,策青竹杖,懸《黃庭經》。亦至路次。謂征曰:“何之?”征曰:“訪道來此,為風雪所阻。”道士曰:“去此一二裏,予家也,可一宿會語乎?”征許之,遂同行,至一宅,外甚荒涼,內即雕刻。延征於深閣,對燈火而坐,進以美酒嘉肴。從容論道,詞理博辨,征不能屈。臨曙,道士言及鬼神之事,征切言不能侵正直也。道士曰:“子之所奉者仙道也,何全誣鬼神乎?有天地來有鬼神,夫道高則鬼神妖怪必伏之;若奉道自未高,則鬼神妖怪,反可致之也。何輕之哉?”征不答,及平旦,道士複命酒以送征,仍附一
簡,達恒山中隱士。征既行,尋山路,回顧宿處,乃一大塚耳。探其簡,題雲:“寄上恒山神佐。”征惡之,投於地,其簡化一鼠而走,征自此稍信鬼神。(出《瀟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