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陝西總兵***起兵叛亂。

叛軍所過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老百姓要麼家破人亡,要麼扶老攜幼背井離鄉,整個陝甘之地到處是一片淒涼。

叛軍攻占長安後,因軍資缺乏,所以將沿途搶來的女人年不問老幼貌不分美醜全部都裝在麻袋中,然後以每袋三兩銀子的價格出售。

隻要是出得起價錢的單身男子都可以前來購買,至於是老是幼或者容貌美醜就全靠自己的運氣了。

一時間當地的單身男子聽說這個消息後均趨之若鶩,即便是經濟拮據的也是東挪西湊四處借貸,生怕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陝西三原縣縣民米君年及弱冠,因家中貧困一直尚未娶親,聽說此事後急忙向親戚借了五兩銀子,專程來到長安想買一個女子為妻。

他一路打聽來到軍營門口,先拿出一兩銀子來賄賂管事的官員,想買到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

那官員收了銀子便揮揮手讓他先進入營中自己選擇,米君一進去就見數百個麻袋密密的沿牆一字排開,有的尚在輕微的蠕動。

他知這裏麵都裝的女子,於是便隔著麻袋一個個的仔細揣摩,經過一番精心挑選終於找了一個摸起來細腰小腳的女子,將麻袋扛在肩膀上便背了出來。

等回到客棧房中,他迫不及待地將麻袋解開一看,隻見裏麵裝的竟然是一個滿麵瘢痕頭發花白的老婦人,看樣子至少有六七十歲了。

這一下米君滿懷的期望之情瞬間被一盆冰水當頭澆下,自己本想買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為妻,不料卻買了一個年齡比自己母親還大的老婦,他當即麵若死灰,心中懊喪不已,唯有獨自站在門口生悶氣,老婦見狀也不說話,隻坐在床邊默無一言。

正在此時忽見一個白頭白須的老頭牽著一匹驢子來到客棧前,米君抬頭一看,發現驢子上還坐著一個年方二八的妙齡女子,雖說是衣衫破爛麵有菜色,可是依然掩不住青春靚麗之se。

老頭將女子扶下來進入店中,讓掌櫃的將米君西邊相鄰的一間客房打開住了進去。

過了一會老者安置好行李便從房中出來,看見米君站在門口不住觀望,便和他隨口聊了起來。

老者自稱劉姓,岐山人,年已六旬開外,因妻子早亡一直鰥居,今日也在營中以三兩銀子隨便買了一個麻袋,待解開一看發現裏麵居然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年輕女子,他不由大喜過望,於是將女子帶回客棧暫住一宿,待明日一早便帶她一起回家。

米君聽說後不由心熱如火,看看人家想想自己。

更加覺得運氣實在不好,於是不時的唉聲歎氣,劉老頭聽更是得意洋洋,非要拉著米君請他飲酒,米君也想借他之酒澆己之愁,當下就不再推辭,和老頭一起出去到酒肆中去了。

待二人走遠之後,米君所買來的老婦人悄悄來到西邊的房子推門而入,一進去就發現老者所買的妙齡女子正在掩麵低泣,一見老婦人進來便起身作禮,臉上猶是淚珠漣漣,如同雨侵桃花一般。

老婦人答禮後便詢問女子為何在此哭泣,女子道:“小女子姓葛,本是平涼人氏,今年剛剛十六,一家父母兄弟皆被賊所殺,隻餘我一人被掠走,賊首想要jian汙我,我哭著抵死不從,賊首大怒,於是故意將我賣給這個老頭,方才我低頭細思,若是從了這老頭真是生不如死,所以才在此悲泣。”

老婦人聽後不由歎道:“這真是顛倒眾生造化弄人啊。老身姓何,老而不死卻遭此離亂,而且無端端的還要拖累人家一個少年,心中也是於心不忍啊。”

葛氏聽後也是嗟歎不已。

何氏低頭思索了片刻,忽抬頭對葛氏道:“剛才見你家主人龍鍾之態和老身正好差不多,況且老夫少妻未必合適。他二人此刻一喜一悲,出去喝酒定然是不醉不歸,我二人何不李代桃僵易房而寢,待明日五更你與我家少年郎早起速行,我拚卻這一把老骨頭和你家老頭同就與木,如此你也不用再悲傷了。”

葛氏聽罷不由有些躊躇,一時之間不敢答應,何氏見狀又正se道:“說起來這也是交易啊,如此我們還能各得其所。趁著他們還沒回來,你趕緊到我的房間去吧,遲了隻怕就錯過機會了。”

葛氏聽她說得誠切,再一想眼前之際也隻能如此,於是便點頭同意了,待拜謝過何氏之後便將兩人衣服互換了過來,接著何氏便帶著葛氏來到米君的房裏,讓她躺在床上再將被子給她蒙頭蓋好,然後叮囑她道:“你可記住千萬不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