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溫郡王太妃不知從哪裏抱回來收養的孩子,根本沒必要讓先帝親自下旨,可見這位縣主,其實是先帝留在民間的金枝玉葉,換句話說,是個野種呢!石明倫無論如何也是先帝元後的親外甥,怎麼可能會娶個野種做正妻呢?
這種言論更加慫人聽聞,雖然許多人都覺得不妥,但也有不少人相信他的話,一時間,關於溫郡王府清河縣主身世之謎的議論就多了起來。傳到宮裏,太後當場就摔了杯子,怒道:“這是從哪裏傳出來的瞎話?真真可惡!”又疑心是石家有意為之,目的是擺脫先前因石明倫拒婚之舉而引來的非議。
但青雲卻不這麼想。別人不知道就算了,她作為當事人,深知石明倫與薑融君如今對她有多麼感激,直把她當成是大恩人,怎會做出壞她名聲的事?況且他們倆對那些流言非議根本就不在乎,全副心思都用在籌備婚禮上了,哪裏有空做這些?這極有可能是深知內情卻又對她有敵意的人暗中傳出來的風聲,她立刻就懷疑到了楚王太妃身上,認定隻有這個女人才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太後對此半信半疑,她雖然覺得這個姐姐是壞人,卻不相信對方處在如今的處境下,還會糊塗到明知無望還往坑裏跳。她更擔心女兒的聲譽:“現在怎麼辦?不如就直接將你的身世公之於眾吧!你明明是正宮嫡出的大公主,卻要被人說成是野種。你雖不在乎,母後聽了心裏卻難受得緊。”
青雲卻想,如果她還是縣主,那等曹玦明中了進士後,要成婚就容易許多了,若她成了公主,這門婚事反而不會那麼順利,便對太後道:“那人胡說八道而已,何必理會他?等我回去跟溫郡王太妃商量一下,請她出麵駁斥那人幾句,事情就過去了。等風聲沒那麼緊了,要如何處置這造謠之人,還不是隨您和皇上的意思?要是現在就公開我的身份,不是對您的名聲有損害麼?”
太後又是感動,又是愧疚,忙道:“好孩子,苦了你了,難為你如此深明大義。放心,這件事交給母後,一定為你辦得妥妥當當的!今後你想要什麼東西,也隻管對母後說,母後都答應你!”
青雲笑著道了謝,還頗有深意地道:“女兒也不求您什麼,隻盼著您將來想要給女兒安排什麼事,都能聽一聽女兒的意見,就足夠了。”
太後自然一口應下,也沒有深想,就下旨請了溫郡王太妃進宮。老太妃如今雖然一心教導嗣孫,旁事一概不管,但對這些流言也多少有些了解。為了嗣孫日後的前程,她對太後的要求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出了宮就直接找上宗令南陽王的王妃,向她抱怨外頭的流言,直接將當年常到王府診脈的太醫罵了個狗血淋頭:“若不是他無能,我兒子怎會死?又因他沒有摸出兒媳的喜脈,兒媳差一點就沒了胎,我沒找他算賬就罷了,他還要在外頭胡說八道?真是可惡之極!”
南陽王妃其實是個知情的,聞言也會意地附和了幾句,然後就告訴了丈夫,南陽王親自出麵,把那放謠言的人抓了起來,連太醫也被趕出了太醫院,這件事似乎就過去了。
可偏在這時,又出了另一則謠言,指清河縣主絕對不是野種,因為她是先帝與當今太後親生的女兒,竟是正宮嫡出的大公主呢!隻不過當年太後為了爭寵,將剛出生的女兒偷龍轉鳳,換了個男嬰,才會導致大公主流落在外多年,直到前些年才借著溫郡王之女的名義回歸宗室罷了。
這個謠言一出,整個京城都震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