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雖然已經親政了幾年,兒子都能訂婚成親了,軍隊方麵倒是清洗老臣很順利,然而朝廷上的重臣老臣一個個可都是老狐狸老陰比,想要廢掉他們讓他們挪出位置來那可不容易。
畢竟皇上可是立誌要做一個好皇帝,而不是一個昏君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完全隨心所欲,因此一來是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二來他手裏現在也沒有那麼多人手接手這些位置,所以到了現在朝廷上還有不少老臣子,加上世祖皇帝英年早逝,於是很多人都成了三朝元老。
在皇上要做明君,要臉皮的情況下,三朝元老是一個很有殺傷力的名銜。
加上之前權臣把持朝政,如今又沒有了賢德皇後做定海神針,皇上又很明顯的表示喜歡年輕的臣子,這自然讓不少老臣內心都升起了別樣的心思來。隻是這心思到底是擔憂自己不得皇上重用要自己挪位,還是想到霍光權臣第二那可就說不好了。
之前皇上給太皇太後上“賢德”的諡號,一方麵的確是很感激賢德皇後的所作所為,另外一方麵也是在試探朝廷上有哪些臣子和他不少一條心,有壓過他把持朝政的心思。
而左都禦史就是反對的極凶的一個,自然是被皇上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不過到底禦史台這地方雖然極其惡心人,可沒有兵權,威脅不了皇上的統治,皇上暫時還隻是看左都禦史不順眼而已,並沒有整弄他的想法。畢竟比起左都禦史,很顯然某些大臣更讓皇上忌憚。
但要是左都禦史玩完了,皇上也不會覺得不好,反正這些老臣陸陸續續的也會被皇上弄出朝堂,現在提前了也無所謂,一來可以少一個惡心他的人,二來也能給其他老臣一個警鍾,自己識趣一些,別給臉不要臉讓他舉起屠刀。
想了想皇上吩咐道:“既然涉及到左都禦史,禦史台便要避嫌,就由忠安王糾察此事。”
皇上金口禦言一出,頓時整個宮殿一片寂靜,這忠安王不是別人,正是入了內閣的那位宗室王爺。論輩分還是皇上的叔叔了,而且忠安王的身份也不一般,他是仲太宗貴妃之子。
不過和一般情況不一樣的是,在忠安王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其實就難產而死,貴妃也是世祖登基後的追封,當時她隻是修儀。為什麼會被世祖追封了,原因就在於忠安王從小就被抱給了賢德皇後撫養,和世祖關係很好,無論是世祖繼位還是皇上繼位安定朝政,他都出了大力氣。
忠安王絕對是皇上的心腹,因此皇上親政後就將他塞到了內閣裏,如今這事皇上竟然派這位爺出馬,這到底是想置於家於死地了,還是想要保於家了。
沒人能有把握猜準,不少人眼神都異樣起來。要是皇上想保於家那還好說,萬一要是皇上要整治於家,那大夥可得和於家保持一定距離,還是那句老話什麼利益關係都比不上自己的性命。
“臣遵旨。”忠安王像是沒有發現別人隱晦的目光,出列拱手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