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政治(五)(2 / 3)

“對啊,前方將士流血流汗,到這些人口中卻成了兵無鬥誌。若無鬥誌,為何藍玉將軍名揚西域,若無鬥誌,為何璞英將軍苦守孤城,若無鬥誌,為了李陵將軍舍身取義。英雄好漢,不如疆場上見,陛下,不妨讓臣帶這些人到疆場上,到時候如若有人掉頭向後跑,學什麼管仲上陣,臣絕對饒他不得”。鳳翔侯張龍也閃了出來,他這樣的老將前年都效仿徐達去了指揮學院,很少上朝。今天被朱元璋招來,見王本等人汙蔑前方將士,勾起一腔正義,憤憤出頭。

王本等人老臉更紅,幾乎憋出血來。杜斅一梗脖子,怒氣衝衝的說道:“新政害民,多少人親眼目睹。臣等這次隻是議論新政,並未彈劾武將,鳳翔侯硬是把政論引向文武不和,實乃是分裂群臣之行,為禍國家,況且上天早已示警,萬歲不可不察,……”話題一轉,從天文上繼續尋找自己的論據。聖人皆乘天命,執政應依天行事。自從施行新政以來的種種天文現象,都被他利用做了上天發怒的依據,特別是去年冬天的日食,更成為新政動搖國家根基的徵兆。

朱元璋政權的許多高官當年都是紅巾軍出身,新政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遠遠多於壞處。所以對王本等人攻擊新政的作為反映不十分積極。但是提到天理和命數,很多人臉色都為之一動,這些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幾個本來想出列表示支持李文忠的人猶豫了一下,又把腿縮回了隊伍當中。

李文忠這邊氣勢一弱,王本氣勢更盛,幹脆不點名指責軍官各自為戰,隱隱有藩鎮割據之勢,請朱元璋小心。

眼前的場景仿佛夢中,不知是在哪個夢中出現過,也不知現在是不是在做夢,喧鬧的聲音漸漸離武安國遠去。朱元璋到底想怎麼樣,武安國看不出來。從今天早晨召集群臣這個陣勢上來看,的確是想對北平的所作所為來一番清算。但從他對王本和杜斅的冷淡態度上來看,又好像隻是打算不偏不倚的聽聽群臣對白正等人這個本章的意見。這兩年潛心仿照《discovery》風格的出版啟蒙讀物,武安國很少也沒時間揣摩朱元璋的心思,望著朱元璋沒有表情的臉色,真不知其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出來為自己說話的人越多,武安國越著急,按照朱元璋的秉性,一旦他想打擊自己,那麼所有為自己出頭的人都會受到牽連。要麼不出手,要麼徹底擊毀對手是這個時代所有政治家的準則。

“這個老狐狸,你暗算我還不夠多麼,還要這樣來上一手,我這就出來,看你到底要怎樣對我”武安國肚子裏暗罵,準備自己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對於現在的許多惡劣後果,他心中的確十分內疚。

新政帶來的這些不良後果,很多都是他當初沒有預料到的,特別是他低估了這個時代商人對利益毫無節製的貪婪。自己在北平時,北平的商人主要由懷柔的工匠、當地士紳以及從山西強製遷來的移民組成,這些人因為彼此都熟悉,加上資本最雄厚的張、楊兩家都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所以北平一地的工商階層發展雖然迅速,但負麵作用非常小。由武安國倡導的工廠主給工人買保險的行為也成為行規,在北平一帶,無論是士紳階層還是破產農民和流民階層,都從新政中得到了實惠。有一段時間,武安國自己都希望朱元璋幹脆下令全國都效仿北平,大力發展工商,把這個國家徹底變成一個工業國家,趁著沒那麼大的人口壓力,趁著農業和工商業利潤差還不大,趁著剛剛立國百廢待興,趁著……….;這是多麼好的一個時機,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國即將出現在人們麵前!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沒等朱元璋下令全國效仿北平,北平新政的惡果已經影響到了全國。這片土地上的人自古標榜清高,厭惡銅臭,但榨取最後一個銅子的殘忍性不低於任何西方民族。能效仿北平新政的地方,早已衝上前效仿,並且一切都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根本不肯借鑒那些保險、夜校、8小時工作製等福利性行為。能少付工資,絕對要壓到最低,能拖欠的工資,絕對不會發放,能拖延的勞動時間,絕對要拖延到最後一秒。個別地方已經出現了憤怒的工人搗毀機器,殺死工廠主的暴力事件。資本的誕生,從頭到腳都露出了本來具有的獰猙和血腥。當人們不能滿足於從工人的勞動中獲利時,股票就成了最佳選擇,能投機到股市上的資金,絕對不留給任何獲利不明顯的行業。這些,還不是最讓武安國措手不及的,最措手不及的是紡織行業的發展,武安國完全沒有料到自己費勁心思引導人們發明改良的水利紡織業,能在短短幾年內席卷北中國,大明朝的花布隨著商船,走遍了周邊國家,大明朝的萬傾糧田,也變成了雪白的棉花地。郭璞和他當初擔心的糧食不足問題,這麼快就爆發,並且一旦爆發出來,就造成了遍地的餓殍。

江南有米,但是大明朝沒有那麼強大的運輸能力以江南濟河北。萬裏運糧,消耗巨大,況且有那麼多的商人囤積居奇,那麼多官員從中克扣,這還是明朝政治最清廉的時代,如果是其他年間,不知要死多少人才算了結。

想到這些,武安國低低的歎了口氣,事情既然皆因我而起,自然我要有承擔的勇氣,無論能做點兒什麼,我皆願意。

沒等踏出隊列,武安國身後快速站出了一個人,低而清楚的一聲“微臣有本”,將武安國的腳步硬生生扯回。

掌管京城軍械製造局屢立大功,新進的工部侍郎周無憂微笑著走出隊伍。上前幾步跪倒,啟奏道:“萬歲,白正等人所奏,雖有謬誤,臣以為其忠心可嘉。我大明有如此心憂天下之士,實在可喜可賀……”,幾句馬屁,稍微舒緩了大殿上劍拔弩張的氣氛,讓朱元璋陰情不定的麵孔也有所緩和。既沒表示對王本等人攻擊新政的支持,又為讓白正等人擺脫去了一旦辯論失敗,即將背上的結黨幹政的罪名。大殿上,很多玻璃球一樣的老臣都暗中點頭,稱讚這個後生小子會說話。大學士吳沉更是滿心驚喜,他一直想出來說話,但顧及身份,不好率先出頭。作為內閣大學士,等級雖然僅僅為五品,但即使當朝老太師對他們幾個都小心三分,這種近臣的優勢不能像王本等人那樣白白浪費。今天大殿上這場論戰,其實是兩種執政觀點的衝突,他必須等待時機,等待對手的破綻。在論戰的開頭,吳沉雖然與王、杜二人同氣連枝,但是絕對不能說話。寧可看著白正等人在論戰中被扣上罪名被犧牲掉,也不能說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