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此發家致富,也有人為此傾家蕩產,蔣輝雲招徠的這些人,就是在南方的繅絲大戰之中的失敗者,對於這些人,李大成也不小看,失敗也是經驗,有了這些懂行的人,或許繅絲、絲織這一行業,會先於其他產業建成的,因為山東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生絲原產地。
收購桑蠶,販賣生絲,這不是李大成的路子,他要做的是半成品,從原材料的深加工之中獲益,有閑暇的時候,他就陪著大成公的一些人談天說地,不斷的啟發他們,開拓他們的思路,中國至少有兩千年的文明史,許多東西都是現成的,現在所要做的,也不是本質上的改變,東西還是那些東西,工藝還是那些工藝,隻不過要快速的提高一下效率而已。
這天李大成跟大成公的一些掌櫃,又跟醫府的一些西學教習談了一場,回住處的時候,遇到了一群人,兩撥人錯身走過之後,一個四五十歲,掌櫃模樣的人,攔住了李大成一行的去路。
“可是大成公李二爺當麵?”
這位掌櫃攔住李大成的去路之後,抱拳施禮,目標很明確,就是李大成。
大成公除了在膠州府之外,在山東是名聲不顯的,這人的問話,讓李大成有些納悶,難道是膠州府的商家?
“正是,不知您是……”
“舊軍孟洛川!”
聽到舊軍孟洛川的名字,李大成笑了,這事兒還真是巧了,自己跟這位還真是有些淵源。
“嗨!李二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是孟四爺駕臨,作為半個地主,李二有失遠迎!”
這個時候的稱呼,也是令人頭疼的,有名有姓有字有號,李大成這邊除了個名字,別的啥也沒有,隻能用李二來自稱了。
“少年英雄呐!
孟某代京城瑞蚨祥的夥計們謝過二爺,代山東的難民謝過二爺,代山東的饑民謝過二爺。”
李大成自認之後,孟洛川恭恭敬敬的抱拳三禮,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就在這三拜之中了,有些東西,看來這位孟四爺知道的還不少。
“嗬嗬!京城之事,乃是同鄉之誼,李二就愧領了。
至於山東難民與饑民之事,李二卻不能受四爺的禮,受不起呐!”
孟洛川的見麵三禮,讓李大成聞出了疏遠的味道,也難怪,自己是義和團出身,孟四是亞聖後裔,走到一路不妥。
聞出了禮儀之外的味道,李大成也不強求,對於孟洛川這樣的儒商,李大成是敬佩的,但敬佩並不是讚同,商場如戰場,有些時候也是要刀刀見血的。
大時代不同,這個時代是惡狼吃香的年月,若是太平歲月,有那麼幾個儒商倒也值得稱道,變亂的大時代之中,即便心有佛陀也要做怒目金剛之相、行地獄修羅之事,孟洛川這樣的商家,適合在大清的商場角逐,但不適合在國外的沙場角逐。
這個時代的買賣幕後,大多都是血淚遍布的,你不狠別人就要對你狠,注定走不到一路的兩個人,強求,隻會平白樹敵而已。
“李二爺過謙了,山東許多百姓至今感念二爺的恩德,微山一帶尤其如此啊!”
聽了孟洛川的話,李大成的心中也在快速的翻篇,掃了一眼孟洛川身後的那群人,還真有個熟人,正是京師瑞蚨祥的那個掌櫃。
看到他,許多事兒李大成這邊也就明了了,京師大亂之時,自己讓瑞蚨祥低價售賣店鋪,瑞蚨祥的人不可能不去打探自己的根底,由直隸入山東濟南府,滄州府也是必經之路,沿途打聽之下,自己的一些事兒不難推測出來。
“四爺,舊事就不要再提了,近期大成公想在紡紗絲綢兩項上做些文章,不知四爺能否襄助一下呢?”
雖說從觀感上覺得兩人走不到一路,但李大成這邊也不放棄試探,山東的絲綢行業雖不如江南發達,但也是一大產地,曹州府甄城的魯錦也是清廷的貢品之一,山東做的哈達,在北地也是響當當的好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