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許多愚昧的規矩,也是催生漢奸的優良土壤,刹不住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這一國的崛起就無路可走,敵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離心離德,任何一個強國的崩潰,外部原因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內部出了大問題,在漢奸一事上,李大成是斷無緩解餘地的,一人做漢奸就殺一人,一國之人做漢奸,屠盡國人也無妨的!
至於商業上的競爭,若完全沒了競爭,再好的圈子,再好的謀劃,建起來之後,也隻會一步步的凋零,不會再有寸進的,即便是大成公,李大成也不會讓他一家獨霸,控製市場就是遏製發展,這在李大成心裏也是有無數經驗教訓的。
說出了底限之後,李大成掃了一圈,三人的臉色還算不錯,沒有被驚嚇到,這樣事情就可以接茬做了。
“李先生,適才杏蓀說,你是為了富國強民而做事,真是這樣嗎?”
張弼士今年六十了,讓他喊一個小年輕為二爺,這也是做不到的,堂堂一代大商,也是有威儀的,有些話張弼士覺得自己應該再求證一下,所以他不顧盛宣懷的眼神,問出了自己心中的問題。
“可以這麼說,如今的大清,太過不堪,百姓太過困苦、愚昧了,這要變!
若不變,咱們這個東方大國,就要跟印度、非洲、南美一樣,淪為西方諸國的殖民地了。
該如何去變,靠戰爭嗎?戰爭在我看來隻是手段而已,真正要變革的不是軍隊,不是國家,不是百姓,而是商場,你們我們共同在經營的商場,富國強民,第一要務就是興商!
百姓的困苦靠什麼解決?興商!軍隊的孱弱靠什麼解決?興商!一國地位萎靡不振靠什麼解決?還是一個興商!
商業大興,百貨流轉,百姓才能有生計,男耕女織、雞犬相聞,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咱們再走男耕女織、雞犬相聞的路,就要走到國破家亡了。
我為何棄振威軍與不顧,在山東經營大成公?為的就是興商。
振威軍,若我在軍中,槍炮的數量足夠,一年的時間,我就能讓幾十萬振威軍,不弱於世界任何一國的軍隊。
但這有用嗎?打仗要人、要糧、要錢、要槍、要炮、要軍艦!
我靠在振威軍中,隻能讓振威軍幾十萬人成為一支勁旅,一旦到了戰爭的時候,振威軍還是打不過西洋諸國的,甚至連小日本也打不過,因為振威軍的後勁兒不足,何為振威軍的後勁兒呢?
人、糧、錢、槍炮軍艦,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商業!
商業能帶來大量的賦稅,商業也能帶來大量的槍炮,我的商業,說白了還是為戰爭而準備的,這也是我的富國強民之道。
不知幾位認為如何呢?”
將商業與戰爭、富國強民聯係在一起,李大成的這個說法,對三人來說也不算新穎,洋務做的也是這個,隻不過沒有李二爺說的這麼大而已!
孟洛川屬於老派人,盛宣懷屬於新舊交替的那一茬,張弼士屬於真正可以角逐世界的商人,三個人代表著三個利益團體,這三個利益團體,都是可以接受李大成這個說法的。
“所以李先生要做大清商界第一人?”
“商界第一人?
嗬嗬……話不能這麼說的,商場,最忌諱的就是一家獨大,店大欺客就是這樣的道理。
我以為商界就不該有第一人之說,百家爭鳴,相互競爭,這商界才能越做越大,都做成了一個人的,那商界也就越做越小嘍……”
商界第一人,憑著李大成肚子裏的東西可以輕易辦到的,但大清的情況與別處不同,壟斷了商界,就是第二個大清朝,憑現在這些人,一旦一家獨大了,必然還會玩閉關鎖國,關起門來狂妄自大的。
這第一人的說法,李大成不讚成,商場跟戰場一樣,戰士需要狼性,商人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