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就把他當成自己手下的一個能臣,在軍方給他安排一個位置,不讓他成為思想界的領袖。如此一來也就比較合適了,也算是全了君臣之義。
如果他的想法和自己的一樣,那麼自己放開手讓他去做。
現在他吹捧的是荀子,正好和自己想的一樣,同時也可以把很多自己的想法塞進去。
後世的思想很多在荀子的思想之中都能夠找到脈絡和痕跡。隻要能夠把這件事情推動起來,那麼事情就好辦很多了。
至於王守仁,現在的他聲望很高,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如果真的把他推到這件事情前麵去,那估計就會名聲大跌,不定會罵聲一片。
從朝堂到鄉下,所有人都會罵他。
名聲臭了,想要扭轉可不容易啊,可能要等到後世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自汙,想要對比的話,那就是和王莽了。
王守仁估計就沒王莽那麼好的名聲了,不定下所有人都想他死,甚至比張居正都要厲害。
因為王守仁動的不但是實際的權力,還要動他們的根。
張居正的改革之所以能夠得到一些饒支持,是因為它沒有觸及到靈魂深處,隻是浮於表麵,無論是清查田地,還是一條鞭法。
清查田地隻是讓那些隱匿土地的人把土地拿出來。
至於一條鞭法,反而會讓地主老財們得利,讓他們更好的壓榨百姓。
所以張居正遭遇的反對力量並沒有那麼強大,但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
自己已經用恩養錢實現了官紳一體納稅,這已經讓民間積怨很深了。
如果不是自己在江南動了大軍,殺了一大批人,估計現在早就鬧騰起來了。
即便如此,現在對自己的非議也不少,隻不過是沒有人敢真的明目張膽的出來罷了。
對於現在的自己來,這些非議已經不重要了。
自己現在手裏麵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軍隊有軍隊。誰不服氣直接弄死誰,自己已經有了學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實力。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厚照對自己的看法就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隻要不傷害底層百姓的利益,讓他們能夠活得下去,自己就可以著手收拾他們。
為什麼朱元璋殺了那麼多文官,卻沒有鬧起民變?有人造反,卻並不是因為殺文官?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並不是因為朱元璋的手裏麵有多少軍隊、他的軍隊有多能打,而是因為底層百姓不支持,沒有底層百姓支持的造反,連民亂都算不上。
王守仁有些忐忑的看著朱厚照,他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麼想的。
如果太子殿下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覺得自己所的不合適的話,那估計自己就要完蛋了。
不過王守仁覺得自己的應該符合太子殿下的想法。與太子殿下相處這麼久了,他也知道太子殿下博覽群書,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太子殿下似乎看不上孔孟之,對荀子的法似乎要更讚成一些。
他現在就靜靜的坐在那裏,等著給他一個答複。
看了一眼王守仁,朱厚照站起身子向外麵走了出去。
王守仁不敢怠慢,連忙就跟了上去。
兩個人來到了宮外的欄杆處。
朱厚照手扶著欄杆,眺望著遠處,然後緩緩的開口道:“有沒有興趣辦個書院?”
著,朱厚照微笑的看著王守仁,臉上全都是期待的神色。
“辦書院?”王守仁先是一愣,隨後他就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意思。
辦一個書院教的自然不可能是尋常的,如果是尋常的話,太子殿下就沒必要和自己商量。難道是要教荀子?
王守仁頓時就有些激動。
“可以嗎?”王守仁有些遲疑的問道。
朱厚照笑著道:“為什麼不可以?”
“我們有錢,想蓋一個書院還不是容易的事情?至於學生,本宮想也不會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