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明帝國還沒有和哥倫比亞簽訂開鑿大運河的條約,但是大明需要進行實地考察,確定開鑿巴拿馬運河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幾個工程師似乎在因為分歧而爭吵起來。
楚七走過去問道:“怎麼,巴拿馬運河的路線出問題了?”
“大人您猜的不錯。巴拿馬運河出了一個技術問題,我們之前的判斷出現了錯誤。”
一個工程師指著此次勘探繪製的詳細地圖:“在原定計劃中,我們打算利用巴拿馬地峽眾多的湖泊修建一條海平式運河,縮短開鑿運河的裏數,進而減少成本和人工……但是我們來到科隆港進行實地觀測後,發現巴拿馬地峽臨太平洋一端的海麵,要比大西洋加勒比海一端低0公分左右,海平式運河無法修建。”
楚七不是這個專業的人,他不清楚太平洋一側與大西洋一側隻有0厘米的海麵高度差會帶來怎樣不利的影響:“0公分的高度差會如何?可有什麼解決方法?”
“水流會因為高度差,從海平麵較高的大西洋一側快速的流入太平洋一側。對於在狹窄的運河之中航行的船隻而言,海水的快速流動很危險。為今之計是改海平式運河為水閘式運河。這樣一來巴拿馬運河的方案需要進行大改,改為多組船閘抬高水位的方案,成本也會因此提高。”
“應該慶幸我們現在發現海麵的高度差。如果已經開鑿到一半才發現這個可怕的事實,將會有幾千萬兩白銀打水漂。”
“還要慶幸這裏是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沛,船閘用水不成問題。”
“開鑿大運河的土方量也相當驚人,要使開挖的土方及時運走,需要有鐵路專家參與到這個項目之中,他們要隨著施工現場的推移修建臨時的鐵路。”
工程師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挖巴拿馬運河的細節,楚七跟他們混久了,多少能夠聽得懂。
巴拿馬運河的修建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加困難。
修建大運河本身就要麵臨著諸多環境、技術難題的考驗,哥倫比亞自身沒有能力開挖運河,其他有能力開挖運河的列強想要從哥倫比亞獲得開挖運河的權力也不容易。哥倫比亞人不願意讓運河落入其他國家的控製。
“各位,還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開挖大運河需要幾萬勞工,到時熱帶雨林中的瘧疾、黃熱病會導致數千人死亡。要開挖大運河,還需大舉消滅蚊子,控製疫情。”
楚七想到生死未卜的馮玉若和其他手下,向眾人重申傳染病的可怕。
眾人不約而同點頭,這巴拿馬運河想要建造好,沒有個十年二十年是不夠的。
“讓官府雇傭附庸國的流浪漢、罪犯或者工人來從事開挖巴拿馬運河,也許可以降低成本。”
楚七想到了正在修建的哈薩克-西伯利亞大鐵路,便是大量地使用了哈薩克汗國、高麗國、安南國的勞工,不但廉價,而且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對本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