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鍾情修行積德成大仙(2 / 2)

那一日到了嵊縣旅店中,遇一老人先在店內。見他鶴發童顏,虯髯碧眼。鍾情奇其狀,知非庸流,詢其居址姓名,那老人道:“老朽胡佐,天台人也。”亦詢鍾情何往,鍾情對以欲往天台覓隱。老人道:“天下不若雁宕之可居也。雁宕深邃可隱,君可居也。但彼處地僻人稀,恐一時口糧不繼,老朽有一方,君含一丸於口內,任食百草木葉,可以無饑。”鍾情大喜道:“倘蒙長者見賜仙方,我當傾囊以報。”老人道:“吾非利徒也,且有求於君。如君首肯,我尚有相報之處。”鍾情道:“長者請言。”老人道:“祈君今夜活我老朽一命,不知肯垂慈否?”鍾情道:“我平生尚俠,趨義如歸,若吾力能,當效折枝。”老人乃邀鍾情入室,泣告道:“老朽非人也,乃狐也。前因一時忿發,操刀潛殺惡官一門。以此獲罪於天,遂落殺劫。前夕正當五百年厄運,天將遣雷擊老朽,命在須臾矣。”鍾情道:“不知何以救長者?”老人道:“君頭圓目俊,神爽氣豪,發與身齊,必心雄膽大。老朽縮身伏匿君之發中,君隻要正冠危坐,雷擊不中,老朽得逃此劫。”鍾情道:“吾哀長者功將成而欲墜,願援手。”遂宿旅店中,老人幻形寸許,伏於發根,鍾情焚香端坐以候。是晚風雨驟至雷電交作,牆垣傾動,霹靂大震入室,火光繞體,煙焰塞目,須臾雷去,鍾情剔燈照發,揭冠呼之,了人應聲躍出再拜道謝:“老朽無憂矣,受此大恩,必有所報。”遂密傳鍾情修養運氣之術,又寫藥方一紙,付與鍾情:

黑豆一升去皮、貫仲一兩、粉草一兩、白茯苓五錢、蒼術五錢、砂仁五錢。

鍾情深深致謝。鍾情修合了丸藥,到了雁宕。入穀,緣澗行。水聲潺,遙見一峰聳出,是剪刀峰矣。南行又裏餘,徑始絕。仰視石岩,高數千丈,下臨絕穀,穀中皆大石。龍湫水直從岩頂飛下,空中散落如雨,激乳石作聲。立未定,須發已盡濕。穀中多石菖蒲,著水尤鮮潔可愛。自龍湫出裏許,穀中有小嶺甚銳,即寺後山也。過此便可直達僧廚下,不必出穀行矣。日暮道遠,鼓餘勇而上,至嶺背俯視,山間一寺,炊煙一縷,從牆腳出,寺後樹高百尺,皆負牆而立。微茫有小徑可下,則鬆葉填集不可辨。遙見寺僧直下,如履平地,膽若稍壯。然每一措足,惴然如履春冰。扳藤附葛而下,卒無恙。鍾情喟然歎道:“天下事,每失於不及持,而成於多畏。”

鍾情賞玩了數日,於僻處樹了一間茅屋靜養。行那老人傳授的工夫,頗有所得。嚼藥丸以啖草果木葉,亦不覺苦澀,住了二三載,唯恐又被人識認,起身往山中更深處去了,自此以後,總不知他下落,真是見其首而不見其尾,他這樣一個盛德君子,我雖不敢效小說家說他成了仙道,大約也是壽享遐齡,做一個出世的高人去了。

再說鍾情二子俱已成立,皆能紹續書香。長子鍾文娶了梅根之女,次子鍾武娶了宦萼之女,子孫連綿不絕。

那時有知道鍾情、宦萼、賈文物、童自大四人夫妻事跡者,都覺其事跡和到聽當年所說相符,這才漸信到聽當日說古城隍廟夜判的話並非虛言。

予固知此事鑿鑿,著成一本,但信之者少,非之者眾,故不得不謂之“妄言”也。

為報諸公識我麼,我心惟祇與天那。

醒觀世俗傷心重,醉著新編入意多。

興到高談劉子 論,悶來豪放寧生歌。

妄言一任他人議,且自優遊安心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