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領導心理學:領導要有“一呼百應”的領袖魅力1(3 / 3)

美國國際農機商用公司的老板西洛斯·梅考斯是一個堅持原則,並時刻關照員工的人。他做事向來一絲不苟,並且賞罰分明。如果公司裏有人違反了製度,出現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予以處罰。但是在處罰前,西洛斯·梅考斯總是會先去考察一番,看這個錯誤的直接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西洛斯·梅考斯並不輕易處罰員工,他深知員工的疾苦,經常設身處地為大家著想。

有一次,一名公司裏的老員工上班遲到了,而且還是醉醺醺的。梅考斯得知後,十分重視這個事情,立即協同有關部門商議討論,決定嚴肅處理,最終開除了這名不守製度的老員工。但是,萬事皆有因,這位老員工的妻子剛剛過世,留下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不慎摔斷了腿,另一個孩子沒有母親照顧,每天哭鬧。這位員工一時陷入痛苦,無法自拔,隻能借酒澆愁,結果才醉酒遲到。

得知實際情況後,梅考斯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他當即掏出一大筆錢為這名員工解決生活困難,並且馬上廢除了原來的開除命令,將他升職為公司的主管。然而,梅考斯的補救措施不僅僅限於此,還當眾向老員工道歉,為自己的行為表示深深的歉意,希望得到員工的諒解。梅考斯的做法既保障了工人的生活,也贏得了公司其他員工的心,更在員工中間樹立了良好的領導形象,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贏得了大家的稱讚。

當我悲傷時,有人能夠替我分憂解難;當我快樂時,有人能夠和我一同分享喜悅。那麼這樣的人才是你人生的知己,企業管理者一定要樹立這種思想,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管理中。作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者,如果能時時刻刻地關心員工,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功效。人是感情動物,你關注我,我一定會想著你。如果上升到企業的高度,那麼這種理念就能使全公司上上下下的每一個人都與整個公司生死與共,共同進退。

在領導的整個生涯中,任何時刻都應該做到待人如待己。不過,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領導者總是喜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不把員工放在眼裏,對員工的麻煩和難處總是嗤之以鼻,加以責罵。這往往是許多領導者的致命缺陷。人們的對待是相互的,人與人之間更是平等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心裏有數,會以相同的態度對待你,並不會因為你是領導而畏懼三分。身為領導,必須在待人方麵有出色的表現,因為隻有關心下屬的領導才能贏得人心。

管理心理學啟示

人不隻是群居動物,更是相對獨立的動物,即使在他們最高興的時候也不願意受人指責,聽人擺布。大多數人麵對領導的責難往往是敢怒不敢言,把一口苦水吞咽到肚子裏去。因此,即便是頂頭上司,也千萬不要處處耍弄權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是應該代之以引導、鼓勵的方法,關心員工的生活,感謝員工的付出,隻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當員工帶著麻煩求救時,切不可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大聲地抱怨他們,“怎麼就你出現這樣的事?”,“怎麼偏偏會在這個時候出現?”,這些抱怨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隻會加深你與員工之間的隔閡。如果你選擇認真傾聽,就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爭執,增加你與員工之間的親密程度。

時常對員工表示感謝,對員工給予讚賞,能有效提升你的領導形象,增強員工的歸屬感。顯然,這是成功領導者的必備素質。

005無關緊要的事情妥協也無妨

“妥協”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很多時候我們都把它當貶義詞來用,認為這是軟弱可欺、缺乏原則、沒有立場的代名詞。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事實上,它還可以理解為用讓步的方式避免衝突或爭執。無論是家中的瑣碎小事,還是錯綜複雜的國家大事,如果能合理妥善地運用妥協手段,不僅能收獲成功,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和處世態度。身為領導,時常會碰到一些瑣碎事情,如果麵對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那麼妥協一下也無妨。

妥協是一種生活藝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相互之間盤根錯節,交雜著各種理不清的關係。在相互接觸當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矛盾和分歧,在衝突麵前適當地妥協有利於正確處理彼此之間的矛盾,緩和緊張的氣氛,避免無端的消耗。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領導之間磕磕碰碰、爭爭吵吵都在所難免,但抱著一種相互體諒的心態看待問題,多大的難事都容易解決。而如果雙方爭執不下,都不肯讓步妥協,就會讓矛盾像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終兩敗俱傷。領導者要意識到,妥協是工作中處理問題的潤滑劑。

汽車之家網站創始人李想在25歲的時候便已身價過億,與別人不同,他隻擁有高中學曆,在高二那一年就退學開始創業。當時他慧眼獨具,瞄準了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如今,他創辦的PCPOPcom已成為中國第三大中文IT網站。李想在涉足互聯網之外,還雄心勃勃地向汽車產業發展,並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李想隻是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小小的公司,和幾個朋友窩在出租屋內拚命工作,直到半年後,他們才搬進寫字樓內。創業之初,李想遇到了很多困難。由於沒有海外留學的背景,更沒有國內著名大學的學曆,很多人都對李想的能力產生了質疑,為了擺脫這種不利局麵,李想隻能穩紮穩打地靠自有資金來維持公司運轉,艱難地推進公司發展。

年輕氣盛的李想心中有著一番宏圖偉業,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充滿信心,而這樣的信心似乎過於龐大了,以至於他從來不在意別人的觀點。由於缺乏管理經驗,李想又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之上,過於自我的個性帶給同事們很大壓力,致使大家紛紛跳槽到競爭對手的隊伍裏。這樣的結果讓李想大受震動。他開始逐步反思其中的原因,開始嚐試為了留住人才而學會妥協。

幡然醒悟的李想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創業要學會妥協。堅持自己的觀點隻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麵,不妨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妥協一下也無妨。不與他人交流,而是固執己見,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都漸漸疏遠你,將你孤立在一處,這對公司來說是致命的傷害。隨著經曆的不斷增多,李想也漸漸深知與人交流溝通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妥協。

我國有一句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說的就是眾誌成城的重要性。一個人的力量總是太過單薄的,但如果集聚了多個人的力量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半功倍。李想的創業曆程給我們深深的啟發,領導者在團隊中必須學會與人溝通,交流想法,學會去妥協,才能建立起更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有更大的機會收獲成功。

對普通人來說,適當的妥協有時候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它可能會挽救一段感情,可能會促成一樁生意,也可能會讓你收獲他人的信賴和讚賞……妥協是工作的靈魂,大部分人的智慧和能力都差不多,但往往有的人不斷高升,站在了事業的最高峰上,而有的人卻一直處在最末端。事業上的巨大差距區分出了人的三六九等,許許多多的人隻知有進,不隻有退,冥頑不靈、固執己見的他們飽嚐了惡果,而那些懂得妥協藝術的人卻平步青雲,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在這複雜的社會中,我們必須實現自身和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要麼你有能力去改變這個世界,要麼你就去適應這個世界。適應環境的辦法之一,就是學會妥協。妥協有利於打破僵局,有利於幫助你擺脫困境,走向勝利的前方。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有著常人難以比擬的妥協藝術,他們承受得了苦難,忍受得了屈辱,待到苦盡甘來之際,就是自己飛黃騰達之時。

管理心理學啟示

妥協有時就是生活的本質,人與人之間的妥協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它是謙讓,是大度,是寬容,更是一種情懷。妥協是人生的智謀,是處事的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技巧,更是生活的潤滑劑。對領導者來說,掌握好妥協的分寸,有利於幫助我們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實現事業的巨大成功。

妥協是有條件的讓步,它是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基礎上,對別人的禮讓,為的是保護雙方的利益都不受損失。在團隊管理中,領導者必須做到張弛有度,而妥協是絕佳的良策。妥協策略是管理的大智慧,更容易獲得眾人的心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