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0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0
1我們這輩子,最後悔什麼
不要因為害怕旁人的嘲笑放棄了夢想。其實,我們為自己的人生拚搏,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今天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明天將因為自己的放棄而悔恨。
你猜,一個人在垂暮之年,甚至是瀕死之際,最在乎的是什麼?
是金錢、聲譽嗎?實際上,當生命走到盡頭,一個人念念叨叨的常常是今生的遺憾——那些想做而未做、該做而未做的事情。
比利時有一家名叫《老人》的雜誌曾在全國範圍內,對60歲以上的老人開展了一次題為“你最後悔什麼”的專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2%的老人最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致事業無成。隻有11%的老人最後悔沒有賺到更多的錢。
年輕的時候,人總是覺得時光揮之不盡。等到年老之時,才恍然間明白,這一輩子最後悔的就是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全力拚搏。辜負美好的青春年華,浪費生命中最寶貴的時間,真的是一種罪過。
有一個人,40歲那年,突然被醫生告知患上絕症,最多能活3年。得知這一噩耗,此人開始回顧和反思自己這一生,他突然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他於是決心要在餘下的3年中做成10件事,包括寫一本書、學一門外語、搞一項發明、辦一個工廠、遊30座名山、看50個城市等等。
計劃擬定好之後,他即刻便開始了行動。盡管身體常感到很勞累,也依然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因為他深知,此時不做,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2年零8個月過去了,他提前完成了自己的計劃。當他收拾好心情,準備好了坦然麵對死亡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在醫院複查,醫生歉意地說:“抱歉,搞錯了病例,您很健康。”
可見,一個人若不努力去拚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在最青春年少的歲月裏,如果隻是渾渾噩噩地過,而不是去努力超越自己,努力開創一番自己的事業,到年老之時後悔的隻有自己。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話雖然古老,但道理卻值得每一個年輕人銘記在心。
有一個年輕人,要離開故鄉去追逐夢想,離開之前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族長對他說了三個字:“不要怕。”然後說:“孩子,人生的秘訣隻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一半,夠你用半生了。”
30年後,這個年輕人已經是人到中年,有一些成就,但也有一些無奈。他回到故鄉,又去拜訪這位族長。到族長家裏後得知,族長幾年前已經去世,但給他留下一封密信。他打開信封,看到了三個字:“不要悔。”
人這一生,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這就是最重要的人生秘訣。
有些人因為害怕失敗選擇了放棄夢想。其實,失敗真的可怕嗎?失敗可能會讓你損失金錢、承受壓力,但失敗也是最好的學校,讓你成長。亞伯拉罕·林肯,打仗的時候失敗過,經商的時候失敗過,做律師也失敗過,但他依然堅持著夢想,最終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有人因為害怕旁人的嘲笑放棄了夢想。其實,我們為自己的人生拚搏,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今天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明天將因為自己的放棄而悔恨。還有些人,因為生活的壓力放棄夢想,覺得夢想太遠,生存要緊。其實很多時候,隻要再多堅持那麼一點點,也許就夢想成真了。甚至有一些人,因為懶惰、不能吃苦等原因放棄了夢想,這真是對青春的辜負,對生命的褻瀆。
放棄夢想,也許有太多的理由,但最終讓你放棄夢想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你對自己的不自信。相信自己,給自己一個堅持夢想的理由吧!為夢想拚盡100%的努力,即使最後失敗了,人生也無遺憾。為夢想付出汗水和艱辛,給自己的孩子們樹立一個榜樣,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潛在的能量,隻是在日複一日的生活裏,這種能量被惰性掩蓋和消磨了,隻有在心中立下誌向,滿懷激情地向著夢想奔跑,才能喚醒自己的潛力,成就人生的夢想。
心中有夢想,腳步就有力量。對於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們,最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方向。夢想,是生命最寶貴的孩子,放棄夢想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放棄夢想,終將成為人生最大的痛。
2你打算什麼時候從重複中驚醒
人生需要驚醒,從日日重複的生活中醒來,為夢想前行的人才是真正醒著的人。要知道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可能再做了。千萬別為了今天的“舒服”生活,放棄追求夢想的機會。
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經常會把自己喜歡的歌曲設置成“單曲循環”。其實,有一種生活也叫“單曲循環”,那就是日日重複的生活。這二者的區別在於,我們把一首歌“單曲循環”是因為喜歡,把一種生活“單曲循環”卻是因為習慣。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可怕的習慣。
現實中有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現狀並不滿意,但是因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總是難以邁出改變的腳步。
台灣著名漫畫家幾米曾說:“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決定的,但是如果你今天還過著和3年前一樣的生活,3年後你一樣得這樣過著。生活不是用來重複,親愛的,你需要改變,今天就開始改變,從現在開始找到你想要的。”是的,每個人都有必要問問自己——你打算什麼時候從重複中驚醒?
其實,我們都是心懷夢想的人,隻是我們很多人的夢想僅限於“想法”。關於夢想,我們時不時地想起,時不時和朋友們侃一侃,卻從不行動。這樣的生活,雖然不精彩,但也許很“舒服”,很安穩,沒有風險和挑戰。長此以往,這樣的“舒服”生活讓我們變得麻木,讓我們變成了溫水中的青蛙,過著止步不前的生活卻不自知。
人生需要驚醒,從日日重複的生活中醒來,為夢想前行的人才是真正醒著的人。有句話叫作“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可能再做了”。千萬別為了今天的“舒服”生活,放棄追求夢想的機會。
一個叫肖成波的男孩,學習交通運輸專業,大學畢業後的他,順利進入了牡丹江公交集團從事運營工作。在當年,這是令很多同學都羨慕的工作。在國企,工作並不算累,福利待遇卻是不錯的。但是,懷揣夢想的肖成波並沒有滿足於這種安穩的生活,他一直在尋找創業的機會。
有一次到青島旅遊,他一下就喜歡上這座城市,這裏的城市風景、生活習慣,都讓他覺得興奮。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職來到青島。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他先來到一家做智能家庭娛樂終端的科技型企業做銷售工作。孤身一人在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裏打拚,其艱辛可想而知。但肖成波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相信當下的生活隻是暫時的,創業的機會總會到來。
幾年後,肖成波成立了自己的互聯網公司,公司業務不多,生存艱難。就在這個時候,他發現對於“低頭族”來說,每到一個公共場所,一個共同的迫切需求就是尋找免費wifi,肖成波相信,這就是他一直等待的創業商機。很快,他就開始跟各個商鋪談合作,免費為這些商鋪提供wifi。麵對免費的wifi,商鋪當然是雙手歡迎的,進展非常順利。靠在免費wifi這一平台上推送廣告,公司開始盈利。
之後,肖成波運用之前鋪設的wifi,開始運營一個叫“貝殼公社”的平台,這一次,他走出青島,開始在全國各個城市鋪設wifi,借此,他成功搶占了互聯網流量的第一入口,打造了一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本地化O2O電商平台。這一年年底,肖成波的公司成功在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上市,估值數千萬。
從一個普通工薪族到成功創業者,肖成波的蛻變可謂神速。要問他何以成功,隻能說他一直是一個“清醒”的人,即便是在國企那段舒服的日子裏,他依然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他觀察,等待,隨時準備出發。
人生,缺少的從來不是機會,而是準備。機會來臨時,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隻有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才能發現機會,讀懂機會,並在第一時間抓住機會。而那些在日複一日的生活裏麻木著的人,已經喪失了對機會的嗅覺。正如有人所說,機會不是蘋果,放在那裏誰都可以看見,看到機會不是靠眼睛,而是靠頭腦。
醒來吧,為了夢想,別再給自己找借口,也別再貪戀那所謂的“舒服”生活。拒絕改變的最終結果,將是輸掉自己的人生。
3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逝去的昨天已然無法改變,還未到來的明天也無法預測,隻有今天是要拚命珍惜的。越是惜時如金,在時間麵前扮演“吝嗇鬼”的人,越能夠得到時間的饋贈。
朝陽升起,大地明亮,又是一個“今天”的到來。這個“今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又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渾渾噩噩,跌跌撞撞。他們不珍惜今天,是因為覺得今天之後還有明天,明天之後還有後天。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所不屑一顧的這個“今天”,是那些昨天已經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從事互聯網行業,老家在四川。國慶到來之際,他驅車帶女朋友回老家,準備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後就登記結婚了。出發的前一晚,我們一起吃飯,提前為他們送上祝福。可是,第二天下午,噩耗傳來,這位朋友因車禍身亡,女朋友也身受重傷被送往醫院。
人生,從來都是充滿未知,一次出發,也許就再也不能踏上回家的路。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今天。今天隻有一個,今天能做的事情就一定要給它畫上句號。
讓我們來一起讀讀柯羅的故事:
柯羅,法國寫實主義風景畫和肖像畫家,他從26歲開始正式開始繪畫,直到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77歲那一年,仍然在堅持不懈地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