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其實也是一樣,不能老是恪守前人的經驗教訓,而要學會變通。當種子撒在土裏長成樹苗後,盡可能不要輕易移動,否則就難以成活。可我們人就不一樣了,我們有大腦,遇到事情能夠靈活處理,一個方法不行,那就改換另外一種方法,總有一種方法是行得通的。
從前有個賣草帽的人,有一天他走得累了,於是就把草帽放下來,靠著一棵大樹睡著了。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身旁的帽子憑空消失了,抬頭一看,帽子都在樹上的猴子頭上,怎麼辦?他靈機一動,猴子平時最喜歡模仿人的動作,於是他就試著將頭上的帽子拿下來,扔來扔去,猴子也學著他,將帽子紛紛都扔在地上。賣帽子的人開開心心地撿起帽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以後,賣草帽的人就將這件事,告訴給了他的兒子和孫子。
許多年後,他的孫子繼承了家業。有一天,孫子經過他爺爺賣草帽的那條路,也跟爺爺一樣,靠在大樹下睡著了,而草帽同樣被猴子拿走了。他想起了爺爺曾經對他講過的事,於是他將頭上的草帽拿下來,扔到地上玩,可是奇怪了,小猴子看看老猴子,老猴子對著小猴子哇哇地叫,還直瞪著他看。這個時候,老猴子對賣草帽的人說:“你以為隻有你有爺爺嗎?”
要知道,猴子也有爺爺,猴子的爺爺告誡子孫一旦搶到帽子千萬不要被人騙回去。這樣一來,環境和問題都發生了改變,再用老經驗就行不通了,必然遭受失敗。
前人的經驗固然寶貴,但時代是變化的,我們不僅要繼承,還應該要創造性地改造這些經驗,使之變成我們自己的更加實際的寶貴財富。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是瞬息萬變的,無論我們是否察覺,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尋求變通。不一樣的是,善於變通的人越變越好,離成功越來越近;而不善於變通的人,離成功越來越遠。
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時代在改變,我們卻一成不變。如果隻是一味地墨守成規,遲早會被淘汰。或許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是可以改變現在;或許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是我們能夠改變我們自己。
6別讓當下的迷茫阻擋你前進的腳步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一個人如果連夢想都不敢奢望,就隻能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小小塵埃,漫無目的地飄蕩。
人的一生如同樹木。一棵樹從一棵小樹苗到長成參天大樹,就好像一個人從嬰孩成長為一個大人一樣。難道樹經曆的風雨比我們少嗎?不是。在每一個重要的階段,樹都會麵臨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樹沒有“七情六欲”嗎?不是。隻要是生命都會經曆生老病死,生長繁殖,所以說樹也有“七情六欲”。
然而,與樹相比,我們人好像更容易在人生的旅途中迷茫。我們總是在走彎路、碰壁、無所作為,甚至會因為一個決定而躊躇不已。可樹卻能一直往上生長,長得筆直,長得枝繁葉茂。原因是什麼?因為不管經曆什麼,樹總會向有陽光的地方走去,並且堅定不移。
倘若說陽光是樹的夢想,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或者說,你有夢想嗎?如果連自己都不懂,連自己到底要幹什麼都不知道,甚至想都沒有想過,能不迷茫嗎?
張靜從小不愛讀書。高中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學了藝術體操成了體育生,後來高考沒考好,無緣體育院校,隻好進了西安一家大專學習動畫設計。畢業後,張靜回老家嚐試過幾份工作,比如超市推銷員,公司文員,建築工地人員,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後來在爸媽的安排下,張靜在家附近的機關單位裏做了臨時行政人員,一直待到現在。
前幾天,張靜與許久未見的好友聚餐,好友見她一副頹廢的樣子,就問起原因。張靜愣了一會說:“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我一直好迷茫。”見她一臉難過,朋友就跟她聊了起來。
朋友:“你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嗎?”
張靜:“不知道。”
朋友:“你知道將來你想做什麼嗎?”
張靜:“不知道。”
朋友:“那你有什麼夢想和目標嗎?”
張靜:“不知道。”
朋友:“那你願意一直這樣下去嗎?”
張靜用力搖搖頭:“當然不。”
你是不是也處於張靜的狀態之中?不懂、不知,卻又不甘心,於是隻能一直迷茫著?你迷茫,是因為,你連一個夢想都沒有。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一個人如果連夢想都不敢奢望,就隻能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小小塵埃,漫無目的地飄蕩。我們再看看身邊的那棵樹,它總是在努力接近陽光,每時每刻,從不間斷。
夢想是動力之源。倘若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或者現在的行為和努力是為了以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以便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每個人都會充滿動力,充滿激情。
就像下麵這個故事所昭示的那樣:
有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這時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牆。”
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
第三個人一邊砌牆一邊哼著小曲,他的笑容很燦爛:“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片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明亮的辦公室裏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為前兩個人的老板。
由此可見,你的夢想有多大,你的成功就有多大。有夢想的人是努力和快樂的。盡管他在砌一堵牆,但他的夢想是一個新的城市,而這就是他動力的源頭。
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現在還沒有?沒關係,隻要馬上開始規劃,就為時不晚。邁出第一步,朝確定的方向繼續前進。莫要讓當下的迷茫阻擋了你前進的腳步。相信總有一天,你的生活會充滿歡聲和笑語。
7成功不一定要成為世界第一
成功不一定非要成為世界第一,也不是地位有多高,也不是財力有多雄厚,而是我們正在往哪個方向前進,而那個方向恰恰就是我們所期許的那個方向。
我們每個人都夢想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呢?是不是有車、有房、有錢、有地位就是成功呢?因為衡量成功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物質上的,所以漸漸的外表的不斷奢侈化就被當作是成功的具體表現。
然而,有車、有房、有錢、有地位等是無止境的。你有寶馬,還有人有保時捷;你有200平米的大房子,還有人住800平米的別墅;你有錢,還有人比你更有錢;你是局長,可局長上麵還有更高的官職……現如今,我們所追求的物質世界中最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名言,無疑是“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讓我們在追求第一的路上疲於奔命。
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上帝聽說人間個個都崇尚成功,心中竊喜,決定一探究竟。他召集來若幹凡人,問:“你們認為什麼是成功?”
甲說:“成功就是要有錢。”
乙說:“成功就是像明星那樣有款有型。”
丙說:“成功就是像名人那樣有頭有臉。”
上帝對此並不滿意,他說:“請不要用像誰一樣。”眾人麵麵相覷,不明白什麼意思。
上帝又問:“你們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眾人小聲嘀咕:“我們又沒成功,管這些做什麼。”
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於是上帝決定繼續考察下去。
他先變成一個有錢人,走到公園裏遠遠地看到一個少婦,正微笑地看著一個孩子和老人玩鬧,於是他走上前去說:“我很有錢,你認為我和你比誰更成功?”
少婦笑著說:“我是父母的好女兒,是丈夫的好妻子,是孩子的好媽媽,是單位的好員工,是社會的好公民,而你有的隻是錢而已。”
上帝又問:“那你說,你的成功不是像我這樣有錢嗎?”
少婦笑了笑,沒有說話。
上帝隻好帶著疑惑走了。
上帝接著變成了一個明星,走到馬路邊,他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正在悠閑地騎著自行車,他迎上前去,問那男人:“我是個明星,你認為我和你比誰更成功?”
男人笑著說:“我活得坦坦蕩蕩,感到自由快活極了,而你們明星連結婚都不敢承認。”
上帝又繼續問:“難道你的成功標準不是像明星一樣嗎?”
男子回答說:“假如人人都成了明星,那世界不就成了娛樂部了?”
上帝再一次帶著疑惑走了。
接著,上帝又變成名人,來到田野裏,看到一個老農在種地。他跑上前說:“我是一個名人,我和你比誰更成功?”
老農擦著汗說:“俺不知道啥叫成功,俺隻知道把俺幾個娃都養大成人,上大學。”
上帝又說:“我能養許許多多個娃呢。”
老農說:“俺家娃都跟俺親,俺每次回到家他們都迎上來親我,喊著俺,俺感到很幸福。”
上帝接著問:“你們的成功難道不是成為名人嗎?”
老農說:“俺隻知道能供俺娃讀書成人,就很知足了,俺不想像你們名人那樣整天為了名利,顧不上家裏人。”
上帝糊塗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
對女人而言,成功就是能跟相愛的人在一起,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對中年男人而言,成功就是為自己而活,坦坦蕩蕩;對老農而言,成功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孩子養大成人。
可見,在每個人心裏成功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不一定非要有錢,不一定要像明星那樣有款有型,也不一定非要像名人那樣有頭有臉。一個人隻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力量,發現自己內心的美,便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成功就是一種成就感,是一種幸福、快樂和滿意於現狀的情愫。成功不一定非要成為世界第一,也不是地位有多高,也不是財力有多雄厚,而是我們正在往哪個方向前進,而那個方向恰恰就是我們所期許的那個方向。這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