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潔學習唱歌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她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因為一個“懶”字。
生活中我們經常抱怨,明明別人的學曆不如我們,職位卻比我們高;明明別人的能力不如我們,混得卻比我們好。當我們在抱怨這抱怨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就是“懶”。正因為懶得學習,才沒有獲得新的知識;正因為懶得努力,才沒有達到目標;正因為懶得前行,才隻能原地踏步;正因為懶得行動,幻想終究隻能是幻想。
以什麼樣的起點前行,就會有什麼樣的終點在等著我們。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與眾不同,那就克服自己的惰性。在這一點上,除了我們自己沒人幫得了我們。
4謹慎不是壞事,但在思量中把時間浪費掉就太可惜了
我們身邊每天都會圍繞著許多的機會。可是我們總是因為過於謹慎而停止了腳步,結果機會就溜走了。不過,我們還活著。從現在起,我們要抓住那些機會,並去創造屬於我們的幸福人生。
我們做事時經常把“三思而後行”掛在嘴邊,以此來提醒自己做事要謹慎,不可莽撞。謹慎不是壞事,但在思量中把時間浪費掉就太可惜了。
當我們開始做一件事之後,權衡利弊是開始做之前的事情,我們會做這件事情就說明已經權衡好了。事實是在事情有結果之前,我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因此猶豫、糾結都不能放在事情開始之後,一旦開始就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一個我們自己能夠承受的極限。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什麼都不要想,把事情堅持到底就對了。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麵玩耍的時候,看到一個鳥巢被大風從樹上吹落在地,從裏麵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決定把小麻雀帶回家喂養。
當他抱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到媽媽禁止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男孩輕輕地將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勸說媽媽。在他的央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
小男孩高興地跑到門口,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他看到鳥巢旁邊有一隻貓正在意猶未盡地舔著嘴巴。小男孩為此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從此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不要優柔寡斷。這個小男孩長大以後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就是著名華裔——王安博士。1951年創辦王安實驗室後成為“電腦大王”。1986年成為美國第五大富豪,1986年榮獲美國總統自由獎章,1988年榮登美國發明家名人堂。
一個人如果做事總是猶猶豫豫,到最後就會錯失一切,同樣的機會往往隻有一次,如果不能把握住,再去尋它的時候,剩下的隻有後悔。
從來沒有遊過泳的人站在水邊,從來沒有跳過傘的人站在機艙門口,總是越想越害怕,我們在處於不利境地的時候往往也是如此。治療恐懼的最佳辦法就是行動,果斷地去做。一個人即使再聰明,也要有積極的行動。因為過於慎重而不敢嚐試任何新的事物,對一個人的成就所造成的傷害,就跟不經任何考慮就執行突發的想法一樣嚴重。
如果遇事總是猶豫不決,躊躇不前,固然可以避免一些犯錯誤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會失去成功的機會。
有個人遇到一個神仙,神仙對他說,要有大事發生在他身上了,他將有機會得到一筆可觀的財富,在社會上獲得很高的地位,並且娶到一位美麗的妻子。這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這個承諾,然而什麼事也沒發生。他窮困地度過了他的一生,最後孤獨地死去了。他死後,又遇到了那個神仙,他對神仙說:“你說過要給我財富、社會地位和美麗的妻子,我等了一生,卻什麼也沒有。”
神仙說:“是的,我的確承諾過要給你財富、卓越的社會地位和一位美麗的妻子,可是你讓這些機會從你身邊溜走了。”這個人迷惑了,他說:“我不懂你的意思。”神仙說:“你記不記得有一次你想到一個好主意,可是你沒有付諸行動,因為你怕失敗而不敢去嚐試嗎?”這個人點點頭。
神仙繼續說:“因為你沒有去做,這個主意幾年以後被另外一個人想到了,那個人果斷地去做,他後來成了全國最富有的人。還有一次發生了大地震,城裏許多房子都毀了,幾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裏。你本來有機會去救助那些人,可是你怕小偷會趁你不在家時偷東西,你以此為借口,故意忽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隻是守著自己的家。”這個人聽得臉紅了。
神仙說:“那是你去拯救幾百個人的好機會,而那個機會足以讓你得到全城人的尊崇。”
“還有,”神仙繼續說,“你還記得有一個頭發烏黑的美麗姑娘嗎?你曾經非常強烈地被她吸引,你從來不曾這麼喜歡過一個姑娘,之後也沒有再遇見過像她那麼好的女子。可是你認為她不可能會喜歡你,更不可能會嫁給你,你因為害怕被拒絕,就讓她從你身邊溜走了。”這個人又點點頭,這次他流下了眼淚。
神仙說:“就是這個姑娘,她本該是你的妻子,你們會有幾個漂亮的孩子,而且跟她在一起,你的人生將會非常幸福。”
的確,我們身邊每天都會圍繞著許多的機會。可是我們常常像故事裏的那個人一樣,總是因為過於謹慎而停止了腳步,結果機會就溜走了。不過,與故事裏的那個人相比,我們有一個優勢:我們還活著。從現在起,我們要抓住那些機會,並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人生。
不主動的人往往隻能撿別人挑剩下的機會。遇事過於謹慎、思前想後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生本來就有偶然的成分存在。成功需要果斷,失敗的人通常很長時間才會做出決定,很快又會改變決定,而且是頻繁地改變,以至於失去一次又一次可能會取得成功的機會,或許這就是鮮為人知的失敗真諦。
5別什麼事情都要到期限了才臨門一腳
有道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如果不好好充實自己,就算踢了臨門一腳也是踢不好的。
上學的時候,估計我們都聽過這句話“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不能否認,有時候臨陣磨槍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臨陣磨槍上,未免太草率了。
如果我們認真回想就會發現,當初那些臨陣磨槍取得好成績的人,其實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的,對他們而言,臨門的這一腳隻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做好足夠的準備,才是踢好臨門一腳的大前提。
有一隻狼臥在草上不停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今天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放鬆自己,你也快快加入我們吧!”
狼沒有說話,繼續磨著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感到非常奇怪:“森林裏這麼安靜,獵人跟獵狗都已經回家了,周邊也沒有獅子、老虎,又沒有其他的危險,你為什麼那麼用勁磨牙呢?”
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倘若有一天我被獵人或獅子追趕,到那個時候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如果平時我就把牙磨好,當那一天真的到來時我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我們平時做事的時候,也應該像狼一樣,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等真的遇到麻煩的時候,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的。有道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如果不好好充實自己,就算踢了臨門一腳也是踢不好的。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沒有機會,可是當升職機會來臨的時候,又會感歎自己平時沒有積累足夠經驗、學習和技能,以至於不能堪當大任,最後隻能是追悔莫及。這些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
一定條件下,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其實都是均等的。對於準備充分的人而言,機會意味著是成功的扶手和階梯。
亨利·謝裏曼出生在19世紀的德國,幼年時期,他就迷戀上了《荷馬史詩》的故事,並下定決心投身於考古研究。他知道進行考古發掘和研究需要許多錢,而他的家境並不好,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既然直線走不通,他隻好走曲線。於是,從12歲起,謝裏曼就開始打工掙錢,他先後做過許多工作,如學徒、售貨員、見習水手、銀行信差,後來還在俄羅斯開了一間屬於他自己的商務辦事處。
盡管謝裏曼從事商業,麵對的都是一些瑣碎的、毫無浪漫可言的事情,但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夢想,沒有忘記過研究古代希臘。利於閑暇時間,他自學了古代希臘語,而通過奔波於各國之間的商務活動,他還學會了許多種歐洲語言,這些都為他以後的成就打下了基礎。
經過不斷的努力,謝裏曼終於在經營俄羅斯的石油公司期間積攢了一大筆資金。當大家認為他會大肆享受一番的時候,他卻放棄了從商,把全部金錢與時間都花在追求兒時的夢想上。他始終相信荷馬史詩的每句話,認為通過發掘就可以找到《奧德賽》、《伊利亞特》中所列舉的所有城市的遺址、荷馬史詩中記載的英雄的墳墓甚至是發生戰爭的地方。
1870年,謝裏曼開始在特洛伊挖掘,幾年時間不到,他就發掘了九座城市,並最終挖到了古城梯林斯和邁錫尼。
就這樣,謝裏曼成了發現高度發展的愛琴文明的第一個人,他的發現在世界文明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讓他取得了作為商人所無法想象的巨大的成就。
後來,人們才真正明白了為什麼立誌考古的謝裏曼要花費那麼多時間從事商業,因為考古研究,尤其是發掘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更需要考古者具備衣食無憂的心態。亨利·謝裏曼隻是在為自己的夢想做準備罷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別人在磨礪自己時,我們卻在惰性的作用下機械地工作。在我們隻顧埋頭前進的時候,我們反思過沒有,我們的“斧頭”磨好了嗎?別什麼事情都要到期限了才臨門一腳。記住,機會往往隻給那些做好準備的人。
6你的拖延嚴重嗎?——拖延測試
對很多人來說,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並不適應它。他們不能按時付賬單,他們忘了買音樂會的門票,他們直到聖誕前一天才去買禮物……
對於現代人而言,拖延症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話題。
為此,有人創作過一首《拖延症之歌》:“我知道有工作要幹,可我不想理……我有拖延症,整天就坐在這等,等待開始幹活的好時辰。”以幽默的旋律和歌詞描述了拖延症患者的生活,許多人紛紛表示跟自己太像了!
人物一:劉傑職業:保險公司文員
我肯定有拖延症,自我感覺還挺嚴重。我每天上午9點按時上班,下午6點下班。事實上我工作挺多的,就是老拖著不願做。每天早上一到單位,先泡一杯茶,然後打開電腦,看看娛樂新聞,然後再跟朋友聊聊QQ,再刷刷朋友圈,每天都差不多10點半以後才會開始手頭的工作,每次都是拖拖拉拉到最後一刻才把文件整理出來。
我的工作非常簡單,而且我在這家公司待了4年了,工作流程都很熟悉,要是集中精力做,現在一天的工作任務差不多半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完成之後可以將後麵的工作往前提,每一天都會很輕鬆。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所有的工作非得拖到最後一刻,要不就做不出來,而且最後趕活時非常焦慮,還容易出錯。我也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改不了。
人物二:張亞楠職業:自由撰稿人
我是個自由撰稿人,說白了就是一個碼字工,而且是不用坐班的碼字工。我的工作就是,雜誌社或出版社編輯向我約稿,或者我找編輯要稿寫,簽好了合同,給我一周或一個月、兩個月的時間,把稿子完成。
話說每次剛接稿時我都動力十足,恨不得立刻就開始動筆寫,刷刷刷寫完,在編輯催之前就交稿!但這完全是個妄想。
每次寫的時候,打開電腦,就想著總得先查查資料吧,為了稿子質量考慮嘛,總不能閉門造車吧。這一查麻煩就來了,完全收不住啊!網站、論壇隨便一轉就是半天,轉累了休息會兒,看本小說放鬆一下。就這樣,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又看到一部剛上映的電影,反正交稿時間還很長,看完再開始寫吧,反正時間還早。然後第三天、第四天……好吧,半個多月就這麼過去了,稿子還一個字都沒有寫呐!開始著急,開始焦慮,寢食難安……趕吧,不然怎樣啊?再不交稿就沒飯吃啦……每次都是這樣,把自己趕得像隻鬼一樣!我也想改啊,可是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