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多,處理問題很果斷”——黃玠然談鄧小平(1 / 1)

“說話不多,處理問題很果斷”——黃玠然談鄧小平

黃玠然,1901年出生。浙江浦工人。原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2004年逝世。

大革命時期,我在武漢,給陳獨秀當過秘書。中央遷到上海後,1927年7月間,同陳獨秀回到上海。一個多月以後,我就調到黨的《布爾什維克》刊物工作,後在北四川路永安裏坐過機關,1928年夏天調任中央秘書處處長。

我第一次見到鄧小平是在1928年,那個時候中央剛剛搬到上海,黨的工作剛剛開始,在上海同孚路柏德裏700號的一個兩樓兩廳的房子,那是中央的一個機關,當時彭述之夫婦、陳賡的夫人王根英、內交科主任張寶泉和白載昆以房東房客的關係住在裏麵。實際上這個地方負責處理中央機關的日常工作,我們都稱這個地方為辦公廳。

周恩來我早就知道,但是沒有見過,我是在這裏開始認識周恩來和鄧小平的,但是我同他們的關係呢,僅僅是這樣一個工作的關係。

那時候,周恩來和鄧小平每天都來這裏辦公,中央各部門、各單位都來請示工作。鄧小平作為秘書長協助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處理中央的日常工作,處理解決機關事務性問題和技術性問題的事情。中央和各部門、各地區來請示的問題,如要人、要經費、彙報工作和請示中央的問題等,周恩來能解決的就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和重大的問題,他就交到政治局會上去討論決定。周恩來實際相當於黨內的總管。我當時在黨刊工作,也是去請示工作,在那裏頭一次見到周恩來和鄧小平。他們非常忙,我們請示工作的人很多,有時還要排隊在外麵等。鄧小平和周恩來他們兩人是不可分的,處理工作是互相配合,密不可分。我感覺鄧小平說話不多,處理問題很果斷,對同誌的態度很誠懇,大家對他印象很好。和他相處一個月的時間,後來這個地方搬家了,我的工作也調動了。

我從雜誌社調出來,調到中央組織部,因此我有很長時間沒見到鄧小平。一直到1928年的秋天,我又調工作,從中央組織部調到中央秘書處,成為秘書處處長。

當時,中央在上海鬧市中心四馬路44號,由熊瑾玎、朱端綬夫婦租有三間房子,作為中央政治局開會和辦公的地方。秘書處的工作,也是鄧小平主持的,他原來是秘書處長,後因為他的工作多了,就把秘書處工作交出來,中央指定我來接替他的工作。我準備接他的工作,因此也參加一些政治局的會議,有兩三個月的時間,這時候接觸就比較多了。政治局開會,由總書記向忠發主持。會議的內容都是事先定好的,都是討論專門的問題。發展工人運動,國際形勢,國內形勢,經濟問題,全國和局部地區的形勢、策略、對策、方針、工作方法和鬥爭方法等,都是討論專門的問題。每次討論的問題都由主管這一工作的負責同誌作中心發言,其他同誌圍繞中心發言談看法、意見。向忠發有時也很能發揮一通,但沒有水平。發言最多的是周恩來,他了解問題多,管的工作多,準備又充分,還常常寫好發言提綱,特別是關於蘇區的工作和軍事工作,他發言最多。

鄧小平是秘書長,負責記錄(有時也請別人記錄),但他也發言,秘書長有權發言,也有權提出問題,因為秘書長要負責處理政治局會議決定的工作,起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責任很大。秘書長知道的事情多,處理的事情多,所以他的工作直接牽涉到中央的安危。鄧小平的特點是發言不多,但發言和提問都很有分量,他雖然沉默寡言,但說的話深入淺出,容易懂。有些人很能說,但常常說得不知所雲。會議以後,秘書長還要負責起草一些文件,文件的一切處理過程都由秘書長負責。秘書長還要負責中央機關的秘書處工作。可以說,秘書長不但管的事多,而且責任很大。

我記得政治局開完會,有時在熊瑾玎家吃飯,朱端綬做的一種雞湯煲牛肉我們最愛吃,吃飯的時候大家總是有說有笑。鄧小平也愛說笑,而且詼諧得很,我對鄧小平印象很深,他是非常鎮靜,非常謹慎,而且可親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