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五十八年——卓琳談鄧小平(1 / 2)

相濡以沫五十八年——卓琳談鄧小平

卓琳,原名浦瓊英,1916年生,雲南宣威人。1932年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學。1936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係,抗日戰爭爆發後奔赴延安,考入陝北公學。1938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改名卓琳,1939年9月與鄧小平結婚。2009年逝世。

我和他是1939年在延安認識的,當時他和鄧發都是從前方回來的,住在一個窯洞裏頭。我是在公安部工作,他們經常到公安部來,因為公安部女同誌多,經常到公安部來玩。有時候也叫我們到他們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對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我的女朋友,跟我一塊兒到延安的女朋友,讓那個女朋友來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意不同意。我說我年紀還輕,我不想那麼早結婚,我拒絕了。因為去延安的那些長征老幹部都是工農幹部,我們就怕跟一個工農幹部結婚,不是看不起他們,是他們沒有知識,跟他們說話說不到一塊兒,所以我就不敢和這些工農幹部結婚。延安有個笑話,一個工農幹部和一個知識分子結婚了,兩個人晚上沿著延河看月亮。那個女的就說,哎呀,你看這個月亮多漂亮呀。她的丈夫就說,有什麼漂亮的,我看不出來。這個故事在延安傳為笑話。我想,我結婚可不能找工農幹部,可不能找長征的幹部,我要找知識分子。

後來他自己找我談,談了兩次:第一次談一談他的情況,談談他的希望。我聽聽,覺得這個人還可以。他是有點知識,是知識分子。第二個呢,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結婚。我那時候已經23歲了,我說算了吧,湊合吧。他親自找我談了兩次話,我才同意。同意了以後我們才結婚。

後來我就跟他說,我說話你得聽。你不聽,我這人好說話,沒人聽,我跟誰說呀。我這人是比較落後的,你有意見你就給我提意見,我對的地方你也告訴我。他就不吭氣。我說,我說話你不說話,我們這樣相處下去也不行啊,你得說點話呀。他說,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脾氣,你願意說話你就隨便說多少,我有意見我就提,沒有意見就這麼算了。我想,這個老幹部,你要老讓他說話也不行。我知道他是個知識分子,所以我想,你要老是讓他說,他也說不了什麼。算了,慢慢相處吧。就這樣,慢慢互相之間就了解了。

結婚以後,他要回前方去了,他就帶著我一塊兒去。我那時候還不熟悉。後來,慢慢到了前方以後,他在師部,我在後方,就是總司令部。他來開會,就見個麵;他不開會,我們就見不著麵。後來我就說,我們這樣也不行呀,你是不是給我寫個信啊。他說,我寫什麼啊?我說,你就寫寫你怎麼生活,你有什麼感想。他說,好,我以後叫秘書給我寫一個,我印幾十份,一個月給你發一份。我一聽,我說,算了算了,你別這樣搞了,我也不要你寫信了。

那時候,他們在前方打仗,我們家屬都在後頭,都在後頭住的地方。他們打完仗休整的時候,再把我們接去。後來,進軍西南的時候,他下命令,進軍西南,不準任何人帶家屬,連我們也一樣。後來,我不幹了。我說,你不帶家屬我不幹,你們老是把我們“丟”了不管。這次我一定要跟著你去,我是共產黨員,你砍我的頭我都得跟著你去。他沒辦法了,他隻好帶著家屬。但是去的方式是,他在前麵,有偵察兵看好路了,他在前邊,我們帶著孩子坐在後頭。這些日子是很苦的,男孩子尿尿,汽車走著,就那麼把著。女孩子要尿尿怎麼辦呢,教堂裏有一種水罐,就拿那個水罐給小孩接尿,接了以後倒在汽車外頭。

1952年,他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我們全家一同來到了北京。他對我說,你不要到外麵工作,不要出風頭,言語要謹慎。

我說算了,我也不出去找工作了。後來我就給他當秘書。我給他當秘書,他看完的文件要發的,就交給王秘書。他要收起來的文件,當時中央以他的文件最多,所以他的存檔要有專人負責。他的文件看完的,就要送到中央辦公廳機要室去存檔,我就負責把那些文件登記。登記完了以後,我就坐三輪車送到中央辦公廳。我都登記了,交給中央辦公廳存檔。所以那時候他的文件最多,也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