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蘇論戰的重量級選手(2 / 3)

中共中央在7月10日發表聲明,答複蘇共中央7月9日的聲明。我黨聲明說,蘇共中央在這個時候發起對中國黨的新的攻擊,使我們不能不公開做出回答。聲明指出,我們6月14日的信是回答你們3月30日的信的,並不存在誹謗的問題。

聲明強調說,中國還是一貫堅持原則、加強團結、消除分歧、共同對敵的立場。中蘇團結太重要了,絕不能做親痛仇快的事情。

7月10日,中蘇兩黨代表團舉行第三次會談。這次又是蘇斯洛夫發言。他這次發言主要是回答鄧小平講的分歧從何而來的這個問題。蘇斯洛夫說,分歧是從戴維營之後開始,是中國對蘇聯采取對立的態度。他不同意我們說分歧是從蘇共“二十大”開始,也不同意鄧小平在發言中講到1956年蘇波關係緊張和匈牙利事件問題,更不承認他們在中印邊境糾紛中偏袒印度。他攻擊我們搞分裂主義,說什麼我們發表七篇答辯文章就是搞分裂主義。

當晚,我黨代表團又在大使館開會。這次討論的中心問題是黨中央當天發表的聲明。大家聯係會談的情況,認為中央在聲明中闡明我黨一貫立場(即堅持原則、加強團結、消除分歧、共同對敵)時強調團結是完全正確的。代表團在會談中可以針對蘇方兩次發言,著重批判蘇共領導搞分裂主義,以鬥爭求團結。據此對下一次發言稿,隻作了小的修改,維持原來的基調。

7月12日舉行第四次會談作第二次發言,鄧小平著重講了蘇聯搞分裂主義的問題,從布加勒斯特會議講起,列舉一係列的事實,說明蘇共是怎麼樣搞分裂的,怎麼樣揮動它的指揮棒,不僅自己發動分裂,也指揮跟隨它的其他兄弟黨搞分裂,甚至把意識形態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方麵,對中國如此,對阿爾巴尼亞也是如此。

鄧小平特別質問蘇方,他們在談到雙方分歧的時候,為什麼對蘇聯撤出全部在華專家和撕毀所有合同不談;你們說我們在古巴問題上是搞分裂,但是試問在古巴問題上你們說過什麼?你們一會兒說美國是海盜,一會兒又說肯尼迪愛好和平,究竟你們的哪個說法算數?你那個指揮棒要人家怎麼跟?我們想跟也跟不上,何況我們也不想跟呢!跟著你們走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違反事實,在全世界人民麵前交代不過去。在這一係列問題上,怎麼能說你們是國際主義而不是搞分裂主義呢?

當鄧小平提出這一係列質問時,蘇斯洛夫很緊張,他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他在休會前表示,這些問題他們要在下一次會談時答複。

他們提出下午繼續開會。我們原以為他們要馬上反駁中方的發言。但是,在當天下午第五次會談的時候,波諾馬廖夫發言並沒有回答鄧小平提出的問題,隻是按他原來準備好的發言稿大講為和平而鬥爭,為徹底全麵裁軍而鬥爭,為“三無世界”而鬥爭。

在兩黨第五次會談之後,7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我們要團結,不要分裂》的社論。社論明確表示我們黨是顧全大局的,絕不做任何不利於中蘇團結的事情,希望中蘇兩黨會談能夠取得積極的成果。社論同時指出,令人不安的是,中蘇兩黨會談開始以後,蘇共中央沒有停止對中國共產黨的公開攻擊。蘇共中央在全國範圍內,通過各級黨組織的集會和決議、連篇累牘的報刊文章,進行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運動,在人民中煽起對中國不友好的情緒。社論提出質問,蘇共中央是不是在把中蘇關係推向破裂的邊緣?社論最後呼籲:我們真誠地希望蘇共同誌以中蘇團結的大局為重,不要魯莽行事,一下子把事情做絕。大敵當前,中蘇沒有理由不團結起來,不團結隻有敵人高興,擴大分歧隻有敵人高興。我們呼籲蘇共和我們一起努力,使兩黨會談取得積極的成果。

7月14日,據莫斯科電台廣播,蘇共中央發表了《給蘇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公開信》(簡稱《公開信》),作為對我們6月14日《建議》的答複。因為他們的《公開信》是針對我們的《建議》逐條辯論的,所以蘇聯《真理報》不得不同時發表了我們的《建議》。蘇方這樣做還是第一次。

看來蘇共中央是準備進行公開論戰了。中國代表團估計,這次中蘇兩黨會談很可能破裂,至少是毫無結果,根據這樣的分析,代表團緊急向中央請示會談的下一步打算,指出目前這種情況,原來想爭取達成一些協議已不可能,但也不一定完全破裂。代表團的意見是,要放手回答蘇共在會談中間提出的問題以不公開破裂為限度,爭取維持某種形式的聯係。

7月15日,中蘇會談舉行第六次會談,彭真發言。

7月17日上午,舉行第七次會談。蘇方由安德羅波夫發言。

7月18日下午,代表團接到中央發來的電報,中央同意代表團對當前中蘇兩黨關係的分析,以及對蘇、美、英三國關於部分停止核試驗談判的看法。中央指出,從目前情況看,蘇共中央已經下決心不想在這次中蘇會談中解決問題,而且態度非常惡劣。特別是他們在《公開信》中直接點名攻擊毛澤東同誌以及中央其他領導同誌。因此,代表團在會談的後半段應該放手批評包括赫魯曉夫在內的蘇共領導的錯誤,主要點名批判赫魯曉夫,至少要把代表團原來準備的關於斯大林問題的發言稿講了。中央指示代表團準備再舉行一兩次會談就結束會議,建議休會一個時期,可以發表一個簡單的中蘇會談公報。公報可以說明雙方各自的觀點,可以說以後再繼續會談,但不要答應停止公開論戰,因為他們已發表了《公開信》,我們要公開答複。

中央指示的總的精神就是要代表團放手批判,不怕破裂。

中央在複電裏告訴代表團:中央對蘇共中央《公開信》將發表一個聲明,還準備在《人民日報》上加編者按發表蘇共中央的《公開信》,同時重新發表我們6月14日刊載的《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讓全世界評判。

代表團收到中央複電以後,當天下午議定,要堅決貫徹中央複電的精神,放手批判,不怕破裂,把我們準備好的關於斯大林問題的稿子在下一次會談時講出。同時,代表團還考慮準備結束這次會談。

7月19日,中蘇兩黨代表團舉行第八次會談,由康生發言。

波諾馬廖夫幾次想打斷康生的發言,但鄧小平沒有理會,讓康生繼續把稿子念完。念完以後,蘇斯洛夫又一次表示抗議,說斷然拒絕這個發言。這是過去七次會談中從未有過的現象,說明我們關於蘇共領導反斯大林問題的揭露和批判,觸及了蘇共領導特別是赫魯曉夫的最痛處,觸到了他們的命根子。

當天下午我黨代表團發電報給北京,向中央報告下午會談的情況,說我們已經完成了把斯大林問題端出來的任務,準備在下一次會談時提出兩黨會談暫停的建議,並請蘇共派代表團到北京會談,而且特別提出請赫魯曉夫來。因為他過去曾請毛主席到莫斯科去,中方已經答複他不去莫斯科,所以我們這次提出請蘇聯派代表團到北京會談時也表示希望赫魯曉夫來。

當天晚上,周總理就直接打電話到莫斯科簡單地說了幾句話:同意代表團的意見,方針已定,不必細說了。

7月20日,中蘇兩黨代表團舉行第九次會談。會談一開始,鄧小平就按照經過中央批準的方案首先講話。指出,從過去八次會談的情況看來,中蘇兩黨存在嚴重的分歧。特別是從蘇共7月14日發表《公開信》以後,蘇聯的報紙、刊物紛紛攻擊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情況下,兩黨就某一些問題達成協議已不可能,甚至連保證會談在平靜的氣氛中進行也難以做到。因此,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建議,中蘇兩黨會談暫告一段落,休會到另一個商定的時間再舉行。我們建議下一次會談在北京舉行,請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親自率領代表團到中國來同我們會談。會談恢複的時間可以根據雙方協商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