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大概就是基於後一種傳說,要為國家圖個吉利吧!
28日一大早,前來為鄧小平送行的人們就已聚集在北京機場的候機大樓裏。他們中有鄧穎超、李先念、王震等鄧小平的老戰友,還有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芮效儉和夫人、日本駐華大使佐藤正二和夫人。
8點左右,鄧小平和夫人卓琳與送行者一一握手告別,並擁抱了他的小孫女,然後在“一路順風”的祝願聲中,健步登上了中國民航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機。
陪同鄧小平出訪的還有: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和夫人殷森,外交部長黃華和夫人何理良,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柴澤民和夫人李友鋒,外交部副部長章文晉、特別助理淩雲、浦壽昌,鄧小平副總理辦公室主任王瑞林,新聞助理彭迪,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衛永清,國家科委局長吳明瑜等。
鄧小平這次訪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第一次訪問。
1944年底,毛澤東為了促使美國在戰後中國的和平民主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就曾打算親自前往華盛頓拜訪羅斯福總統。但是,當時美國總統的注意力集中在蔣介石身上,未對中國共產黨的表示作出反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但美國對此視而不見,一意孤行地繼續承認台灣國民黨政權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中美關係被人為地隔斷了二十多年。
1959年3月,毛澤東在武漢會見安娜·劉易斯·斯特朗和黑人朋友杜波依絲夫婦時,半玩笑半認真地表示自己願意作為一個旅遊者去密西西比河遊泳,順便看看艾森豪威爾威爾打高爾夫球,再去醫院探望一下反共老手杜勒斯先生。當然,玩笑也好,認真也好,毛澤東當時都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意願。等到他和周恩來、尼克鬆、基辛格共同開創了中美關係的新局麵後,卻沒能等到中美正式建交就與世長辭了。推進和深化中美關係的任務,曆史地落在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肩上。
北京時間29日淩晨4點半(美國東部時間1月28日下午3點半)波音707抵達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
這時,華盛頓大雪紛揚,氣溫低達華氏38度(小於3℃)。但寒冷擋不住這個城市對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心情。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候機大樓到賓夕法尼亞大街兩側的路燈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和星條旗一麵挨一麵地飄揚著,在凜冽的寒風中歡快地啪啪作響。
機場上聚集了400多人,有美國各界人士,也有中國血統的美國人以及旅美華僑。他們冒著嚴寒,等候著中國貴賓。
飛機停穩後,身著深色大衣的鄧小平出現在機艙門口。雖然飛行了一晝夜一萬八千五百多公裏,但他依然神采奕奕,情緒飽滿。歡迎的人群向他鼓掌、歡呼,他也在舷梯上鼓掌答謝。當他笑容滿麵走下舷梯時,蒙代爾副總統迎上前去同他緊緊握手。
在接受了中國駐美聯絡處婦女代表的獻花後,黑色的卡迪拉克牌轎車載著鄧小平向白宮方向駛去。鄧小平一行下榻在白宮對麵的布萊爾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