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973年:複出伊始。鄧小平外出視察體現務實作風,在廣西告誡地方領導,抓治理漓江汙染;在湖南韶山紀念館,他強調,你們陳列的是曆史,隻要符合曆史就行;到湖北,在武鋼重申“搞建設,就是要有速度”。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恢複鄧小平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的決定。8月28日,在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金秋十月,鄧小平開始了他複出的第一次出行。

(一)

10月10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夫人應邀來訪。鄧小平全程陪同特魯多在中國的訪問。

10月13日晚,陪同特魯多總理赴河南洛陽訪問;

14日,前往鄭州訪問;

15日,鄧小平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從河南飛抵桂林。

這是1973年桂林正式開放後迎來的第一位外國國家領導人,也是鄧小平複出後首次陪同外賓到廣西訪問。

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主任的韋國清、副主任劉重桂、喬曉光,桂林市革命委員會主任鍾楓等領導,以及桂林市各界群眾2000人到機場熱烈歡迎。當天下午,鄧小平陪同加拿大貴賓參觀被譽為大自然藝術宮殿的蘆笛岩。外賓們對岩洞內的奇景讚歎不已。鄧小平也感歎有加。走到洞外小憩時,鄧小平遊興未盡,來到亭台上信步觀景。當他環視四周景色時,一處處汙染的情景映入眼簾:桂林鋼廠高聳的煙囪濃煙滾滾;一些石山被炸得殘破不堪;芳蓮池水被嚴重汙染,池麵飄浮著廢棄物;桃花江水由於被汙染而渾濁不堪……眼前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嚴重的人為汙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引起了鄧小平的憂慮。

第二天,鄧小平陪同加拿大客人遊覽漓江風光。遊船載著客人緩緩離開桂林碼頭,沿江向陽朔方向駛去。疊彩山、伏波山、象鼻山、塔山、穿山等景點慢慢後移。貴賓們在盡情地欣賞漓江兩岸的美麗風光,盛讚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第一次遊漓江的鄧小平也被這奇絕的山水所陶醉。“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虛傳。在觀賞山光水色時,一幕幕很不協調的情景又出現在鄧小平的眼前:榕湖、杉湖的髒水嘩嘩地排入漓江,被汙染的桃花江水也在象鼻山下湧入漓江,泛起串串泡沫。更為嚴重的是,沙河電廠、造紙廠的大量汙水通過南溪河排入漓江。這些汙水在漓江中形成一股股大小不同、汙色各異的濁流,使清澈的漓水變得渾濁不堪。沿江兩岸的違章建築,成堆的垃圾,排放的廢氣,以及竹林被亂砍亂伐現象比比皆是。看到這一切,鄧小平的心裏沉重了許多。

晚上,遊江勞累了的外賓們都休息了。榕湖飯店內一片寂靜。鄧小平兩天來在桂林看到的這一幕幕與奇山秀水極不協調的汙染情景,令他怎麼也難以入眠。

他立刻找來自治區和桂林市的有關領導,聽取了他們的簡要的工作彙報後,便和大家一起乘車到解放橋上下的河段去查看漓江的汙染情況。他們邊走邊談,邊走邊看,著重查看了流經市區的漓江河段以及主要支流的汙染情況,分析汙染原因,商討治理辦法。鄧小平在伏波山一帶的江段看到附近機關、單位和居民排放的汙水從多處湧入漓江時,表情顯得十分嚴肅。他語重心長地對自治區和桂林市的有關領導說,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文化名城,漓江是這座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們抓生產、抓城建,這都很對,但如果不把漓江治理好,即使工農業生產發展得再快,市政建設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過啊!

鄧小平回京後,親自主持召開國務會議,討論漓江的治理問題。後來國務院頒發了《盡快恢複並很好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風貌》的決定。國務院還責成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應把治理漓江提上議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盡快把漓江治理好。根據國務院的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派出了工作組親臨桂林,會同桂林市領導及有關部門一道查看漓江的汙染情況,研究治理方案,並先後成立了桂林市環境保護局、漓江風景管理局等職能機構,一場綜合治理漓江的巨大工程展開了。

(二)

10月19日,鄧小平專程從長沙到韶山,瞻仰毛澤東舊居。那天,秋雨淅瀝,煙雨中的韶山更顯得清新迷人。

鄧小平冒著綿綿秋雨,在省委書記毛致用的陪同下,乘坐灰色吉姆車來到韶山賓館鬆山1號樓。

轎車徐徐停下,鄧小平走下車來。見多識廣的韶山人不由得感到納悶:這位副總理為什麼不坐“紅旗”呢?

那個年代的人們都知道:吉姆車是50年代的名牌,但在70年代已由國產“紅旗”替代。但鄧小平為什麼不坐“紅旗”呢?其中的奧妙韶山人自然不知道。

原來,鄧小平這次是從省會專程來韶山的。他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桂林。返京時路過長沙,突然決定來韶山看看。湖南方麵馬上召開會議,安排鄧小平到韶山的事宜。會議開得很長,意見分歧很大。圍繞以什麼規格接待這位副總理也發生了爭議。但是,爭論雙方卻有一個共識:無論用什麼規模接待鄧小平,都會承擔一種風險。於是,他們最後製定了一個“不冷不熱”的接待方針,讓鄧小平坐過時的吉姆轎車到韶山,他們對鄧小平說,其它車輛都派出去了。但剛剛恢複工作不久的鄧小平,對接待工作的“不冷不熱”並沒有什麼感覺,反而興衝衝地說,1959年毛澤東到韶山也是乘坐這種車。

到了休息室,還沒落座,他就對接待人員說:“這個地方我很早就想來,1965年想來,因工作忙沒來成,後來就來不成了。”

休息片刻,鄧小平就要去毛澤東舊居瞻仰。這時,天仍下著雨,從賓館過去還有一段路。接待人員建議坐車去,鄧小平拒絕了,他說:“還是走路吧!可以邊走邊談。”於是,接待人員匆匆為他找來一雙雨靴,鄧小平和大家一道穿上雨鞋、打著雨傘走過去了。

到了毛澤東舊居,韶山毛澤東紀念館的館長來向鄧小平介紹情況。一開始,他顯得有些緊張。鄧小平發覺了,就和他話家常,問道:“你是哪裏人?”

館長說自己是湖南人。

鄧小平馬上又問:“你是湖南人,我說幾句湖南話,你懂不懂?”

隨即鄧小平說了幾句頗為地道的方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館長的緊張情緒頓時消釋,十分敬佩地問道:“您怎麼會講這些湖南方言呢?”

鄧小平說:“是主席告訴我的。”

在毛澤東舊居,鄧小平看得很認真、很仔細。當他走到毛澤東父母臥室時,陪同人員告訴他,那張床是原物,是毛澤東誕生的地方。聽完,他仔細端詳著那張木床,看了好一會兒,並親手摸了摸這張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