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1982年:成都之行。履行諾言,陪同老朋友金日成視察家鄉。一心一意搞建設,十二大提出的奮鬥目標是二十年翻兩番。前十年打好基礎,後十年高速發展。
1982年9月18日,一列從北京開往成都的專列奔馳在中原大地。車廂內,坐著鄧小平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鄧小平陪金日成到四川參觀訪問。
鄧小平和金日成可以說是老朋友了。用鄧小平的話說:“我們之間相互了解是最深的。”
1953年11月金日成訪問中國時,第一次見到了鄧小平,這時鄧小平從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調到中央擔任政務院副總理也才一年多。後來,金日成多次訪問中國,鄧小平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中的重要成員,和金日成的接觸自然也不少。他們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開始於1975年。
1975年的4月,金日成主席訪問中國,毛澤東在4月18日下午5時於中南海會見了金日成。陪同會見的有鄧小平。這時的鄧小平已經被毛澤東提名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主持黨、政府、軍隊的日常工作。
毛澤東對金日成說:“我今年82了,快不行了,靠你們了。”說著,指了指在座的金日成和鄧小平。
毛澤東又介紹說:“我們Рremier(總理)有病,一年裏開過三次刀”。
“鄧副主席講過這個事。”金日成說。
“我不談政治,由他來跟你談。”毛澤東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指鄧小平說,“此人叫鄧小平。”
金日成主席說:“我們很早就認識了,他做過很多工作,是老朋友、老同誌了。”
“他會打仗。”毛澤東又指了指鄧小平。
話剛落音,金日成就接過話頭補充說:“不但會打仗,而且會做政治工作,進行思想鬥爭。”
“還會反修正主義。”毛澤東始終忘不了鄧小平在中蘇論戰中的貢獻。
談到這裏,金日成感慨地說:“是啊,我們很清楚他。我和鄧副主席十年沒見了。”
毛澤東接著說:“紅衛兵整他,現在沒事了。那個時候打倒了好幾年,現在又起來了。”
“很好,我們歡迎。”金日成說。
毛澤東說:“我們要他。”口氣十分堅定。
毛澤東把鄧小平介紹給金日成:“今後有事你就找小平談。”這也算是當時毛澤東的一種政治交代吧。
“你們去談話,我不談了。”說完,毛澤東和金日成的會見就算結束了。下麵的會談就是在鄧小平和金日成之間進行了。
就在這一次金日成訪華期間,鄧小平專程陪同金日成參觀了北京和南京的一些工廠、人民公社和名勝古跡。在南京,鄧小平陪同金日成主席參觀了南京長江大橋、南京無線電廠,遊覽了中山陵等,還陪同觀看了文藝演出。
1978年9月,鄧小平訪問朝鮮時,在和金日成的會談中,鄧小平表示,歡迎金日成主席訪問中國,“到時我陪主席去你沒有去過的地方”。金日成主席當時提到了成都、重慶。
這次金日成到中國訪問,鄧小平履行諾言,陪同金日成去成都參觀訪問。專列沿著京廣線南下,經河南鄭州再轉隴海線,向著成都的方向疾駛。
鄧小平在火車上和金日成的談話開始了。
金日成主席說,鄧小平同誌年事已高,工作又十分繁忙,還親自陪我去四川,可不要影響了你的健康。
鄧小平說,不會的,幾年沒去四川了。
金日成說,我很感謝鄧小平。我相信,在中共十二大路線指引下,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一定會搞得更好。
十幾天前,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小平在大會上致開幕詞。他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麵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這次大會鑒於我國的撥亂反正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的形勢,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製定了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的綱領和方針政策,確定了從1981年到本世紀末的20年,爭取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和具體步驟。
這次金日成來訪,自然和這次會議有著密切的關係,中朝兩黨就此互相交換一下情況。
鄧小平說:“我們剛剛召開了黨的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二大以後,我國政治形勢更加穩定,可以更好地一心一意搞建設了。”
“十二大提出的奮鬥目標,是二十年翻兩番。二十年是從1981年算起,到本世紀末。大體上分兩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礎,後十年高速發展。”
在談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時,鄧小平說:“戰略重點,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學。搞好教育和科學工作,我看這是關鍵。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大錯誤是耽誤了十年人才的培養。現在要抓緊發展教育事業。”
談到同“兩個凡是”的鬥爭,鄧小平說:“粉碎‘四人幫’後,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同誌堅持‘左’的政治路線,又提出了錯誤的思想路線,叫做‘兩個凡是’,我說過,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會承認‘兩個凡是’,因為那不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如果按照‘兩個凡是’,我就不能出來工作,更不用談別的問題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幫’之後9個月,即1977年7月才出來工作的,到那時我才能參加中央的會議。我出來以後,提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從此開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當時有一些人抵製這個討論。1978年6月我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了一篇話。以後我從你們那裏訪問回來,在東北三省沿途又講這個思想路線問題。經過差不多一年的討論,到1978年底我們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批評了‘兩個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的口號,提倡理論聯係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重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隻有解決好思想路線問題,才能提出新的正確政策,首先是工作重點的轉移,還有農村政策、對外關係政策,以及相應的一整套建設社會主義的政策。”
一路上,鄧小平談興甚濃,他向金日成介紹了中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過去曆史經驗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所進行的開拓和探索。他說:“我在東北三省到處說,要一心一意搞建設,國家這麼大,這麼窮,不努力發展生產,日子怎麼過?我們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難,怎麼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四人幫’叫嚷要搞‘窮社會主義’、‘窮共產主義’,胡說共產主義主要是精神方麵的,簡直是荒謬之極!我們說,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在開始的一段很長時間內生產力水平不如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完全消滅貧窮。所以,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逐步消滅貧窮。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則,社會主義怎麼能戰勝資本主義?到了第二階段,即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經濟高度發展了,物資極大豐富了,才能做到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不努力搞生產,經濟如何發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優越性如何體現?我們幹革命幾十年,搞社會主義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資隻有四五十元,農村的大多數地區仍處於貧困狀態。這叫什麼社會主義優越性?因此,我強調提出,要迅速地堅決地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從以後的實踐看,這條路線是對的,全國麵貌大不相同了。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我們打開了一條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新路。”
20日上午,金日成在鄧小平和當地的黨政軍負責人魯大東、尤太忠等陪同下參觀了成都峨嵋機械廠。
這是成都市一座著名的大型工廠。當金日成主席乘車到達工廠時,聚集在廠門口的工人們揮動中朝兩國國旗和花束,敲鑼打鼓,熱烈歡迎朝鮮貴賓。
鄧小平在車間門口迎候金日成同誌。
金日成觀看了工人們的操作,詢問了產品的性能,並同工人們並切握手。
工廠負責人謝明代表全廠職工向金日成贈送了產品模型。他說,中朝兩國人民和兩國工人有著深厚的戰鬥友誼。金主席前來工廠參觀,是我們的莫大榮譽,也是對我們的巨大鼓舞。
金日成主席在講話中祝賀工人們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在生產中所取得的新成就。
參觀結束時,金日成等貴賓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的名義向工廠贈送了錦旗,錦旗上寫著:“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永恒的戰鬥友誼萬歲。”
從工廠返回賓館的途中金日成等朝鮮貴賓還遊覽了杜甫草堂。
金日成和鄧小平在盆景園合影留念。
晚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金牛賓館舉行宴會,熱烈歡迎金日成主席和其他朝鮮貴賓。
7時許,金日成和鄧小平、四川省書記譚啟龍一起在歡快的樂曲聲中進入宴會廳。
譚啟龍在宴會上首先祝酒。他說,中朝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親密鄰邦,我們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經受住了曆史的嚴峻考驗。
他指出,金日成同誌長期以來為中朝人民的友誼作出了巨大貢獻。四川人民對金日成主席非常尊敬,對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無比珍視,對朝鮮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爭取自主和平統一祖國大業中的每一個成就,都感到由衷的高興。他祝願中朝人民的友誼萬古長青。
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吳振宇同誌在祝酒時說:“我受敬愛的領袖金日成同誌的委托,衷心地感謝尊敬的鄧小平同誌不辭路途遙遠,親切地陪同我們,衰心地感謝四川省的幹部和人民對我們的盛情款待。”
他指出,金日成同誌對中國的訪問,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朝中兩黨、兩國、兩國人民之間的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和團結方麵,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