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3)

“您這個說法很英明。”謝瓦爾德納澤稱讚道。

“我們都信仰馬列主義,要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這是我們的理想。要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不知道要多少年,恐怕不止二千年。”鄧小平說。

謝瓦爾德納澤說,我受委托轉交戈爾巴喬夫總書記給您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概要地闡述了他對中蘇關係、對當今世界形勢的看法,並向您轉達良好的祝願和問候。他期待著同您會見。

鄧小平說,謝謝,感謝他的好意。我希望我們兩個國家的事情都能搞好。我不寫書麵回信了,請你轉達我對他的謝意。你們沒有春節,但我還是祝他節日快樂。

謝瓦爾德納澤笑著說,讓您搶先了,本來我想先祝您春節好,祝您健康長壽。

鄧小平說,我同他一樣,希望中蘇兩國領導人能如期見麵。見麵就是剛才說的兩句話:結束過去,開辟未來。重要的是見麵本身,而不是要談什麼。談什麼隨時都可以談。兩國關係發展過程中有曲折,其間中斷了二十幾年。見麵總是值得珍貴的。有些事情還沒有確立,但大體上已經有了輪廓,看來訪問總是要實現的。兩國外長多次互訪,實際上意味著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當然正式的開始是兩國首腦的會晤,就是戈爾巴喬夫同我的會晤。

談到中國的對外政策時,鄧小平說,就我個人而言,希望中國能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應有貢獻。隻有創造一個較長時期的國際和平環境,我們才能發展自己,擺脫落後。為此,我們必須改變同一些重要國家的關係。我們同美國在廢約、撤軍、斷交三原則的基礎上實現了中美關係正常化;中美關係的最大障礙是台灣問題。美國把台灣看作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謝瓦爾德納澤說,即使蘇中關係困難的年代,我們也認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鄧小平接著說,我們同日本恢複了兩國邦交,簽訂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我們同英國發表了聯合聲明,按“一國兩製”的原則解決了香港問題。現在剩下的重大問題就是中蘇關係問題,我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這個問題的解決。

鄧小平指出,上次錢(錢其琛)外長訪問莫斯科,現在你來北京,中蘇已開始了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但是,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正式開始,還是中蘇高級會晤,也就是我同戈爾巴喬夫的會晤。中蘇關係正常化要消除三大障礙。三年前我就提出,首先要解決柬埔寨問題,越南要真正地從柬埔寨全部撤軍。在這個問題上,蘇聯是大有作為的。通過蘇做出努力實現這一條,我願到莫斯科或其他地方同戈爾巴喬夫見麵。

中蘇關係正常化的進程是曲折的。

中蘇兩黨、兩國關係的破裂是從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開始的。從60年代中期起,蘇聯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大量駐軍,並在中蘇邊境地區駐紮重兵,總數達100萬人,在北麵構成對中國安全的嚴重威脅;1978年12月,蘇聯支持越南先後出動20餘萬兵力武裝入侵柬埔寨;事隔一年,1979年12月,蘇聯又出兵10萬對阿富汗實行全麵軍事占領,這就從北麵、南麵、西麵對中國形成軍事包圍之勢,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構成了中蘇關係正常化的三個重大障礙。

1982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幹發表的一次演講中,在一麵攻擊中國的政策的同時,一麵又談到蘇聯願意改善同中國的關係。這一信息,立即引起鄧小平的高度重視。這一年的4月,鄧小平在會見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時,談到了中蘇關係。他說,我們注意到了勃列日涅夫的講話,我們重視實際行動,實際行動就包括阿富汗、柬埔寨問題,包括在我們的邊界屯兵在內。你見到勃列日涅夫時,可以告訴他,叫他先做一兩件事看看,從柬埔寨、阿富汗的事情上做起也可以,從中蘇邊界或蒙古撤軍也可以。從10月開始,中蘇舉行副外長級特使磋商,討論和解決消除兩國關係的障礙問題。但是磋來商去,兩年多沒有實質性的進展。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入主克裏姆林宮。他表示,希望中蘇關係能取得重大改善,蘇中之間應該繼續進行對話,提高對話的級別,縮小分歧,在更廣泛的領域裏取得進展。半年以後,齊奧塞斯庫再次訪華。鄧小平請他給戈爾巴喬夫捎個口信:“如果蘇聯同我們達成諒解,讓越南從柬埔寨撤軍,而且能辦到的話,我或胡耀邦同誌願意同戈爾巴喬夫同誌會見。我出國訪問的曆史使命雖已完成,但為這個問題,我可以破例。三大障礙這一條應首先解決,我們等待答複。”1986年9月鄧小平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鍾》節目記者邁克·華萊士的電視采訪中再次談到:“如果戈爾巴喬夫在消除中蘇間三大障礙,特別是在促使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和從柬埔寨撤軍問題上走出紮紮實實的一步,我本人願意跟他見麵。”

到了1988年,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

4月14日,蘇方在關於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日內瓦協議上簽字,承諾從5月15日起從阿富汗撤軍,9個月內全部撤完。

9月16日,戈爾巴喬夫在克拉斯諾爾斯克的演講中稱,蘇聯準備促進柬埔寨問題盡快解決,並表示願意立即開始籌備中蘇高級會晤。

12月7日,戈爾巴喬夫在聯大第43屆會議上宣布,蘇聯單方麵裁軍50萬,並在兩年內撤回駐紮在蒙古的大部分軍隊。

蘇聯在消除影響中蘇關係正常化的三大障礙上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中蘇關係出現了新的轉機。這一年的12月,錢其琛作為1957年以後第一位正式訪蘇的中國外長抵達莫斯科就三大障礙中的重要障礙——柬埔寨問題的早日公正合理地解決進行磋商。中國外長的出訪,正式開始了中蘇關係正常化的進程。

這次謝瓦爾德納澤外長的來訪,實際上是為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中蘇最高級首腦會晤做準備的。

謝瓦爾德納澤說,今天的世界已不同於十年前的世界,老的規則已不適用了。鄧主席十分有道理地提出了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問題,這個新秩序的基礎正在形成。現在有充分的理由實現中蘇關係正常化。鄧主席同戈爾巴喬夫總書記的會見將是一個重大事件,蘇中關係將建立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