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 / 3)

第二十五章

1993年:最後一次到浙江。鄧小平說:“我很關注浙江的發展。浙江的發展勢頭是不錯的。要珍惜這個好的發展機遇,保持好的發展勢頭。”臨離開上海的時候,親自囑咐當地主要領導說:“上海一定要抓住這個發展的機遇。你們要有勇氣,不要在你們手上失掉機遇。”逛京城,說:“全變了,我都不認識了”。

(一)

1992年12月15日,鄧小平乘專列來到浙江杭州。

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來浙江視察,算來是第15次了。

曾任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的夏仲烈回憶說:“我於12月6日接到小平同誌要來浙江的通知,當晚就召集省、市公安廳局和警衛處的負責人布置任務。會上,我強調了三句話:‘首長來浙江,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大事,要在省委的直接領導下,不惜一切,精心安排,接待好;要全力以赴,周密部署,確保安全,做到萬無一失;全體警衛人員必須明確,保證首長的安全、健康、愉快,就是為黨為人民作貢獻,首長能多住一天,就是我們為黨為人民多一份貢獻,多一份光榮’。全體警衛接待人員接到命令後,無不興高采烈,懷著對小平同誌的深厚感情,積極熱情、一絲不苟地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

15日16時,鄧小平在女兒毛毛的攙扶下走出專列,早已在杭州火車站等候的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李澤民和省長葛洪升迎上前去和鄧小平握手問候。

鄧小平頭戴一頂粗呢鴨舌帽,身穿皮夾克,精神非常飽滿。

李澤民說:“我代表浙江省委歡迎您來杭州。”

隨後,鄧小平一行乘坐一輛柯斯達麵包車前往西湖國賓館。

一路上,鄧小平沒有一點旅途的疲倦,對坐在身邊的李澤民問這問那。

“你是那兒人啊?”

李澤民回答說:“我是四川人。”

一聽說是四川人,鄧小平樂了,說:“我們可是老鄉啦!”

車裏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談笑風生。

車過市區,鄧小平看著窗外的一切,說:“杭州這幾年的變化可不小!”他還詳細詢問了杭州的境外旅客有多少?可以有多少收入?創彙多少?等等。

李澤民一一作了回答。

鄧小平說:“要把杭州的旅遊業好好發展起來。”

發展杭州的旅遊業是多年來一直縈繞在鄧小平心中的一件大事。

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對國務院的負責同誌說:“旅遊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改革開放以來,算上這一次,鄧小平是三到杭州。每次來他都對杭州的風景讚不絕口,他曾說過:“像杭州這樣的風景旅遊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你們一定要保護好西湖名勝,發展旅遊業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真是個好地方。要把西湖保護好、建設好!”

今天,看到變得更為美麗的杭州,鄧小平心情格外高興。他再一次把發展杭州的重點盯在旅遊上。

原浙江省省長葛洪升回憶說:“到達西湖國賓館後,我們送小平同誌去房間休息。然後,李澤民同誌和我與鄧辦主任王瑞林及中央警衛局領導商量鄧在杭的活動安排。王瑞林同誌說,鄧這次是來休息,不安排工作彙報,你們可以送材料給他看。李澤民同誌說是不是安排在杭州附近看一兩個點,再去看看。王瑞林同誌說,可以考慮安排去寧波,其他地方不安排了(他們已作了去寧波的準備。警衛局的同誌也到寧波看了路線,後因天氣不好而未去)。”

12月17日,鄧小平在李澤民、葛洪升的陪同下遊覽西湖。

9時,鄧小平一行乘車前往西子賓館,因為遊船停在那裏。一上車,鄧小平興致就特別高,他說:“杭州好,這裏的氣候最適合我,我在這裏睡得很好,起夜都沒有。”

在汪莊上船時,鄧小平又說:“這個地方很好,我5年沒來了。”

負責接待鄧小平遊湖的浙江外事旅遊汽車公司遊船分公司的經理劉興民後來回憶說:“那天,雖是個睛天,但天冷風寒,有些湖麵還結了薄冰。上午9點多,我們看到從柯斯達麵包車下來的是小平同誌,感到分外親切和驚喜。和小平同誌一起下車的還有他的夫人和女兒。

“我們看到小平同誌氣色很好,精神和健康狀況都不錯,心裏很高興,都有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他老人家也不斷向大家招手致意。

“考慮到小平同誌年紀大了,事先我們搬了幾張沙發到船上。

“小平同誌風趣地說:‘太低了,看不到景色。’於是又有人拿來船上普通的座椅。”

遊船緩緩啟動後,鄧小平不時指點湖上的景色,還詢問起西湖上遊船、交通船的價格。

李澤民說,小平同誌我們想簡要地彙報一下浙江的情況。

鄧小平點頭表示同意。

葛洪升首先彙報了浙江省近幾年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情況以及根據小平同誌南巡講話精神加快浙江發展的打算,然後彙報了寧波的情況,重點是彙報鋼廠和大榭島開發問題。

葛洪升說,前兩年浙江的經濟發展緩慢。小平同誌南巡講話對我們教育鼓舞很大,經濟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可以比1991年增長百分之十幾。

鄧小平說,好啊!那是撿起來的。他還風趣地說,這話你不懂,他用手指了指李澤民他懂。

鄧小平談到了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彙報到寧波問題時,葛洪升說,小平同誌很關心寧波,對寧波的對外開放和開發建設,作過許多重要指示,特別是小平同誌關於要把全世界“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的指示,對我們的鼓舞教育很大。

鄧小平馬上接過話頭說,是的,是我會見包玉剛先生講的。10年前,我就號召世界上的“寧波幫”來寧波、浙江投資搞建設,那個包玉剛,勁頭就很大。我還要盧緒章來當你們的顧問。

鄧小平對寧波是情有獨鍾的。

1984年8月1日,鄧小平在北戴河與分管對外開放工作的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穀牧談話。談到寧波的對外開放問題,鄧小平說,要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派經貿部顧問盧緒章去寧波,幫助搞寧波的對外開放工作;寧波的民航機場問題要解決。兩個多月後,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了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寧波還被國務院列為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第二年的1月4日,鄧小平在與穀牧的談話中又一次說到寧波的對外開放問題。他說,關於寧波的開放工作,先從解決寧波機場問題。並表示要支持香港環球航運集團主席、寧波籍著名實業家包玉剛出資在寧波興辦大學。此後不久,鄧小平在與三位中央主要負責同誌的談話中,著重談了寧波方麵與外資合作的情況。他說,要支持在寧波投資辦鋼廠,如果有風險,國家要與投資者分擔,要使投資者有利可圖;北侖港可進25萬噸級輪船;要發展長江三角洲的“金三角”,如果把上海與寧波連起來,就可以解決上海的許多問題。

“當年包先生曾倡議在寧波建一座大型鋼廠,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辦成,現在我們與寶鋼商定在寧波北侖聯合辦一座新技術新工藝的鋼廠,希望得到小平同誌的支持。”葛洪升說。

鄧小平高興地說,我早就支持了。

當葛洪升彙報到榮毅仁副委員長領導的中信公司決定成片開發大榭島時,鄧小平表現得很高興,他讚揚榮毅仁,名聲大,會辦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