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3)

第二十六章

1994年:最後一次外出視察。途經山東,握住薑春雲的手說:“我很注意你們的工作,你們山東搞得好,發展快,我很放心,前幾年對你們就很滿意。”還說:“我對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班子很信任,他們方向、路子正確,工作得很好,我非常放心。”在上海視察浦東,發自內心的話:“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

1993年12月9日的上午,鄧小平離開北京前往上海。

和往常一樣,這天,鄧小平仍然起得很早,晨練後,他來到辦公室,寫了一封信。

“鄭必堅、逄先知、龔育之三同誌對於鄧選,特別是選集的第三卷出力甚多,故相約合影以為留念。”

黨的十四大確定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戰略任務後,為了落實這一任務,中共中央決定並報小平同意,編輯出版《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早在1983年和1989年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曾先後編輯出版了兩卷《鄧小平文選》,一卷是1975年至1982年著作集,一卷是1938年至1965年著作集。這兩卷文選,特別是1975年至1982年那卷文選的出版,在全國掀起了學習《鄧小平文選》的熱潮。在這中間,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還編輯出版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及其增訂本,《鄧小平同誌重要談話(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

在前兩卷《鄧小平文選》出版之後,人們就期待著編輯出版鄧小平同誌1982年9月以後的著作,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同年10月,黨的十四大提出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黨內外幹部和群眾要求出版《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呼聲更加高漲。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迅速及時地編輯出版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滿足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迫切需要。

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編輯過程中,89歲高齡的鄧小平親自審定了全部文稿,充分體現了他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

今天,他要離開北京了,他致信參加《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編輯工作的同誌,感謝他們的勞動,並請他們到家中合影留念。

10時,鄧小平登上了南下上海的專列。這是他生前最後一次外出視察。

18時15分,夜幕初降,鄧小平的專列停在山東濟南白馬山車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薑春雲,山東省省長趙誌浩,濟南軍區司令員張太恒、政治委員宋清渭登上專列,見精神飽滿的鄧小平已站在車廂中央等候,他們快步走上前去握住鄧小平的手問候,鄧小平也緊緊握住薑春雲的手,用濃重的四川口音說:“我很注意你們的工作,你們山東搞得好,發展快,我很放心,前幾年對你們就很滿意。”

鄧小平對山東這幾年工作的肯定和讚許,使山東省委領導同誌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薑春雲彙報說:“省委、省政府從山東實際出發,提出了‘全麵開放,重點突破,梯次推進,東西結合,共同發展’的方針,在全省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山東的發展步入快車道,各項指標進入全國前幾名,山東形勢好。”

鄧小平聽得非常仔細,臉上總是充滿著笑容。看得出,他對山東工作很滿意,心情很愉快。

交談不久,話題又轉到了接班人問題上。

鄧小平說:“我對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班子很信任,他們方向、路子正確,工作得很好,我非常放心。”

薑春雲說:“你接班人選得好,大家都擁護。”

“是啊,選對了,我現在比過去更放心了。”鄧小平說。

接著,薑春雲彙報了山東班子的情況:“山東班子團結,黨政軍民團結。”

鄧小平說:“好!團結好啊!”

14年前,也就是1979年鄧小平視察山東時,談到了當時他最感到緊迫的“第一位的問題”是從中央到地方的班子問題,現在這個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都已得到順利解決。老人很舒心。

快分別時,薑春雲、趙誌浩代表省委對鄧小平說:“我們希望你明年來山東多住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