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看曆史是以華夏為中心的曆史,而許多外國學者則是站在全球範圍內看曆史,但是曆史是什麼東西呢?”劉清語拋下這樣一個問題。
“我認為曆史應該是一種經驗,一種為了不讓我們在同樣的地方摔倒兩次的經驗。”倭國女生回答的聲音有點小。
但因為是坐在第一排的緣故,所以劉清語算是聽清楚了她的回答。
“哦?看來你對曆史還是挺有自己的看法的,你叫什麼名字,可以向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嗎?”劉清語對她的回答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叫望月舞,來自倭國,請大家多多指教。”說完望月舞對班裏的學生們低頭鞠了一躬。
示意望月舞坐下,劉清語繼續說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喜歡看小說,什麼穿越到這個朝代當公子,到那個朝代當皇帝,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個最富庶的朝代——宋朝。”
劉清語微笑著看著這些學生,說道“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們自小就接觸到的,大家不如說一下自己喜歡的詞吧。”
“大江東去浪淘盡。”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學生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些曾經觸動過自己的詩詞,班裏的學生們回答的五花八門,有的勵誌,有的抒情。
但也因為學生們回答的五花八門,讓後麵的幾個帶隊老師暗中點頭,這個老師講課的時候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話題的討論當中,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本領。
“當然了,我不是語文老師,所以就不帶你們領略詩詞的美了,我這次要講的是宋朝。”劉清語一開口,學生們便停下了他們的討論聲。
洋洋灑灑的三十分鍾,讓學生們對宋朝產生了興趣,這也是一個老師最厲害的地方,能夠讓學生對所講的東西產生興趣,讓學生在課下能主動的去學習。
一節課還剩下十分鍾,劉清語讓這些來訪的外國學生和領隊老師提問一些不懂的地方。
棒子國的老師送一群人裏走了出來,用不怎麼流暢的華夏語說道“劉老師,你好,我是來自棒子國的老師,剛剛聽你講了這麼多讓我感覺到了宋朝的美,以及中間你想表達的華夏的文化內涵。”
“但是我不明白的是,既然你們有這麼多年的文化曆史,這麼多的風流人物,為什麼你們中間還會有很多人來成天瘋狂的追我們國家的明星呢?”
陳牧舉起手來,表示希望自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劉清語便示意他回答這個問題。
陳牧走到這個老師的身旁,說道“老師,這個問題我就可以回答,我也挺喜歡你們國家的一些女明星的,但是當我們討論喜歡某個女明星的時候,我們喜歡討論什麼呢?腿?胸?臀?難不成還會成天討論你們國家的文化嗎?”
陳牧的話說的他啞口無言,因為他們國家的明星貌似大部分都是靠這些。
接著倭國的老師也站了出來,向劉清語問道“那為什麼會有崖山以後無華夏的說法,還有一些什麼唐朝文化在倭國的說法?”
棒子老師見狀也跟著起哄,說道“對對對,還有明朝文化在棒子。”
倭國老師很看不起棒子,所以沒有搭理他,繼續說道“請問這些問題您要怎麼解釋?”
這些說法都是些民間說法,大致意思就是說現代的華夏已經失去了古代華夏那樣的氣節,也遺失了華夏文化的精髓。
上學的時候經常接觸到一句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是華夏文化究竟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整天都隻會鼓吹一些今日華夏已非華夏的言論,而不知道去想辦法繼承這些燦爛的文化。
倭國老師這個問題正中要點,明顯就是想要針對劉清語。
身為一個曆史老師,接觸到的曆史比普通人更多,能夠知道華夏文化底蘊多麼深厚,但是這些話卻如同否定了華夏的千年偉業一般。
“我自然也是聽說過這些話的。”劉清語說話的語氣並沒有什麼變化,這些話既然已經存在,否定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看來你應該是一位對華夏有些了解的老師吧。”
倭國老師點了點頭。
“身為一個曆史老師,我想要告訴你的是千年前你們的祖先不惜身死也要換來的知識不是讓你現在炫耀用的。”劉清語重重的合上手中的書說道。
倭國老師無言一對,唐朝距今卻是一千多年了,當時的倭國傾盡全國之力造船讓人入唐,海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這樣的曆史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