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運動篇(2 / 3)

感冒

進行鍛煉,特別是冬季體育活動,可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預防感冒。但是,如果不注意鍛煉衛生,也可引起感冒。特別是在鍛煉之後,身上出了汗,皮膚血管舒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可能造成身體熱平衡失調。此時,不要因身體發熱脫去衣服,最好披上一件衣服,或者很快用毛巾擦汗,回到屋內換一下內衣,避免受風。有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運動時更應注意自己的呼吸要平和,用鼻吸氣嘴呼氣,不要讓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和氣管,防止引起這些部位發生炎症。

強腎抗衰保健功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狀況、衰老速度、壽命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腎氣的強弱。因此,中年人加強腎功能保健是抗衰與防病的重要途徑。

腎氣充足,性功能則旺盛,可有效地促進身心健康。強腎保健的方法種類很多,下麵僅介紹幾種簡單易行、效果顯著、不會出偏差的自我保健功法。

叩齒咽津翕周法

每日早晨起床後叩齒100次,然後舌舔上齶及舌下、齒齦,含津液滿口,頻頻咽下,意送至丹田。翕周即收縮肛門。吸氣時將肛門收緊,呼氣時放鬆,一收一鬆為1次,連續做50次。另外,大小便時,閉氣停息,咬緊牙關,引氣下行。此法有滋陰降火、固齒益精、補腎壯腰的作用。

按摩湧泉法

取坐位,雙手搓熱後,雙手掌分別緊貼腳麵,從足跟處沿踝關節至三陰交(內踝上3寸,當脛骨的後緣)一線,往返摩擦20~30次,然後用手掌分別搓湧泉穴100次,摩擦時,宜意守湧泉穴,手勢略有節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腎、引火歸源之功,對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遺精、陽痿、早泄、高血壓等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雙掌摩腰法

取坐位,將兩手掌貼於腎俞穴(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間,旁開15寸處),中指正對命門穴,意守命門(第二腰椎棘突下),雙掌從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溫熱感。此法有溫腎攝精之效,對男子遺精、陽痿、早泄、腰痛;女子虛寒帶下、月經不調等,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疏通任督法

取半仰臥位。點神厥(臍窩正中):一手扶小腹,另一手中指點按在神闕穴上,默數60個數,然後換手再做一次。搓尾閭:一隻手扶小腹,另一手搓尾閭30~50次,然後換手再重做一遍。揉會陰:一隻手或雙手重疊扶在陰部,手指按在會陰穴上,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揉小腹:雙手重疊,在小腹部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圈。此功法溫運任脈,疏通督脈,培補元氣,調理陰陽。久煉可有疏通經絡、滋陰補腎、調節任督衝帶等脈功能,對前列腺炎、泌尿係結石、子宮疾患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上述功法,即可單項做,亦可綜合做。隻要認真堅持鍛煉,就能使腎氣旺盛,陰陽協調,精力充沛,從而起到防治疾病、延緩衰老的作用。

中年婦女健美操

俗話說:“少年長骨,青年長肉,中年長膘。”人到40歲以後,大多數人身體容易發胖,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不少女性腰身變粗,臀部增大,肚皮肉也變厚了,有的人年輕時身材苗條,步入中年後大腹便便,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為了使中年婦女保持體形美,現介紹幾套保健操,它能使中年婦女擺脫緊張和疲勞,而且還具有保健功能,你不妨試一試。

提膝(柔韌性鍛煉)

1合腿直立,兩手下垂。

2盡量將右膝提高,手抱小腿,拉向腹部,腰背保持挺直。

3回到原來位置。

4左膝同樣運動。

5回到原來位置。

側彎(柔韌性鍛煉)

1分腿(距離與肩闊相等),兩手置腦後,手指連鎖。

2將軀幹向右盡量彎曲,要求同上。

3回到原來位置上。

4軀幹向左,盡量彎曲,要求同上。

5回到原來位置。

仰臥起坐(力量鍛煉)

1仰臥,雙腿伸直,兩手在頭上伸直。

2將手臂向上向前連同軀幹彎曲,兩手觸摸腳趾。

3回到原來位置。

4有一定體力後,可提高難度,雙手放枕後坐起。以雙肘觸及雙腿,最高難度是坐起時雙膝部彎曲。

挺背(柔韌性與力量鍛煉)

1雙腿伸直而坐,兩手在背後作支撐,手指向後。

2收縮臀部肌肉,雙手用力,將軀幹提起,兩腿依然伸直,足趾向前。

3回到原來位置。

提背(柔韌性與力量鍛煉)

1仰臥,手足伸直,手掌向上。

2拱背,手、肘、臂部不離地麵,維持拱背5秒鍾。

3回到原處。

舉腿(柔韌性與力量鍛煉)

1右側臥,右臂伸直。

2將左腿提起2尺左右,然後放下。

3一側運動5次後,轉為左側臥,將右腿提起5次。

拱背(力量鍛煉)

1俯臥,手掌在大腿下方。

2抬起頭和肩部,同時將下肢提起。

3回到原來位置。

旋轉軀幹(柔韌性鍛煉)

1雙手叉腰。

2彎腰,順時針緩慢轉動數圈後,逆時針旋轉數圈。

向後推(力量鍛煉)

1直立,雙手在兩側垂直。

2握拳,將兩臂盡量向後推。

3回到原來位置,雙臂在運動中一直保持伸直狀態。

中年女性保健功

此功法屬於站功的一種形式,習練這種功法可強筋壯骨、流暢氣血、調和陰陽、祛病延年。這套功法簡單易學,不會出偏,對於中年人及體弱者尤為適用。常年堅持習練此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預備動作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足尖向前不要向內或向外撇。兩目平視前方,舌抵上齶,牙齒合攏,口唇微閉,全身放鬆。調勻呼吸,靜心站立。

搓掌

兩手掌相對,摩擦勞宮穴(位於握拳時中指尖所點處)99次。要使掌心發熱。

淨麵(幹洗)

以雙手掌上下左右摩擦麵部,以使麵部產生熱感為度。

梳發

用雙手十指指尖用力“梳頭”,方向是從頭前額、頭維、太陽穴處向後疏導,共做18次。

摩耳

將兩手食、中二指分別放在左右耳耳前,拇指放於耳後,上下摩擦18次,再用中指點按耳門18次,然後用拇指和食指向下揪耳垂9次。

舒眉

兩手食指與中指並攏,分別由左右眉內側向外,即由攢竹穴至絲竹空穴舒展9次。

擦鼻

兩手食指與中指並攏,放於鼻翼兩側,上下摩擦迎香穴處36次。

按齒

兩手食指與中指並攏,從人中穴處分別向左右兩側環唇圍用指尖點按齒齦一周。然後將手放下,叩齒36次,最後上下牙齒相合咬齒9次。

轉頸

緩緩轉動頸部,先左後右,每側共做9次,使頭部跟著轉動。

搖肩

兩肩先向前轉動9次,再向後轉動9次。

啄手

抬起雙側前臂,運用指、掌及手臂,前後上下震動,如雞啄食一般,共做36次。

震胸

用雙手十指指尖用力敲打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兩乳之間),共做99次。

拍打

用雙手分別拍打左右肋及腹部,各18次。

晃腰

以腰為軸,向左運轉36次,再向右運轉36次。

俯仰

以腰為中心前俯後仰,共做18次。

搖擺

兩下肢不動,身體向左擺18次,再向右擺18次。

運膝

兩腿並攏微屈,兩手掌分別放在左右膝上,使膝向左轉動18次,向右轉動18次。

踢腿

左右腿交替上踢,足尖向上勾,左右各踢18次。

顛顫

兩足尖著地,上下放鬆使全身顛顫,共做99次。

早晨健美操

1兩腿分開,雙手向上伸,彎身,用手指觸右腳;直立,再彎身,用手指觸左腳。反複做幾次。

2雙手向上伸直,身體向右翻轉幾次;之後,再向左翻轉幾次。

3身體站直,兩腿輪流抬起與地板並行,在原地慢慢下蹲。

4在原地跳躍,就像跳繩一樣。

5雙手向上伸直,吸氣,全身用力,然後全身放鬆,身體向前傾斜,同時呼氣,複原;之後,再吸氣……

強身抗老的新五禽術

鯉魚挺身

本法也稱“魚姿”。仰臥,像魚遊水一般,以頭頸部作為支撐點,盡力挺起腰部,像石拱橋般。然後放下腰部,再挺起上半身,稍停後放下。可重複多次。這種動作可以伸展背肌,並可調整自主神經,使精神集中。

白鶴獨立

首先像白鶴休息般那樣,單腳獨立,雙手左右半伸出以保持平衡。保持這種姿勢,分別把頭頸向左右各轉一次。換腳站立,再作同樣的動作。身體平衡感和老化之間有密切的相關性,人一旦開始衰老,身體就會逐漸失去平衡感。實行白鶴獨立,可保持平衡感,訓練大腦的平衡器官,延緩機體老化。

鱷魚擺尾

仰臥,雙手左右平伸。慢慢地抬起左腿,向上伸直,使和地板成90度直角,然後像鱷魚的尾巴那樣,把左腿和左腳向右側方倒下。倒下時必須注意,不可牽拉肩膀升起。每隻腳各做2次。因為這種動作能強力地扭轉背部,刺激血液循環,所以對於消除疲勞、改善睡眠都有作用。同時,由於能緊縮雙腿和臀部的肌肉,有調節身體曲線美的健美效果。

小貓伸腰

取趴著的姿勢,雙臂伸直向下,雙掌著地,雙膝蓋著地。首先一隻腳向後抬起伸直,接著腹部用力且緩慢有力地進行腹式呼吸。同時使伸直的腳和地板保持平行的情況下,把腳以腳脖子為軸,左右旋轉3次。腳部的肌肉伸直,使下肢靜脈血液循環得以改善,對消除長期站立工作所引起的腳部疲勞很有效果,而且能消除腿部贅肉,使腿部更修長、美麗。

鳥嘴開合

坐在地板上,雙腿平伸。身子略前傾,雙手抓住一隻腳的腳尖,再直腰,把抓住的一隻腳向上抬高。注意,另一隻腳的膝蓋必須伸直。這種姿勢保持3分鍾後,再換另一隻腳進行。兩隻腿互成30°~45°角,類似鳥嘴張開狀。這種動作能顯著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增強耐力。如果浸泡在浴缸中熱水裏進行,效果更好。

旅途伸展運動操

不論是坐車、坐船或坐飛機,都離不開“坐”。坐時人們的腰骶部承重,膝、踝、髖關節都得屈曲成90度角,時間一久,就引起肌肉酸脹不適,血液循環及淋巴流動淤滯不暢,胃腸蠕動功能不足,心肺生理活動欠充分。這一切就使人們在旅途中感到特別勞累疲乏。

為了消除這種由長時間屈體曲身帶來的疲憊感,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在列車停靠站台時,抓緊有限的幾分鍾,下車到站台上做一套“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以牽張拉伸大肌群為主。如先鬆散地走一陣步,以放鬆諸關節。然後站定,雙手直上舉交握手指掌心向天,做仰體向背後、側體向左右的“振擺”動作,各10餘次,以充分伸展腰背肌、腹肌、肋間肌、頸肩肌、臀肌和股後肌群。這一基本動作如能做得充分,立即有疲勞減輕、周身舒展的愉快感覺。

然後作弓箭步,一腿膝屈,膝與腳尖垂直,另一腿充分伸直向後,做壓腿動作20次。接著單腳站立,另一腿提起緊靠胸前,雙手抱緊,使提起的腳作踝關節的旋轉動作10餘次,左右腳交替。以上兩種運動,目的是活動坐時受壓力較大的膝、踝兩個關節。

接下去找一個與胯部(或叫夠關節部位)大約同高度的橫檔物品,如水泥圍欄、木桶、支架等,將一腳伸直,腳跟後部擱於其上,作屈體向前的壓腿動作10餘次。其目的是充分活動髖關節,使髖關節展開並使股後肌群和小腿三頭肌得到充分牽拉伸展。

至此,身體的大部分,包括軀幹、下肢三大關節均得到充分運動。隻需再在隨意姿勢中,作頸部的屈、伸、左右側旋動10餘次,肩關節的側平舉、側上舉、擴胸後振、旋轉約10餘次即可。由於頸、肩及上背部運動在坐姿下也可作,所以在站台上應抓緊先作軀幹、髖、膝、踝關節的活動,爾後如還有時間再作頸、肩部活動。

全套伸展運動約10分鍾可做完,如列車停站時間隻有5分鍾,重點作站立位的軀幹後仰、側彎即可。如短於5分鍾,就隻能抓緊時間下車踱踱步了。

在坐位上,也可作頸部運動,一般不妨礙鄰坐,伸展一下上肢(如打嗬欠一般)也無妨。總之,伸展運動是長途旅行中消除疲乏的最佳方式。

防衰形體操

我國對人的形體姿態重視已久,如有“坐如鍾,站如鬆,臥如弓”之說,讚美身體健美者“岩岩若孤鬆”、“婉若遊龍”,等等。

為什麼要重視人體形態呢?因為它對人體健康、衰老以及精神狀態有重要影響。

我們知道,支持人體的中軸骨——脊柱,共有26塊,包括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和尾骨各1塊。正常的脊柱應是頸椎、腰椎略向前彎,有3~5厘米的凹陷,超過此限度即屬異常。

人體左右兩邊是對稱的,不僅手、眼、耳對稱,內髒器官也對稱。比如,肺髒分左右兩葉,且各有各的氣管。站不直,老是左歪右斜,使肺髒一邊受壓,一邊受拉扯,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肺的功能。心髒掛在兩肺之間偏左的地方,要是身子挺不直,含胸弓背,心髒就會被扭曲,不能正常工作,久之心髒的功能就會被削弱。特別是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已漸漸減弱,脊柱骨質疏鬆,椎體呈退行性楔形變化,極易形成駝背,以致引起佝僂病、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原性心髒病等等,造成對健康的嚴重威脅和衰老進程的加快。因此,中年人保持身軀挺拔就顯得格外重要。

向衰老作鬥爭,首先要向老年性駝背作鬥爭。要保持形體挺拔,就要經常進行形體鍛煉,注意坐、立、行的姿態,堅持做形體健美操。下麵介紹的形體操,用三五分鍾時間即可做完,效果非常好,既能防治脊柱異常,又能使身軀挺拔,身材健美。

腹背運動

兩腳前後開立,右腿屈膝下蹲,上體右前屈,兩手抱右膝團身。然後,站立展臂上後舉,體後屈,深呼吸。換左腿做。反複練習。

體後屈體轉

兩腿開立,兩臂側平舉,左右轉體,兩臂隨之擺動後振;兩臂後振體後屈,再收腹臂前振,直至體前屈臂後擺。重複5~8次。

俯臥體後屈

俯臥,兩臂自然前伸,腹、背、腿放鬆。然後,背部肌肉收縮,抬頭、抬臂、抬腿;屈膝舉小腿,兩手抓握腳踝。反複練習。

側臥體側屈

側臥,兩手叉握抱托頭,另一人壓住雙腿。抬體,做體側屈動作。左右輪換,反複練習。

胸部健美操

1兩手互抱於頭的後部,兩肘向後猛拉動幾次。

2兩腳分開,坐在地板上,兩手向上伸直。全身先向後傾,然後向前傾。當身體向前傾時,使鼻子幾乎接觸地板。

3數1時,兩臂在胸前彎曲;數2時,兩肘向後扯動;數3時,兩手伸向前;數4時還原。

4兩腳立正,兩臂向左右伸,向左、右翻轉身體,漸漸加快速度。

腰腹健美操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腹便便,脂肪過剩,不僅造成形體臃腫,行動笨拙,且易導致冠心病和高血壓。對其產生原因,有人總把它歸咎於喝啤酒過多,而有關專家並不支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問題的症結主要在於貪嘴懶動,缺少鍛煉。下麵這套腰腹健美操,簡單易學,運動量可大可小,男女適用。據運動專家意見,做操時間可自行選定或每2~3天做1次,每節做15~20遍,節與節之間間歇30~40秒鍾,長期堅持,對增進肌肉的柔韌性和腰腹部的健美十分有利,而且女性鍛煉效果更好。

第一節

單杠懸垂,兩手握距比肩寬。先吸足氣,然後收腹舉腿並盡力使腳尖抵單杠,呼氣。停頓片刻後慢慢還原,注意不要屈膝。

第二節

兩腿分立同肩寬,兩手握杠鈴或鐵棍置頸後肩上,先慢慢向左轉動腰部至極限,腳掌不得移動。轉動時呼氣,還原時吸氣,然後轉向另一側。此節操也可坐著做。

第三節

坐姿,兩腳尖抵一固定物,兩手置腦後。先慢慢後仰至最大限度,吸氣,然後還原,呼氣。為增加難度,也可手持啞鈴,並輪流向左向右轉體抬起上身。

第四節

側臥在長凳上,用繃帶將腳踝和凳麵固定,兩手置腦後。然後側身作下彎動作,吸氣,還原時呼氣,做7~10次後再換方向。為增加練習難度,也可手持啞鈴。

第五節

仰臥地麵,兩臂自然置於身體兩側。先吸氣,然後兩腿上舉並帶動身軀上抬,直至兩腳尖在頭頂處觸地,呼氣,停頓片刻後慢慢還原。為提高練習效果,還原時腳跟勿著地。

第六節

右腿蹲立,左腿向外側伸展,兩臂自然下垂,手指著地。身體重心先移至手上,然後作蹬跳動作,使左右腿姿勢反複互換,但要注意腳掌位置相對固定。起勢時吸氣,換腿時呼氣。

第七節

仰臥地麵,兩臂自然置於身體兩側,兩腿抬離地麵約10~20厘米。然後兩腿交換作屈伸動作,腳跟勿著地,保持平緩呼吸。為提高訓練效果,可在腳踝處掛適量重物。

第八節

兩腿分立同肩寬,兩手置腦後,然後以腰為軸使身軀輪回轉動。

第九節

仰臥於地麵,腳尖抵一固定物體,兩手在肩部處反握勾掛在牆上的膠皮帶。先吸足氣,然後收腹坐起,繼而再向前方用力,使肘觸膝,呼氣,停頓片刻後慢慢還原。

第十節

頭朝下仰臥於30°~45°的斜板上,腳踝處用繃帶與板固定,膝微屈,兩手置腦後。先吸足氣,然後向左側身收腹坐起,還原時以左肘觸地,呼氣。還原後反向做。

第十一節

仰臥於地麵,兩臂自然置於身體兩側。先吸足氣,然後屈膝上抬,兩手抱膝,並用力使下頦接近膝部,呼氣。停頓片刻後慢慢還原。練習時注意腳跟勿著地。

第十二節

仰臥長凳上,兩手反向抓住頭部附近的凳沿。先吸氣,然後全身繃直,以肩胛骨為支撐抬起身軀和兩腿使全身構成的直線與凳麵交角成30°~45°,呼氣。停頓23秒鍾後慢慢還原。

“三、一、二”經絡鍛煉法

經絡學說,被稱為中國的第一大發明。經絡是分布於人體全身的一個網絡係統。北京經絡研究中心祝總驤教授經過20年的潛心研究,創造一種保健長壽法,即“三·一·二經絡鍛煉法”。它簡便易行,人人都能學會,現將此法介紹於下:

“三、一、二”中的“三”是指每天按摩三個穴位:合穀、內關、足三裏。合穀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第一、二掌骨之中點,稍偏食指處,主治頭麵部及上肢疾患。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位於掌側腕橫紋正中直上二寸,兩筋之間,主治心髒、胃疾患。足三裏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臍眼下3寸,股骨外側約一橫指處,主治胃腸和下肢疾患、癱瘓及高血壓等症。按摩時要選準穴位,以有酸麻脹感為好。每天2次,每次5分鍾,以激發有關經絡,保證五髒六腑健康運轉。

“三、一、二”中的“一”是指堅持一項最基本的氣功鍛煉,即內養功,意守丹田。具體做法:順式腹式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腹部凹陷。於睡前和晨起前,每次5分鍾,每天2次。做時注意消除雜念,使呼吸深長,頻率每分鍾4~5次即可。此法能激發通過腹部的9條經絡,使人體的各個係統處於穩定平衡狀態,也有助於肺部的調整和睡眠。

“三、一、二”中的“二”是自選一種以兩條腿為基礎的體育運動,以促進全身經絡的活動,使之更好地調整各個係統和器官。太極拳、各種武術、慢跑,以及各種室內的健身活動,都可以自由選擇。運動時間不宜太長,每天有5~10分鍾即可,以運動後感到舒適為宜,要養成習慣,切忌間斷。

“三、一、二”經絡鍛煉法所以能起到治療和保健長壽的作用,主要是由於合穀、內關和足三裏這三個穴位是從全身14條經絡和幾百個穴位中精選出來的,可以作用於人的消化係統、神經係統、循環係統和呼吸係統;而腹式呼吸按摩多條經脈,使人體的五髒六腑功能得到協調,再加上一項以兩條腿的活動為主的自選體育運動,以促進全身的經絡活動,自然就可以起到保健長壽的作用了。

看電視時的保鍵運動

電視已經成了不少中年婦女的好朋友,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常使她們忘掉了一切,但就在你們沉浸於看電視時的歡樂時,一定不要忘了做些運動。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發明了一套看電視時做的運動。這套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舒展僵硬的關節,還能消除緊張情緒。其方法有:

1搖動腳趾及腳板關節,可有助放鬆下身肌肉及增進血液流通。

2坐時把雙膝拉向胸部,有助收緊腹肌。

3聳動肩膀或者頭部左右轉向,有助於鬆弛頭部肌肉。

4坐著舉起小啞鈴,鍛煉上肢。雙手按著椅子的兩個扶手,把身體從椅上提起,做時保持雙腿筆直,可鍛煉肩膀的力量。

5若想預防緊張性頭疼,讓頭向後傾,把雙手放在前額處,頭向胸部靠攏,手則向相反方向用力。

以上動作每個進行不宜超過6秒鍾。

鍛煉應注意膝關節的保護

女性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應格外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因為女性的膝關節較為脆弱,容易受傷。女性膝關節易受傷的原因主要是:女性臀部較寬大,大腿股骨微內傾,給膝關節增加了負擔,也給股四頭肌帶來了壓力。此外,女性的肌肉和韌帶沒有男性強壯,影響了對膝關節的保護。

體育鍛煉本身具有兩重性。運動得當,能加強膝關節附近的肌肉,使膝關節更為強健。如果動作不正確或運動過度,就會給膝關節帶來危害。因此,鍛煉應因人而異,如較胖的人就不宜跑步,因為跑步對膝關節造成的壓力是步行的三倍。即使長期堅持跑步,膝關節看來很健康的人,也應常常變換運動內容,如騎車、遊泳等。遊泳是一項加強膝關節極好的運動,隻是在做蛙泳蹬腿時不要過於猛烈。

散步與健康

散步對中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其重要的醫學價值。人到中年,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都逐漸趨於衰退,很不適宜急跑、驟跳和長距離的越野跑等劇烈運動,而散步能使全身得到活動,對中年人來說甚為適宜。

散步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它不僅能使四肢和腰部的肌肉、骨骼得到活動和鍛煉,而且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外周血管擴張,緩解血管痙攣,使血管平滑肌放鬆,因而有增強心力、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步行也能使呼吸器官得到鍛煉,肺通氣量大大增加,提高肺泡張開率,因而能改善肺部的呼吸功能。

由於步行時能量消耗的增加,能大大改善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可以防治便秘。散步時下肢肌肉的收縮放鬆及上肢的擺動、腰腹肌肉一定的緊張,使體內新陳代謝大大加強,如以每小時走3公裏的速度步行15~2小時,新陳代謝率可提高48%。新陳代謝加強是推遲細胞衰老的重要因素。對一些過胖的中年人,散步也是減肥的好方法。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時消耗200千卡,比靜坐高近3倍。如加快步行的速度,則每小時可消耗能量300~360千卡,每消耗3500千卡熱量,可使人體內脂肪減少045公斤,在飲食不增加的情況下,隔天走1小時,1個月可減脂肪0675公斤,一年可減少8公斤。如果每天步行1小時,則減肥效果更佳。根據日本學者測定,每分鍾以40米至60米的速度散步1小時,所消耗的熱量相當於跑步20分鍾,遊泳20~30分鍾,打網球15~30分鍾,跳繩15分鍾。

散步也是中年人積極休息的好方式。這種活動性的休息有助於代謝廢物的清除,增加對疲勞器官的養料及氧氣供應,加速疲勞的消除。輕快的步行可以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而收到放鬆鎮靜的效果,可以治療神經官能症、情緒抑鬱、失眠、高血壓等疾患。散步還可以欣賞大自然絢麗景色,陶冶性情,使人心曠神怡,對久病初愈及慢性病人具有特別的健身價值。

當然,步行作為健身之法時,也有一些要求。比如,不能一步一擺,慢慢吞吞地邁八字步,這對促進健康並無益處。步行有慢速、中速和快速三種:慢速每小時3公裏,中速每小時4~5公裏,快速每小時6~7公裏。每次30~60分鍾。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水平及體力強弱來選擇速度,每日進行,或隔日進行。

中年人如果為達到增強心力和減輕體重的目的,還可以采取分段循序漸進的鍛煉方法。一般多用中速到快速,步行時每分鍾最高心率應控製在120次以下。

登山與健康

登山,首先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登山活動是在大氣壓及氧分壓比平原低的情況下進行的,活動量又較大,所以經常進行登山活動,可以加強人體很多部分的機能,使身體得到全麵的鍛煉。

登山時全身各大關節及肌群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在攀登過程中,由於下肢反複屈伸,對腰臀肌、股後側肌、小腿伸屈肌及足部小肌群的鍛煉作用更大。登山活動對心血管係統和呼吸係統也有很大的鍛煉作用。因為登山需要大量的氧氣和養料,這就迫使心髒和肺髒加強工作,以適應機體的需求。人們在登山時氣喘籲籲和有些心慌就是這個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心肺功能會明顯增強,心髒每跳輸出量、肺部換氣量、肺活量等都會有所增加,這就相應地增強了人的體力和耐力。對於中年人來說,登山無疑是一張很好的體育處方,能推遲衰老過程,強化機體功能。

其次,登山可以激勵人們的精神和情緒。征服高蜂,常被人們比喻為奮鬥的目標和成功的標誌。當人們迂回而上,汗流浹背,奮然前行,一股勁地攀登達到頂峰時,一種自豪感和振奮精神會油然而生。這種心理活動,可以增強中樞神經係統及全身各個髒器的功能,促進人體健康。

另外,在登山過程中,還會鍛煉自己克服困難的精神及百折不回的頑強毅力,這對中年人來說,更能增強生活的勇氣和爭取健康的信心。

據研究,登2000米以下的高山,人體較易適應,不會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我國一些供遊覽的名山大川,一般都在2000米以下,身體健康的中年人登這類山,是完全可以的。

當然登山運動也有它的科學方法。首先,應注意掌握運動量。登山的人,一麵需大量消耗體力和能量,一麵又麵臨氧氣壓降低,氧氣不足的情況,因此,一定要有節奏地掌握好活動量。可以運用登一段,休息一會,再前進的方法,使自己的身體逐步適應。中年人參加登山活動,應該是“遊山”,走一走、看一看,絕不能和青年人比高低,要量力而行。開始時,登的高度要低些,速度要慢些,距離要短些,中間休息的次數要多些。

第二,要注意安全。登山最好穿合腳的軟底,並有防滑紋理的膠鞋。山上懸崖峭壁巨岩突出之處最好避開。中年人登山,最好空手拄杖而行,以節省體力,同時最好結伴而行,一路互相幫助,談笑風生,有助於活躍情緒,互相鼓舞,減輕或忘卻勞累。

第三,應注意氣溫的變化。據測定,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氣溫就下降1℃。在一座高1500米的山頂上,溫度要比山下低10℃。因此登高山前應多帶一兩件衣服和雨衣,以備需要時用。

第四,應適當注意飲食。登山時體力消耗較大,營養必須跟上。登山前應吃飽,並比平時吃得稍好些。登山時出汗多,應適當喝些淡鹽水,以補充必要的水分和鹽分。有條件的可備些巧克力或奶糖,以快速補充熱能。

跳舞與健康

跳舞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高尚文娛活動。是一種適宜中年人的體育鍛煉。有人專門做過試驗,跳1小時的華爾茲舞,相當於人們步行2公裏的路程。

跳舞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身體各器官及各部位肌肉得到充分的滋養,加快新陳代謝。實踐證明,在緊張的勞動之餘或晚餐後安排適當的時間跳舞,可以減少消化不良、肥胖、痔瘡、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病症的發生。能夠促進大腦更好地休息,有益於夜間睡眠。某些代謝性疾病患者通過跳舞可以得到防治。如跳舞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

跳舞不是單一的運動,它總是伴隨著音樂,是運動揉於音樂,音樂調配運動的一種綜合活動。優美的輕音樂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悠然自得,不但使你的精神愉快、增加食欲、恢複體力、消除疲勞、有助睡眠,而且還能治療許多疾病(如精神抑鬱症等),並有明顯的降低血壓及減輕或治愈臨床症狀的作用。科學家研究證明,優美、健康的音樂能使人的大腦皮層出現新的興奮灶,振奮精神;悅耳的旋律和節拍,能促使大腦發育,引起胸部肌肉弛張,加大肺活量。當你隨著悠揚動聽的音樂舞蹈時,身體已分泌了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可調節血流量,興奮神經細胞,並能使胃的蠕動有規律。因此,在高血壓病患者的調養護理與防治中,跳舞具有積極的作用。對過度肥胖者則能達到減肥的目的。美國一位學者認為:“舞蹈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這是因為適量跳舞能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從而獲得安神定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