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心理篇(2 / 3)

期盼性焦慮往往因期待盼望的人或事不能實現而致。如約會時間到了,約會的人沒如約前來;汽車司機等人過久;親人下班遲遲未歸等。妻子久等丈夫不歸,主要害怕他真有第三者而導致家庭破裂,因此經常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狀態以致長期嚴重失眠。治療這種失眠必須先治療焦慮症。可服用抗焦慮藥如安定、硝基安定、舒樂安定等,也可用抗抑鬱藥如多慮平、氯丙咪嗪等。心理療法對治療期盼性焦慮也有效。

開懷大笑

人在開懷大笑時,處於緊張狀態的心髒、軀幹和四肢會得到迅速放鬆。在開心笑過之後,由於血壓心跳和肌肉的緊張有些緩和,全身有一種如卸掉了重擔似的格外輕鬆感。

和盤托出

將心中的焦慮坦率地說出來,能使患者感到踏實。特別當對方是一位有同經曆的長者時,他(她)更能幫助你。如果羞於啟齒,不妨在信中寫下自己內心的感覺,尋求對方的幫助。

洗澡解愁

研究結果表明,洗澡能解乏消除憂愁。

深呼吸

人在焦慮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因此緩慢地做深呼吸可以使人鎮靜下來。深呼吸的時間可長可短,一般在2~10分鍾之間。

步行排憂

擺動雙臂昂首闊步能使人的心情更加愉快。

舒緩精神緊張的方法

緊張是身體的反應,有的是可以覺察到的,包括嘴幹、頭痛、失眠、疲倦、胃痛、煩躁、注意力下降、產生敵意、消沉、性欲下降、性交疼痛以及閉經(月經中止)。有的變化直到造成損失才能發覺,包括各種疾病(從感冒到癌症)的抵抗能力下降,過多釋放壓力激素,如氫氧基皮質酮和腎上腺素、高血壓、大腦調節壓力的部分能力下降、甚至大腦的部分記憶功能退化。

為了更好地保證中年女性健康,下麵介紹一些舒緩精神緊張、避免其危害的好方法:

另類療法

中藥、順勢療法和shiatsu(一種治療性按摩)等另類療法可以減輕精神緊張。按摩和熱水浴能暫時緩解精神緊張。許多藥草也有使人鎮定的功效,包括洋甘菊、拔地麻、銀杏、歐椴花和西番蓮。熱水浴加一點藥草也能起到舒緩的作用。據說有的香料,不論是用於香爐、沐浴,還是帶在身邊,都有安神之效,如熏衣草、玫瑰、洋甘菊、馬鬱蘭、橙花油和檀香木。不妨找一本有關蒸香療法的書作進一步的了解。

食療

精神緊張時,營養相當重要。相反,高脂肪的飲食會強化精神緊張的負麵影響。如果認為自己的飲食無法提供有力的後盾,那麼需要考慮去谘詢營養師。

運動療法

無論是輕快的散步,還是在院裏勞動,鍛煉能強身健體,幫你度過難關。這部分是通過排放多餘的腎上腺素、增加大腦供氧來實現的。鍛煉還有其他益處,如轉移對煩心事的注意、鍛煉後備感輕鬆等。

冥想

冥想和睡眠一樣,帶你遠離周圍環境,帶來心境平和。雖然冥想的方法不一,基本的原則就是預先設定一段時間,選一個安靜的地方舒服地坐著,特別注意呼吸。若想更多地了解冥想,不防找一本針對減壓的冥想技巧書。

緊張處理方案

假如由於眼前的緊張而使病情惡化(例如高血壓),可考慮向本地醫院或診所的醫生谘詢關於減壓和放鬆的方案。這些方案經醫學監督批準,能幫助你學會辨別緊張的緣由,教給你更好的處理方法。一方麵他們會教你簡單的冥想技巧,也會給你有助放鬆的磁帶和錄像帶,幫助營造平和境界。類似的磁帶和錄像帶可在書店和資料裏找到。如果因為精神緊張而影響睡眠,不妨試一試針對改善睡眠質量的帶子。

想像

有的人發覺想像很管用。試著閉上雙眼,回想或假想一個讓你完全放鬆的地方,例如陽光普照的海灘或寧靜的森林小溪。假如奏效的話,以後當你需要冷靜的時候,不妨“到此一遊”。

瑜珈

人們發現瑜珈是一種可靠的緩解緊張的方法。瑜珈是一古老的學科,它提供一整套姿勢,用以放鬆和激活全身,包括脾、內部器官和肌肉。它也包括冥想,以及其他一些放鬆和增強活力的呼吸方法。若想了解瑜珈,最好是報名參加學習班。

藥物治療

如果情況不見好轉,或病情嚴重,就應該看醫生。精神緊張的症狀可能會掩蓋身體的問題或者抑鬱的症狀。如果醫生認為不是其他可能的疾病,就會推薦某種心理健康谘詢,或用藥物治療。

保持心理平衡的十一條秘訣

不對自己過分苛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可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定的太高,根本非能力所及,於是終日鬱鬱不得誌,認為自己倒運,這無疑是自尋煩惱。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結果使自己受害。為了避免挫折感,應該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得的成就,自然會心情舒暢了。

對他人期望不要過高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是妻子望丈夫、父母望子女成龍等等。假如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倍感失望。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思想、個性、優點與缺點,何必要求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

當我們勃然大怒時,很多錯事或失態的事都會做出來的。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加以控製。把憤怒發泄於另一種阿Q精神,遇到彩當喝彩、咒罵當唱歌,持著笑罵由人的態度,憤怒情緒自可拋諸九霄雲外。

偶然亦需屈服

一個做大事的人處事總是從大處看,隻有一些無見識的人才會向小處鑽。因此,隻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小處有時亦無需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暫時逃避

在生活受到挫折時,應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睡眠或看電影等。等到心境平靜時,才重新麵對難題。

找人傾訴煩惱

把所有的抑鬱埋藏在心底裏,隻會令自己抑鬱寡歡。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告訴你的知己好友或師長,心情會頓感舒暢。

為別人做點事

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不單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何樂而不為呢?

在一個時間內隻做一件事

心理輔導專家經研究發現,構成憂思、精神崩潰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麵對很多急需處理的事情,精神壓力太大而引起精神上的疾病,要減少自己的精神負擔,不應同時進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心力俱疲。

不要處處與人競爭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為他們處處以人作為競爭對象,使得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其實人與人相處,應該以和為貴,隻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對手,人家也不會與你為敵的。

對人表示善意

我們經常被人排斥是因為人家對我們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心境自然會變得平靜。

娛樂

這是消除心理壓力的最好方法。娛樂的方式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令人心情舒暢。

中年女性的心理衛生

中年女性心理衛生的重要性

中年是人的生理功能與動理功能成熟的時期,是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發揮的時期。中年女性搞好心理衛生有助於充分發揮智力效應,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中年女性在心理健康的良好狀態下工作,能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在心理健康不良狀態下工作,將降低工作效率。

中年女性的年齡與身份決定了她們與各種人接觸的機會較多,應該注意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在工作上不僅要處理好同級之間的人際關係,還要處理好與上下級的人際關係。在家庭中不僅要處理好與丈夫的人際關係,而且還要處理好與上輩、同輩和下一輩人的人際關係。中年女性講究心理衛生,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對處理好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十分重要。

中年後期逐漸向老年期發展,人的身體功能從旺盛時期逐漸向衰退時期發展。中年人心身疾病的發生率開始增多,還要經曆更年期的“多事之秋”。因此,中年女性講究心理衛生,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延緩身體功能的衰退,防止與減少心身疾病,順利地度過更年期都頗為重要。

中年女性心理衛生的內容

中年女性的心理衛生內容極其豐富,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要特別注意下列幾方麵的心理衛生:

l對子女升學與就業心理負擔的心理衛生。子女的升學與就業對中年婦女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中年婦女要正確對待子女升學與就業問題,從而正確指導子女的升學與就業,使子女的升學與就業問題較順利地解決,消除由此帶來的心理壓力,防止與減少心身疾病。

2母子分離的心理衛生。母愛是最無私的。母子(女)的感情是最深厚的。中年女性的子女逐漸長大成人,有的去外地大學學習,有的在外地工作。子女離開母親,對中年婦女是一個生活事件的刺激。中年婦女對子女離開身邊,感情上難舍難分,對子女充滿著擔心和憂慮,這是人之常情。問題在於防止與避免母子分離的不佳情緒過於強烈或持續過久,否則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導致心身疾病。有的中年婦女對子女到外地去工作或學習表現很強烈的情緒反應,如抱頭痛哭,幾天不吃,夜不成眠,等等,這都對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3對子女戀愛與婚姻心理負擔的心理衛生。父母特別是母親對子女的戀愛與結婚十分惦念。中年婦女常常思慮著自己子女的戀愛與婚姻情況,特別對高齡未婚的子女操心。母親關懷與指導子女正確地處理戀愛與婚姻問題是十分必要的。但對子女的戀愛與婚姻問題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能包辦。否則可能造成與子女的人際關係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4晉升、提級的心理衛生。中年婦女經常麵臨著晉升、提級、獎金等問題的心理考驗。晉升、提級、獎金等是中年婦女的一個敏感問題,不僅涉及到物質利益,而且也涉及到個人的榮譽。在這些問題上,中年婦女較易與人發生意見分歧,與領導、同事產生人際關係緊張,導致焦慮、煩惱。極個別婦女不能正確處理這類問題不僅影響了心理健康,甚至欲尋短見,這是不應該也是不值得的。

5改革對中年婦女心理衝擊的心理衛生。改革對人們心理是一個考驗。改革與中年婦女的利益息息相關。盡管中年婦女大都讚成改革,但偶有涉及到個人利益問題時,難免會想不通甚至有抵觸情緒。例如中年婦女將在55歲退休,一些婦女特別是中年知識分子對此就有意見。一些接近55歲的中年婦女,心理負擔很重,甚至惶惶不安,很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6工作緊迫感與力不從心矛盾的心理衛生。中年婦女中年初期由於照顧子女以及繁重的家務勞動,往往會引起工作的緊迫感與力不從心的矛盾。在中年後期,由於身體功能逐步衰退,也會引起工作的緊迫感與力不從心的矛盾。中年婦女要從自己的生理與心理狀態的實際出發,逐步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

中年女性心理衛生要則

培養幽默感

幽默感是人的心理特征中最受歡迎的,它是人適應環境,講究心理衛生最好的武器,是一種高層次的自我保護策略。古希臘的名醫、哲學家希波格拉底斯說:“一個小醜對社會的貢獻勝於二十頭驢所載運的藥品。”幽默能減輕人的心理壓力,減輕心理上的不適感,消除心理上的困窘。中年女性經曆比較豐富,應善於培養自己的幽默感,以緩衝生活事件對自己的心理壓力。

量力而行

中年女性既要有充分的信心,把工作、學習與生活安排好。同時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量力而行,在一般情況下,不要搞突擊,不要經常開夜車,否則心理負荷過重,將影響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上的青春

雖然中年女性生理上的青春已經過去了,但仍要保持心理上的青春,使自己充滿活力。不要人未老而心先老,造成未老先衰。中年女性特別要注意不可倚老賣老,故扮老態,造成生理與心理的過早衰退。要注意適當修飾,使自己仍然富有女性的魅力。

學會一、二種身心保健方法

中年女性要學會一、二種身心保健方法。例如練氣功、打太極拳等。每天堅持鍛煉,必有成效。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貴在堅持,每天要堅持鍛煉半小時。

注意調整情緒

在生活事件的刺激下,人往往會產生消極的情緒,但要注意調整情緒,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學會自己控製自己的情緒,防止、減少消極情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女性更年期心理衛生

所謂更年期,指的是由中年進老年的一個過渡時期。因為女性的更年期往往是月經逐漸停止的過程,所以又稱絕經期。多數人平穩地度過了更年期,也有少數人原來身心健康,可是到了更年期,心情突變,健康狀況急轉直下,產生了生理和心理疾病。

女性絕經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它主要是腦垂體與卵巢的內分泌平衡失調。更年期表現的主要生理特征是月經紊亂和絕經,生殖能力喪失與生殖器官的逐漸萎縮。

大多數婦女更年期發生在45歲到50歲之間。據我國對929名退休女工的調查,她們的平均絕經年齡為485歲。

一般說來,初潮來臨早的女性,更年期來的比較晚;初潮遲來的女性,更年期來的比較早。沒有生育過孩子的女性,更年期來的較早,生育孩子較多的婦女,更年期來的較晚。女性更年期的早晚,與種族、家庭、氣候、營養、文化、風俗等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與文化水平的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婦女更年期出現向後推延的趨勢。

更年期的心理特點

絕經期神經係統出現不穩定的現象,使更年期的心理發生某些變化。更年期的心理特點主要是情緒不夠穩定,心理敏感性增強,容易焦慮、緊張,有一種“多事之秋”的心理感受。更年期的生理與心理變化可引起下列症狀:潮熱感,偶發性枕部或其他部位的疼痛、出汗、血壓波動、陣發性眩暈、精神容易缺乏、神經過敏、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感覺過敏或遲鈍、易怒、焦慮、憂鬱、猜疑、記憶力減弱、精力不集中、耳鳴等。這些症狀都是暫時的功能性紊亂。

大多數女性更年期的症狀都可以自然緩解,安然度過,隻有10%~15%的女性難以適應更年期的症狀。女性更年期症狀與女性的心理狀況、身體健康狀況、社會地位、忍受力等因素有關。不同職業的女性,更年期的心理反應不盡相同。一般說來,農村女性更年期的症狀出現較輕微,持續時間較短。條件優越、社會地位較高的女性更年期的症狀比較明顯,持續時間較長。

更年期的心理衛生

1更年期的某些生理與心理失調是暫時的,不會持續很久,對以後的身心健康不易發生影響。因此不要緊張不安,心理上要求鎮定,從這些症狀的精神壓力下解放出來。

2正確地認識更年期的特點,量力而行。既不要老態龍鍾、暮氣沉沉、無所事事,也不要不顧生理、心理變化,好勝逞強,勉強行事。

3對更年期的生理與心理的異常反應,要及時就醫,求得答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否則,鬱鬱不樂,疑心重重,倒是會削弱機體的抵抗力,影響身心健康。

4更年期精神愉快,心情開朗,是防止和延緩衰老的最重要武器。情緒悲觀而恐懼可能造成心無定日,未老先衰。

5注意合理安排好工作、生活與休息,注意飲食起居規律,使更年期的生理變化得到調節,有助於使輕微的症狀得到緩解,促進更年期的自然過渡。

6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使精神爽朗,意誌堅強,是縮短更年期,減輕更年期不適症的有效措施。更年期女性應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身心特點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如散步、氣功、太極拳、廣播體操、慢跑等。

為了搞好婦女更年期的心理衛生,家庭與單位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給予密切的配合。現在有一些家庭成員,主要是丈夫與孩子對婦女更年期的症狀存在錯誤的認識。丈夫和孩子經常說“你心胸太狹窄了,疑神疑鬼”,“你沒病,別胡思亂想了”,“咱家生活這麼好你還鬧這個”,“你純粹是精神病”,“願死你就去死,地球沒誰都轉”。在這些不良語言的刺激下,引起並增加了更年期婦女的消極情緒,導致症狀加重。

有的單位領導與同事對女性更年期疾患病人誤認為“裝的”、“鬧情緒”、“思想問題”、“精神病,別理她”,有的單位即使醫生開了假條也不讓休息。這些都會引起病人的不滿情緒,增加病人的心理壓力,導致病情加重。

為了使更年期女性較順利地度過更年期,要在社會上大力宣傳與普及更年期心理衛生的知識,使全社會樹立正確對待更年期病人的良好風氣。

克服虛榮心的方法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隻是程度不同。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的虛榮心就強一些,但不能過強,其程度過強用“虛榮猛於虎”形容也不為過。女性虛榮心過強時絕對要糾正。

在現實生活中,如以不正當的或虛偽的方式去達到自尊心的滿足,以求得不真實的榮譽,這就是一種虛榮心理的表現。如有些女性的家裏並不富有,但為了顯示富貴,卻故意打扮得入時華麗,常常出入飯店、歌廳;還有的女性為了麵子竟然不敢把自己農民的或家庭婦女的母親以及自己自認為低下的工作職業的家人介紹給同學或朋友,怕給自己丟臉或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以上這些強烈的虛榮是一種性格弱點,它不僅影響個性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會誘惑你燃起邪念,走向歧途。因此,女性應正確認識虛榮心理並有效的克服它。要克服虛榮心理,應注意以下幾方麵: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一個人的價值如何,不在於他的自我感覺,而在於他行為的社會意義。隻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遠大的人生目標,就不會為一般的榮譽、地位和一時的虛榮所纏繞,而是為更高的價值努力奉獻。

正確對待榮譽

每個人都需要成就、威望、名譽、地位和自尊,但這一切都應當與一個人的真實努力相符。例如,一個學生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認真學習,否則用欺騙手段贏得的“榮譽”是虛假的,不光彩的。這樣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還會受到他人的蔑視和否定。

要有自知之明

我們不僅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成績,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和不足。隻有對自己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避免過高估計自己,從而克服虛榮心理。

正確對待輿論

我們生活在群體之中,總免不了別人的品頭論足,但對於輿論,我們要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對於正確的應當接受,對於不正確的要給以糾正或分析判斷,決不可凡事人雲亦雲,被輿論左右。

克服封閉心理的方法

自我封閉的女性常給人一副整天悶悶不樂、愁眉緊鎖,好像思考與普天之下眾生命運尤關的重大問題似的。這類女性以讀過書的女性居多。她們有點文化,會思考一些問題,有了問題又不知道如何正確對待,於是就表現出一副無法解脫的苦大仇深的樣子。

熱情、開朗、奔放本是心理健康人的特點,如果女性失去應有的天性,那將是可悲的。但現實中確實有些女性常常表現出一種扭曲的性格。事實上,她們表麵上對生活中真正打動她們內心的人和事裝做視而不見,但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和痛苦。這種由自我封閉心理造成的心理痛苦,遠比其它痛苦更難受。因為人類的內心世界是由感情凝聚而成的。如果你非要人為地壓抑自己的感情,有意把它封閉起來,怎麼會生活得輕鬆愉快呢?為此,每一個青年人都應盡情地展示你的青春風姿和天真氣息,讓快樂的生活擁抱你。那麼,怎樣克服自我封閉心理呢?

尊重信任他人

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必須與人進行交往,如果你對人際交往表現出冷淡化,這說明你對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覺已被自我封閉心理毀滅了,因而你也不會從中獲得應有的快樂。所以,你應注意尊重信任他人,學會放鬆自己緊張的生活節奏,努力去尋找生活樂趣,如和人們聊聊天,和初相識者打打招呼,和朋友們娛樂一番等,使自己不致於走向封閉的深淵。

學會說“真有趣”

生活中你常常會發現,在大人眼裏一點都不值得笑或有趣的事,但在孩子們眼裏卻是那麼有趣可笑。正因為此,孩子們的煩惱不久留心中,總是過眼煙雲。如果中年女性也會像孩子們一樣,對什麼都覺得“真有趣”,那麼生活中常常會充滿開懷的笑聲和無限的歡樂。

順其自然地生活

我們都習慣於幹什麼事都要先訂計劃,有目的,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但現實生活中並非完全刻板行事,不能為了一件事沒按計劃、沒達目的就煩惱。如果你對每件事都精心策劃,以求萬無一失的話,就會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感情緊緊封閉起來。你應該回憶一下自己童年時的樣子,重視生活中偶然的靈感與樂趣,有時能讓自己輕鬆高興一下就行,不要整日奔忙於一個明確目的或一個難題,那樣會很累的,要懂得快樂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價值的標準。

不要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

生活中會有許多令人陶醉,值得我們動心的事情,我們應當真實表露自己的情感。如你和摯友分離在即,你就讓即將湧出的淚水順利的流出來,而不要強忍。

克服多疑心理的方法

孔子說:“世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把女子和小人並稱,有點鄙視了女性,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道出了女性之不同於男性的心理弱點,其中之一就是女性比男性心胸要狹窄。心胸狹窄了,就會對他人疑神疑鬼。比如:

當另外兩個人竊竊私語時,你可能覺得是在議論你;當你有點頭疼腦熱的小毛病時,你可能覺得自己得了什麼大病,而醫生還不告訴你;當領導在會上批評某件事時,你可能認為領導在針對你說;當你和某個朋友相遇時,他剛好沒和你打招呼,你可能懷疑他對你有意見。如果真有上述情況出現,那說明你的確有多疑的心理,這類人常常是自我孤立,情緒緊張,整日提心吊膽,長期下去就會影響人際交往與同學、朋友產生衝突,從而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好疑心理的產生主要與個體片麵的思維方式有關。一般好疑者以主觀、片麵、刻板的思維來主導自己的推理,判斷活動,一切以我為中心,缺乏對事物的客觀認識與分析;再者好疑者有對他人不信任的態度,對他人往往作過低或不切實際的估計。事實上,在不信任他人的同時,也表現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常言說身正不怕影斜,自己做得好,又何必怕別人議論呢?自信心越強,越不易產生好疑心理。因此,完善自我,克服自己的缺點,克服以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遇事要冷靜,要從主觀方麵考慮問題,尊重事實,客觀分析現象,才能避免好疑心理的產生。此外,還要善於換位,無論什麼事情,如果你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那麼猜疑心理就會減少,試想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做到時時高興,待人始終如一,或凡事都公之於眾。

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自卑心理的產生,主要源於對自我的否定,比如女性朋友對自我容貌、身份、學識的否定,從而造成與他人的隔閡。其實人生活在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每個人都不可能時時春風得意,事事遂心如意,如外貌醜陋、事業無成、成績不佳、戀愛受挫、不善言辭、犯過錯誤等等。因此,自卑感是一個人生活曆程中不可避免的。有的女性可能會為克服這種自卑感,而刻苦學習,奮發向上。也有的女性可能會沉浸在自卑的陰影裏麵表現出孤獨、失望和沮喪,從此讓痛苦束縛自己。那麼,女性應怎樣對待自卑,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

悅納自我

對待自卑的方式很多,但在此僅向女性朋友提供一種戰勝自卑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悅納自我”,即愉悅地接受和承認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弱點,乃至缺點與錯誤。

要客觀冷靜地認識“自我”

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短處與弱點,並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其弱點。

正確對待“自我”

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所在時,不要自暴自棄,自卑懊喪,被壓得抬不起頭來,而是要建立自強自立的信心和勇氣以及克服自卑的毅力。

勇敢地揚棄“自我”

能否棄我之短,是克服自卑的關鍵,外貌醜陋者,何不棄掉以貌取人的舊習,揚心靈之美;學習成績不佳,為何不能棄掉不科學的學習方法,重新奮發呢?隻要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就會做到“以勤補拙,笨鳥先飛”。最終,自卑心理就不驅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