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及其衛生
茶具有壺、杯、碗、碟等幾種。有金屬、塑料、木頭、玻璃和陶瓷製品。以陶瓷和搪瓷製品使用較廣。用紫砂壺沏茶,具有能保持茶的真味,便於洗滌,不炙手,可在爐上燉茶等優點。
茶具使用多次容易產生茶鏽垢。茶鏽垢中含有鎘、鉛等有害物質。家庭所用茶杯被來往客人反複使用,容易傳播疾病,特別是肝炎等傳染病。因此,茶具應定期消毒和洗滌。玻璃杯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化學消毒劑來消毒,搪瓷、陶瓷杯可用蒸煮或化學方法消毒。用化學方法消毒時,要注意衝洗掉殘留在杯子上的化學物質。
沏茶的學問
為保持茶的色、香、味俱全,飲用有益健康,沏茶有一定的方法。選用優質衛生的茶具;選用優質水。泡茶以泉水為佳;雨水、雪水、江河水、井水、自來水次之;池塘水、鹽堿地區的地下水最差。若用自來水,最好將水用桶或壺置放一夜,讓氯氣自然消散,再煮沸泡茶效果會好些;一般用開水衝泡5~10分鍾即可飲用;若用200毫升的杯子,每次放人3~4克茶葉,先衝1/3杯開水再衝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了;一般每杯茶衝泡3次為宜,前兩次不要喝完,應留1/3的茶湯再衝,連續衝泡3次後,營養成分也所剩無幾了。
飲茶禁忌
發熱、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嚴重的動脈硬化、高血壓、失眠等病人不宜喝茶。孕婦不宜喝茶。嬰幼兒不宜喝茶。空腹不宜喝茶。吃飯前後不宜喝茶。忌飲冷茶。忌飲燙茶。忌飲濃茶。忌用茶水服藥。忌飲隔夜茶。
從飲食中獲得性保健
少食厚味
肥腴食物易傷脾胃。脾胃是精氣化生的源泉,脾胃受損,精氣就不足,就難以保證性活動的體力。但是,少食厚味,並不是提倡素食。因為人體中的雌激素、雄激素均由體內膽固醇轉化而來。長期素食,可使性激素分泌減少,導致性功能減退。
多食辛味食品
辛味食物都有刺激性欲的功能。辛味食物能開竅提神、理氣健胃,有興奮作用。
忌鹹忌冷
鹹可提味,但過鹹可傷津,津傷則耗神,不利助陽。尤其中年人,陽氣漸消,命門大衰,更應趨熱避涼,即使是夏季也不要過分貪食涼性食物。
勿偏食擇食
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使男子精子缺乏,精液凝聚。不少性功能障礙患者是由偏食擇食引起的。使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銅、錳和維生素A、E等。
多吃有利於性保健的食品
鰻魚、泥鰍、鮑魚、牡蠣等是有效的強精食品。大豆、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有提高性功能的作用。牡蠣含豐富的鋅,人體缺鋅會導致性功能下降。另外多食富含維生素A和E的食品對延緩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也有積極的作用。如蛋黃、海產品、番茄、花生、芝麻等。
玉米麵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
玉米麵的營養價值很高,在糧食中,它的脂肪含量僅次於大豆,500克玉米麵含脂肪20克,而且它含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有助於人體內脂肪與膽固醇的正常代謝,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500克玉米麵中含有蛋白質45克,比大米多75克。它的鈣、磷、鐵等成分的含量也比大米高。玉米還含有豐富的澱粉。500克玉米麵可產熱量達1834千卡,在穀物中是最高的。玉米中的穀氨酸含量較多,它有健腦作用,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助於腦組織裏氨的排除。玉米中的卵磷脂含量較高,有增加記憶力、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玉米中的鎂,可抑製癌的發展,還能幫助血管舒張,加強腸壁蠕動,增加膽汁促使肌體廢物的排除。玉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對便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多吃玉米麵,對人體是有益的。
黃豆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
提起黃豆的營養價值,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黃豆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以及尼克酸等。其實,黃豆的營養價值遠非這些。黃豆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在1000克黃豆中含鎂22367毫克、鈣25920毫克、錳278毫克、鐵1841毫克、鉬155毫克、鋅161毫克、銅156毫克、鈷39毫克、鍶39毫克、鎳04毫克、氟15毫克、鉻05毫克、硒03毫克、釩03毫克。這些元素在黃豆中的含量明顯高於同一地區其他作物中的含量。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具有促進酶的催化作用,參與激素的分泌和新陳代謝,與人體免疫功能、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
人體攝入鈣、鎂、錳、硒、鈷、鋅等不足,或攝入鎘過多,都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中風等病發生。
西紅柿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
西紅柿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汁飽肉肥,酸甜爽口,營養豐富。每百克西紅柿含蛋白質12克、脂肪03克、糖26克、熱量18千卡、鈣8毫克、磷11毫克、鐵08毫克、胡蘿卜素031毫克、果酸2克,以及維生素PP、硫、鈉、鉀、鎂等物質。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鮮西紅柿,即可滿足人體對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西紅柿含的“番茄素”,有抑製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對腎炎患者有利尿作用。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抗癌、抗衰老的物質——穀胱甘肽。當人體內穀胱甘肽的濃度上升時,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下降,還可推遲某些細胞的衰老。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晨生食西紅柿200克,可降血壓;夜盲症患者每日用鮮西紅柿250克、豬肝60克煮熟做菜食用,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牙齦出血者每日用鮮西紅柿60克蘸白糖連吃半個月,有止血作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每日飲西紅柿汁2~3次能助消化;西紅柿和西瓜汁混合服用,可治發燒煩渴;西紅柿洗淨切片煎湯代茶飲,可防暑。盛夏,每日食鮮西紅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黃豆芽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
在各種綠色的蔬菜中,都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不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而且還可以預防壞血病等多種疾病。但是,冬天新鮮蔬菜比較缺乏,人的食用量不多,人體中維生素C的來源也就大大減少。因此,冬季是維生素C缺乏症的高發季節。在冬季怎樣才能補充身體中所需要的維生素C呢?最好的辦法是多吃些質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黃豆芽。大約在100多克黃豆芽裏,就含有10毫克左右的維生素C,一個正常的人每天大約有70毫克左右的維生素C就夠用了,一個人如果每天能吃1斤黃豆芽,就能補充50毫克左右的維生素C。所以,黃豆芽是補充人體維生素C的好食品。另外黃豆芽除了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C外,還保存了大豆原有的全部營養成分。
香菇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
香菇不僅味美,而且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每百克幹香菇中,含蛋白質13克(接近肉類、禽蛋的含量),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鈣124毫克,磷415毫克,鐵25毫克;維生素B1、B2、C的含量比胡蘿卜、西紅柿、菠菜等蔬菜還要多。香菇還有一個特點:與之同烹的其他食物所含維生素B等養分不致因受熱而破壞。香菇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中,香菇就占了7種,而且多屬L型氨基酸,活性高,易被人體吸收,消化率高達80%。由於香菇中富含穀氨酸及一般食品中罕見的傘菌氨酸、口蘑氨酸及鵝氨酸等,故風味特別鮮美。
香菇還具有相當高的醫療價值,它是一種使人精力旺盛的保健食品,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我國民間常將香菇用於治療小兒天花和麻疹。香菇中含有一般食物中少有的麥角甾醇,經人體吸收後,可轉變為維生素D2,從而防治佝僂病和貧血。香菇孢子上有一種檳榔狀粒子的誘抗物質,對治療流行性感冒有良好效果。香菇還含有能降低膽固醇的成分腺嘌呤。對於膽固醇過高而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以及急慢性腎炎、尿蛋白症、糖尿病等患者,香菇無疑是食物療法的佳品。香菇所含特殊氨基酸,能使患者尿蛋白顯著下降。香菇可治療多種腎髒疾病,且無副作用。
蔬菜的營養素與保健功效
蔬菜含有多種化學成分。
水
蔬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大多數的蔬菜含有65%~96%的水分。因此,正常的含水量是鮮菜的主要質量特征。蔬菜越是鮮嫩多汁,其質量越高。
礦物質
蔬菜中含有鈣、磷、鐵、鉀、鈉、鎂等多種礦物質,其中以鉀的含量最多,鈣、磷、鐵的含量也很豐富。葉菜類為04%~23%,根菜類為06%~15%,蔥、蒜等為03%~13%,瓜類為02%~07%,茄果類為04%~05%,鮮豆類為06%~17%。蔬菜中的礦物質除具有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功用外,還是組成人體各種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鐵、鉀在人體生理上是堿性物質,可以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以維持體內酸、堿平衡。
維生素
蔬菜中含有少量的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硫胺素)、B2(核黃素)、B5(尼克酸)等。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豐富,是人體所需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大多數葉菜類,如番茄和辣椒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維生素C的性質極不穩定,易被氧化,易被高溫所破壞。呈綠、黃、橙等色澤的蔬菜富含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故又稱為維生素A原體。
糖類
蔬菜中的糖類,可分為帶甜味的糖、不帶甜味的澱粉和纖維素。蔬菜的含糖量並不高,其中以胡蘿卜、南瓜、甜瓜、洋蔥等含糖較多;其他如青菜、黃瓜、黃豆、白菜、蘿卜僅含微量的糖。澱粉在土豆、芋頭、山藥、茨菇和豆類蔬菜中含量較多,其他蔬菜中含量較少。纖維素是構成蔬菜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們在蔬菜中普遍存在,含量約為02%~28%,在蔬菜幫中含量更多。纖維素含量多少,是表明蔬菜質量好壞的標誌之一。纖維素含量少的蔬菜脆嫩多汁,品質好;含量多的則肉粗,皮厚多筋,食用價值低。
有機酸
蔬菜中除番茄含有機酸較多外,其他隻含有少量的有機酸。在菠菜、茭白、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能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在烹調前應進行焯水處理,以除去過多的草酸。
揮發油
許多蔬菜有一股特殊香氣,這是因為它們含有揮發油的緣故。揮發油在蔬菜中的含量不多,如大蒜中僅含有0005%~0009%,洋蔥中含有0037%~0055%。揮發油是形成蔬菜特殊滋味的物質,能刺激食欲,幫助消化。蔥、薑的揮發油且有殺菌、解腥的作用,是良好的調味品。
色素
蔬菜的各種顏色是由色素構成的。1葉綠素是形成綠色的色素,它是陽光照射下產生的。菠菜、油菜等含葉綠素較多。葉綠素是不穩定的物質,不溶於水而溶於酒精。葉綠素很容易被酸破壞,變成暗綠色或黃綠色。2胡蘿卜、番茄、紅辣椒等蔬菜中,具有黃、紅、橙等色素。其他綠色的蔬菜裏,也含有黃、紅、橙等顏色的原因是這些蔬菜中富含胡蘿卜素、番茄素和葉黃素。
豆製品營養成分與保健功效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膽固醇的含量卻比較低。黃豆還含有4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如果把黃豆炒、煮、爆後食用,人體對它所含營養的吸收率隻有50%左右,一半都被損失掉了。因為黃豆裏有一層薄而結實的細胞膜包著它含有的營養成分,不把這層細胞膜破壞掉,營養成分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黃豆裏還有一種胰蛋白酶抑製素,它如果沒有沒破壞,又會妨礙人體內胰蛋白質的消化利用。過多地吃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會感到肚子發脹或者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其原因就在這裏。
用黃豆製成的豆製品,情況大不一樣了。由於黃豆經過技術加工後,裏麵的細胞膜和胰蛋白酶抑製被破壞了,它的營養成分就容易為人體所吸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也不受妨礙了,所以,豆製品的營養比黃豆好。
蛋白質高的食物及保健功效
蛋白質含量被人們公認為是衡量食物營養價值的最主要的標準。蛋白質能增進人體生長,構成人體的新蛋白;能修補人體損壞了的組織,恢複人體健康;製造內分泌素,調節生理機能;還能作為人體熱能的補充來源。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是氨基酸。目前已發現的氨基酸有30多種,其中有10種人體不能自製。根據食物中蛋白質含氨基酸種類,可把食物分為三類:一類是完全蛋白質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乳類、蛋類、肉類和魚類,此類蛋白質中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成分最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二類是半完全蛋白質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豆類、硬殼果類等,此類食物中雖然含有重要的氨基酸,但種類不全;三類是不完全蛋白質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穀物中的玉米等,此類食物蛋白質中所含氨基酸種類不全,而所缺少的正是人體所不能自製的。
在發達國家中,人們需要的蛋白質有56%是來自肉、蛋、奶、魚,有34%來自糧食;而在一些生活條件較差的第三世界國家中,僅有21%的蛋白質來自肉、蛋、奶、魚。看來,要獲取更多的完全蛋白質,要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漁業和畜牧業。
體內維生素平衡與保健
維生素是人體進行物質代謝、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保持身體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類營養素。青春期維生素A、B、C、D、E等不足,易引起成長停滯、發育畸形等。
維生素A
對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青春期生長發育極為重要。青春期每人每天所需維生素A的量約為5000國際單位~6000國際單位。缺乏維生素A,人還易出現夜盲症等。維生素A在食物中以動物的肝、乳、蛋、魚肝油等含量最豐富,新鮮萵苣、油菜、白菜、青豌豆、芹菜、胡蘿卜及嫩玉米中含量亦多。
維生素B1
有展平皮膚皺紋之功效,還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保護神經係統和健全心髒功能。維生素B1對調節糖、脂肪代謝等有著特殊功能。青春期每人每天需維生素B118毫克、維生素B225毫克、煙酸18毫克。這些維生素在糙米、粗麵、小米、玉米中含量最豐富,其次是酵母、豆類、青菜、水果、瘦豬肉、肝、蛋類中含量也不少。
維生素C
對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有重要作用。青春期每人每天需維生素C80毫克~100毫克。維生素C多存在於新鮮水果及蔬菜之中,尤以鮮棗、西紅柿、柑桔、葡萄中含量最豐富,白菜、芹菜、萵苣、菠菜、豆芽中含量也不少。
維生素D
能幫助腸道吸收足量的鈣、磷,並對骨骼的鈣化起著重要作用。青春期每人每天需要量約為400國際單位~800國際單位。食物中以魚肝油中含量最多,其次為牛奶和蛋黃。人體經日光照射後,也能產生維生素D。所以,隻要平時注意飲食,適當曬太陽,一般是不會缺乏維生素D的。
維生素E
是一種抗氧化的維生素,有保護細胞不受強氧化基損傷侵蝕的作用,能推遲細胞的衰老過程。青春期每人每天需要量為100毫克~200毫克。食品中芝麻、花生米、乳類、蛋類、牡蠣等富含維生素E。
精、粗食品協調與保健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有的人對飲食過於挑剔。類似糖果、糕點等一些精工細作的高級食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偏愛。而粗雜的食品則幾乎被人推至不受歡迎的角落。其實,這種偏重於精製食品的態度是不科學的。
我們所接觸到的食品中除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和澱粉外,還含有一些常常被人忽視的微量元素。而這些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多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健康。例如,微量元素銘,它在人體內的含量多少就與動脈硬化症的發生與否有著直接的關係。動脈硬化是由於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多而引起的。而鉻則恰恰具有促進膽固醇的分解、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特性。動脈硬化症患者體內的鉻含量往往低於正常人的4~6倍。
除了地域性缺鉻外,更重要的原因在飲食上。在食品原料中,鉻的含量本來是很豐富的,但經過一番精工細做之後,食品原料中的鉻大部分丟失,使鉻含量降低,動脈硬化主要是因為人們長期食用一些精製食品,鉻元素得不到補充,導致膽固醇升高而引起的。
健康防病的飲食方法
姿勢要正確
端正坐姿進食,不壓胃,食物由食道進胃較快,吃時自然呼吸,消化液分泌暢順。
兩次進食
間隔4~6小時為宜。進食後,食物要4個小時才能全部消化、吸收。過早進食就會加重胃腸負擔;6小時後,血液營養便會減低。
吃好早餐
不吃早餐,最低限度血糖不足,人就不夠活力。早餐吃得太少,午餐就狼吞虎咽,熱量吸收便大多了。
晚餐要吃夠
晚餐時間充裕,可以舒適地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吃夠才能補足必要的營養。
注意勿偏食
以避免營養不均衡。
進餐前不宜做激烈運動
不僅食欲不振還易存皮下脂肪。
饑餓時可飲水
過分饑餓,喝一杯水,停留在胃約有20分鍾,可暫緩饑餓感。
先喝熱水,然後進食,對減肥有利
喝熱水,能活躍交感神經,抑製食欲。
用酒下菜,適可而止
酒的熱量很高,加上菜肴,能量太多,容易引起發胖或糖尿病。
不要怕吃菜渣
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排除有害物質,預防腸癌。
經常改變飲食方式
每天吃同樣東西,按同樣方式飲食,久之營養就不平衡,要注意多樣化。
睡前不要吃東西
睡前吃東西,腸胃不能充分休息,易導致胃病,睡眠也受影響。
飯前喝碗湯
能促進胃酸分泌,食物因濡潤也易消化。一碗湯水分不多,不會衝淡胃酸。
食物宜淡
味道太濃或太鹹就會口渴喝水多,也是虛胖原因之一,同時也易得高血壓,因此食物宜清淡。
餐桌上隻擺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