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腿肚
以兩手掌緊挾小腿肚子,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次至30次,兩腿交換6次,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的力量,防止腿腳乏力和酸痛。
扭膝
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
扳足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20次至30次,此法能練腰腿,增腳力,防足部乏力無勁。
搓腳
將兩手掌搓熱,然後用兩手掌搓兩腳心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腎水、降虛火、舒肝明目等作用,還可防止高血壓、眩暈、耳鳴、失眠、足部萎弱酸疼、麻木浮腫等症。
暖足
就是每晚都用熱水泡腳,可使全身血脈流通,同時,還對心絞痛的發作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蹬腿
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住後腦勺,由緩到急地進行蹬腿運動,每次可達3分鍾,然後再換另一條腿,反複8次即可。這樣,可使腿部血液流暢,盡快入夢。
打毛衣健身法
打毛衣時兩手的手指、手腕、手臂、肩關節都在不停地運動,這就使上肢的肌肉、關節得到了鍛煉,它們在有規律的協調一致的運動中,使局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長期打毛衣的人,上肢肌肉比較發達有力,關節的靈活性也明顯增加。隻要每天堅持進行適量的打毛衣活動,對神經衰弱、肩周炎、上肢骨折後遺症、手指麻木、肌肉萎縮等病具有明顯的作用。
按摩雙耳健身法
耳是腎之外竅,不僅是人的聽覺器官,而且和髒腑的健康有密切的關係。耳朵的各部位與人體內髒器官存在著生理的內在聯係。所以,經常按摩耳朵,能增強聽覺、清腦醒神。
按摩耳朵的方法很簡單,用兩手掌按壓耳孔,然後突然放開,連續做1~2分鍾;再用兩手拇指、食指自上而下按摩耳廓,持續1分鍾;然後用同樣方法按摩耳垂約1分鍾,至耳部發熱為止。再用兩手掌心緊按耳孔,五指置腦後,用兩手中間三指輕輕叩擊腦後,名曰“鳴大鼓”。
按摩雙手健身法
按摩手心有疏經活絡和理氣寧心的功效,其方法是:用雙手掌互相快速按摩30~50次,待手掌發熱後,用右手掌心向左手前臂內側從手指末端向肘部反複推擦50~100次。再用同樣的方法向右臂內側反複推擦。一般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另外,按摩拇指可興奮神經機能,維護體液酸堿平衡。按摩食指可調節消化係統功能,健脾和胃,疏肝利膽。按摩中指可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按摩無名指可很好地調整神經係統功能,提高其靈敏性。按摩小指可增強呼吸係統和泌尿生殖係統的機能,預防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病症。按摩大魚際和小魚際能預防便秘、腹瀉和痔瘡等多種疾病。
按摩腹部健身法
腹宜常運,摩腹“輔倉廩之官,助漚瀆之功”,有“祛病延年之效”。按摩腹部方法一般有四種:1摩脾胃:右手全掌著力,貼於左肋弓下,並從左肋弓下推摸至右肋弓下,反複數次。2推腹降逆:左手全掌橫貼於劍突下,徑直滑推至恥骨,然後以右手同樣操作,反複數次。3臍部蝶轉:右手全掌按住臍部,手掌不移動,用暗勁反複順時針方向旋壓,著力點依小魚際、掌根、大魚際、四指端之順序周旋,反複數次。4腹周旋摩:右手掌部著力,從右下腹開始,沿升、橫、降結腸之順序在腹周旋轉運摩,反複數次。
按摩背部健身法
擦背能祛病健身,因為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脊神經,摩擦背部可以刺激背部神經及皮下組織,促進血液循環,並通過神經係統的傳導,增強內分泌係統功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
人體背部有兩條經脈,經脈上有大椎、命門等穴位。摩擦背部可以刺激這些重要穴位,通經活絡,養心安神,調整各髒器的功能。擦背對失眠、便秘、高血壓、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有治療作用。老年人如能堅持長期摩擦背部,定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具體做法是用溫熱的濕毛巾自上而下,反複揉擦從風府穴沿頸椎、胸椎、腰椎、骶椎,以感覺舒服為佳。每天1~2次,每次3~5分鍾。
推胸健身法
人到中、老年,如能注意養生保健,對抗衰延年,大有裨益。推胸就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健身方法。
推胸能寬胸、順氣、活血,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經常推摩胸部能起到調節胸腺的應激係統,使“休眠”的腦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使體液係統產生各種激素,作用於各種器官組織,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益於抗衰延年。
胸部推摩的方法是:
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至左下腹,然後再用左手從左乳上方斜推至右下腹,這樣左右手輪換交叉進行,一上一下為一次,連續推摩數十次,每次推摩胸部後如果能做一次深呼吸,有助於吐故納新,健身效果更佳。
捶背健身法
捶背與捶胸有同樣的健身效果。
背為筋脈所在,脊椎兩旁的足太陽膀胱經與五髒六腑密切相關,人體之髒腑、肝、心、心包、脾、肺、腎、大腸、小腸、三焦、膽、胃、膀胱、十二腧都集於背部。常用雙手半握空拳或用小木槌捶背,可以激發和增強背部經絡之經氣,促進氣血流通,平衡陰陽,疏通經絡,振奮髒腑,從而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轉腰健腎法
轉腰對腎有保健作用。具體方法是:雙手叉於腰際,上身向前稍傾,以腰為軸,由左向右旋轉腰部9次,再由右向左旋轉9次,連做4次。接著雙手臂向上舉起,掌心向前,前傾後仰10~20次。前後仰時速度和幅度要根據自己情況而定,防止頭暈目眩。最後,上身微向前傾,兩手輕握空拳,捶命門、腎俞穴2~3分鍾。這樣,能改善脊椎骨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從而起到改善腎髒血液供應的作用,提高腎髒排泄代謝物的能力,延緩骨質疏鬆和脫鈣等老化過程。
老年人運動的注意事項
運動前必須體檢
為了謹防意外事故的發生,老年人在運動前必須接受嚴格的體檢,然後遵醫囑進行適應自己的運動。
鍛煉項目選擇合理
對老年人來說,選擇鍛煉項目以比較緩慢柔和,不過分激烈,能使全身得到活動,活動量容易調節掌握以及易感興趣易學的為宜。
運動負荷科學適量
一般認為,老年人安全的負荷可用心率掌握,一般可用本人最高心率60~70%左右,50歲102~120次;55歲100~116次;60歲96~112次;65歲93~109次;70歲90~105次左右。當然,體質好者可酌增,而體弱者還可酌減。
良好的生活規律
老年人在從事健康活動時,保持自己的良好生活規律,做到起居有常,睡眠充分,勞逸結合,可保持良好體力,不要過度勞累,要適時休息。
注意自我控製
老年人運動的前提是健身,不是競賽。運動時保持良好的鍛煉心態,不要參加競技劇烈的活動,更不要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運動,這樣對身體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還會損傷身體。不要過分激動,老年人運動時情緒如果過分激動往往容易發生心血管意外誘發,因此,不可進行較激烈的運動競賽,而應以娛樂健身為主。鍛煉時心平氣和,愉快從容。注意調節呼吸,老年人鍛煉時要保持呼吸順暢自然,切忌憋氣屏息,因為這樣往往容易誘發腦中風。選好鍛煉地點,由於老年人反應較慢,鍛煉不應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而應選擇空氣清新、地麵平坦的草地林間,隨時注意危險信號,如感覺胸痛、胸悶、頭昏眼花、心律失常等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以防意外。
老年人鍛煉的“五忌”
忌快速跑跳
老年人年邁體弱,心肺功能衰弱,動脈血管硬化,呼吸弱淺,腦中供血量也相對不足,如果突然起動,快速跑跳,必然會引起心率劇增、供氧不足、血壓猛升、眼花耳鳴,這些都是老年人所承受不起。稍有不慎極易發生危險。
忌激烈競賽
尤其是一些足球、籃球、摔跤等與他人身體有直接接觸的運動競賽項目更要嚴格禁忌。因為這些項目免不了彼此碰撞,而老年人神經反應遲緩,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上骨質脆化,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又差,稍不留神,極易摔倒,以致發生骨折或其他嚴重損傷。
忌負重憋氣
憋氣用力時,肺、胸、腹內壓都明顯升高,造成血液循環受阻,很容易引起腦貧血。頭昏目眩、胸悶惡心,甚至休克。因而,像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雙臂屈伸、拉力器、俯臥撐、爬繩爬竿、握力比賽、潛水運動項目是不宜參加練習的。
忌頭位置變換
如前俯後仰、側倒旁彎、各種翻滾、頭下腳上的倒立等都是屬於頭部移位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血液向頭部流動,導致腦溢血,甚至摔倒。
忌晃擺旋轉
老年人協調性差、平衡力弱、腿力發軟、步履緩慢、肢體移位遲鈍,因而像溜冰、蕩秋千、彈跳板及各種旋轉動作不要參加,相對老年人而言,這些則是都是危險性極強的運動。稍有損傷,後果將不堪設想。
老年人骨質增生,關節僵硬,韌帶伸縮性差,靈活性減退,因此,像劈叉、弓腰、壓背等一些柔軟性練習,易發生肌肉、韌帶拉傷,同樣是不適宜的。
老年人應該有良好的自我認識心態,樂觀地麵對年齡逐增大,積極地進行鍛煉。預防疾病,注意飲食,起居節律,正常運動,就一定能夠健康長壽。
老年人鍛煉的“五不宜”
不宜立即吸煙
運動後吸煙,吸入肺內的空氣中混入大量的煙霧,一方麵將減少含氧量,另一方麵將因供氧不足而出現胸悶、氣喘、頭暈、乏力等。
不宜馬上洗澡
運動時體內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體表,一旦運動停止,增加的流量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時如果洗澡,會導致血液過多進入肌肉和皮膚,而使心髒和大腦的供血不足。
不宜貪吃冷飲
運動後失水較多,往往口幹舌燥,極想喝水。這時如喝下大量的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等疾病。
不宜蹲坐休息
蹲下休息,會使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肌體疲勞。
不宜立即吃飯
運動時神經係統控製著肌肉活動,而管理內髒器官的神經處於抑製狀態。同時,全身的血液也處於運動器官處,內髒處較少。這時進食,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功能性紊亂。
老年鍛煉護腰的方法
老年人椎間、椎旁的韌帶相對鬆弛,椎間盤逐漸纖維化,若鍛煉時腰部活動範圍大,超過了韌帶正常承受的緩衝、連接能力,就會發生腰椎受傷。
因此,老年人鍛煉時應特別注意轉腰動作要小,輕鬆柔和,且要由柔到強,由緩到急,逐步適應,腰部前後左右彎屈要適度,不可操之過猛。在鍛煉開始時應做些必要的準備活動,尤其不要一起床就急著練,否則,會發生意外,傷害身體。
老年跳迪斯科的利與弊
人到了老年,運動器官會發生一係列退化性變化。如骨質疏鬆、椎關節僵硬、關節活動範圍縮小、肌肉韌帶的力量和彈性逐漸減弱等。針對這些不利因素,如果老年人經常適當的跳迪斯科,能提高韌帶和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關節的彈性和靈活性,並能有效地增大肌肉力量,它有助於防治老年性運動器官的勞損和常見病。但是如不能控製自己情緒,跳的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或動作幅度過大,造成運動器官的局部負擔過大,易發生關節扭傷甚至骨折,還會引起頸、肩、腰、腿痛。為此,老年人跳迪斯科應量力而行,掌握好運動量。適量的標準是次日淩晨,肌肉無明顯的酸疼感,關節活動無僵硬感,夜間也沒有肌肉抽筋、攣縮等不適的現象。
老年人的心髒退變表現為心肌纖維萎縮,結締組織增生,脂肪沉著,因而使心肌收縮力量減弱、心血排出量少,對體力負荷的適應能力下降,經常適當地跳迪斯科,可改善和提高心肌功能,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著,保持血管的彈性,對活躍體內的新陳代謝、增強體內的氧化作用和對預防常見的老年性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都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跳迪斯科時,如果情緒過於興奮,運動量過大,造成心肌需氧量超過了冠狀動脈的供氧限度,輕者會出現心慌、氣急、頭暈、臉變色等症狀,重者則會產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另外,在血管方麵,老年人血管壁硬化,彈性減退,血壓容易出現升高的傾向,如果運動量掌握不適宜,會誘發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有些無臨床症狀的心血管患者,在正常情況下未被發現,一旦運動量過大,超乎心髒所能承受的範圍,會誘發心絞痛,甚至腦溢血。為此,老年人跳迪斯科,為了避免萬一,就要特別加強自我醫務監督,方法是:在運動中每分鍾脈搏控製在120~130次。每天淩晨都要測量自己的晨脈,每天的脈差不能超過每分鍾5~10次左右。如果晨脈波動較大,並伴有主觀的不適感,就應適當休息,還應請醫生做些檢查。
老年人的中樞神經係統,特別是大腦皮質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表現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遲鈍、記憶力減弱、神經細胞易於疲勞、疲勞後恢複較慢、大腦對各器官和係統活動的調節功能減弱。迪斯科舞由於動作多樣化,並伴有強烈的音樂節奏,對大腦細胞確有良好的應激作用,對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功能,改善對各係統的調節作用,也起著良好影響。因此,經常參加迪斯科舞訓練的老年人精神飽滿、反應迅速、耳聰目明。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老年人根據自己的體力、健康水平,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地跳迪斯科舞,並經常做全麵的體格檢查,加強自我醫務監督,調整適宜的活動量,是利大於弊的。
老年人遊泳須知
堅持長期的遊泳鍛煉能夠有助於治療老年心血管病。遊泳還能使老人恢複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有助於預防呼吸係統疾病;能提高體溫調節的功能,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代謝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和關節的靈活性。對患有腰肌勞損、慢性關節炎的老年人來說,遊泳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雖然遊泳對老年人而言益處頗多,但萬事都講究量和度,不宜過量、過度。老年人遊泳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由於遊泳消耗體力較大,故患有嚴重高血壓、心髒病、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的老年人不宜參加遊泳活動。另外,老年人的動作比較遲鈍,遊泳時動作要緩慢,應逐步延長遊泳的時間和距離。
老年人的血管比較脆弱,且血壓偏高,故遊泳時水的溫度要適中,不能太冷。否則,低水溫會引起血管驟然收縮,血壓大幅度上升,加重心髒負擔,不利於安全。
遊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適當的準備活動不僅能使老年人比較僵硬的肌肉、韌帶和關節活動開,還能提高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心血管係統及呼吸係統的適應能力。
老年人的體溫調節機能較差,故在水中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適可而止,防止著涼。
遊泳時不要憋氣,以免增加肺部壓力,加重心髒負擔,對身體沒有好處。
最好結伴旅遊,避免發生意外。
老年簡易保健功
頭麵功
(1)假梳頭兩手十指微屈,以指尖接觸頭皮,從前額到枕後,再從額側至頭頂進行梳頭,共來回50~60次,以頭部有微熱感為度。有醒目、止痛、降壓、烏發等作用。
(2)幹擦麵兩手作掩麵狀,五指並攏,由額向下拂麵,似洗臉狀,約20~30次,有醒腦、降壓、預防感冒作用。
(3)輕叩齒口輕閉,上下牙齒相互輕叩20次,同時兩腮和舌配合作漱口動作,邊叩邊漱,使唾液分泌增加,等津液滿口時,徐徐咽下。有保護牙齒和促進消化作用。
(4)按太陽穴用兩手食指端分別壓在雙側太陽穴上旋轉,順、逆時針各10~15次。有通經活絡、止痛醒腦作用。
(5)捏印堂用拇指與食指輕捏印堂(兩眉之間)30~40次,有明目醒腦作用。
軀幹功
(1)揉胸脯以兩手按在兩乳外上方,旋轉揉動,順、逆時針各揉10~20次。有加速血流作用。
(2)抓肩肌右手拇指與食指、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後再以左手依上法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交叉進行,各捏提10~15次。有舒筋活血、消除疲勞作用。
(3)點膻中以拇指指腹用力壓兩乳頭連線中點處,約30秒鍾後驟然開放,再壓再放,重複7~10次。有寬胸、順氣、鎮痛、止喘作用。
(4)擴胸廓兩手微張五指,分別置於胸骨左右兩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間隙從內向外滑動,各重複20~30次。有寬胸、順氣、止痛、止喘的作用。
(5)搓腰眼兩手掌按腰眼,用力向下搓,至尾骶部,共搓揉30次。有壯腰強腎、防治腰痛的作用。
四肢功
(1)甩雙手兩臂自然下垂,由前向後甩動30~50次,有放鬆肩、臂、腕、指關節功能,能通暢氣血、增強手臂功能,對肝、心、肺有益,並能舒筋活血。
(2)旋膝蓋兩手掌心緊按雙膝,先齊向外旋轉15~20次,後齊向內旋轉10餘次。可增強膝蓋的活力、驅散風寒、靈活筋骨。
(3)擦大腿兩手抱緊一側大腿根部,用力下擦到膝蓋,然後擦回大腿根,來回共10~15次。有促使關節靈活、防止腿痛的作用。
(4)揉腓腸以兩手掌挾緊一側小腿腿肚,旋轉揉動,每側15~20次。有流通氣血、加強肌力的功能。
(5)搓湧泉先把兩手搓熱,然後搓兩腳心湧泉穴各50次。有舒肝明目作用。
彈性跑步增進老人健康
跑步開始之前,先要做一下熱身運動。常用的方法就是腳踝骨、腰和頸,還有肩、肘、腕作圓周活動。隨即就是跑步,即利用呼吸調整周身運動的跑步。彈性跑步,一般是吸一口氣,跑3步;在3步中把氣呼出。吸氣、呼氣都是在運動當中進行。這樣依次循環,表現得很有節奏,一直跑到感覺到身體發熱了,就可以改為慢跑,再漸漸停止跑步。在跑動中,步伐要隨著身高的不同而自然向前伸曲跨出,步子不宜過大,也不要過小,要有彈性,不要為周圍的事情而影響跑步的注意力。要用前腳掌著地。如果有慢性疾病,步子可以放慢點,吐氣可以分4次吐完。這樣在跑了1~2千米後,會感到很有勁,似乎還能跑很遠。大約跑到用了3/4的力量時,就可以停止跑動。如果經常堅持進行這樣的跑步,對於有呼吸障礙型疾病或神經衰弱、內髒器官不健康的人來說是頗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