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活動的形式雖然有很多,但從類別上大體可分為文藝和體育兩大類。體育娛樂活動對健康的益處人們大都能夠接受和了解,這裏我們著重介紹一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開展的文娛活動,以及開展這些活動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音樂欣賞與健康
音樂,簡單地說,是以係統的樂音為媒介來塑造形象、傳達感情、反映生活的藝術。欣賞音樂可以說是我們容易開展的一種娛樂方式,對人的身心健康很有益處。
人的情緒受大腦和腦幹網狀結構的調節和影響,情緒的優劣又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美妙、動聽而有規律的聲波振蕩傳入人體後,對大腦和腦幹的網狀結構能起到好的調節作用,可以幫助人消除精神緊張,調整好情緒。音樂還有調節人體節律的作用,悠揚、悅耳的旋律可以影響人體內各種器官的運動節奏,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發生和諧的同步共振,對人體內細胞起到“按摩”作用,促進內分泌和新陳代謝,使人盡快地消除疲勞。
不同旋律、速度的音樂對人體的調節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人在不同的心境和環境下,應該選擇風格不同的音樂來欣賞,以起到對神經的不同的調節作用。例如:當需要入靜催眠時,可以選擇舒緩、幽靜的小夜曲如《舒伯特的小夜曲》、《海頓的小夜曲》等等,會使你的情緒很快地穩定下來,不久就會進入甜美的夢鄉;當需要鎮靜安神時,可以欣賞旋律優美、曲調流暢的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等,可以將你帶入音樂的意境之中,心緒很快就會平靜下來;當你需要舒心寬胸、振奮精神時,可選擇一些旋律激昂、節奏歡快的樂曲如《義勇軍進行曲》、《金蛇狂舞》、《步步高》等,會令你精神振作、心胸開闊。
音樂欣賞固然對人體健康好處極多,但是欣賞音樂必須要注意音量的問題,否則容易適得其反。家庭中噪音如超過60分貝對聽力、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等會產生不良影響。輕者可引起聽力減退、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重者可能導致心跳過速、血壓升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所以,欣賞音樂要注意“悅耳”,音量不要開得太大,聽音樂最適宜的音量應在40~50分貝之間,否則就會使優美悅耳的音樂變成有害健康的噪音。
總之,欣賞音樂不但能給你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幫助你愉悅身心,放鬆精神,消除疲勞,陶冶情操,因此在緊張、辛苦的工作之餘,都要抽出一點時間坐下來聽聽音樂、唱唱歌,這樣對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吹、拉、彈、唱與健康
吹、拉、彈、唱概括地講就是演奏樂器與唱歌,是以往人們主要的業餘文化生活形式,近年來隨著家庭卡拉OK的普及,更成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樂器演奏和人的演唱是表現展示音樂內容的最重要的形式,要想準確地把握住音樂作品的意境並把它反映出來,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這包括音樂的旋律、節奏、音色及主題意義的掌握,以及如何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品當中去,因此演奏和演唱的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音樂欣賞和精神享受,能使人精神振奮,胸懷開闊,令人心曠神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樂器演奏和演唱可以使人的臉部、手、手臂、胸部、下肢等處的肌肉得到很好的鍛煉。這些部位的肌肉運動是受對側大腦皮層支配的。在大腦皮層的運動區,越是多參與這些麵部、手指的精細運動,其管理部位的麵積就越大。吹、拉、彈、唱可以使平時使用率不高,僅起協調作用的右大腦半球得到較多的鍛煉,引起大腦興奮往右移,從而調節了大腦的興奮與抑製過程,加強了右腦的協調,使左半球得到休息,減輕了左腦的負擔。同時吹、拉、彈、唱還與呼吸掌握的好壞有關聯,經常鍛煉可以調節呼吸,特別是吹奏樂器和歌唱,如學會腹式呼吸,還可增強肺活量。
書畫與健康
書法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我國僅有的傳統藝術,由於我國的漢字起源於象形,象形文字都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體描摹而來的,因此書法與繪畫有同源之說。書法與繪畫都是造型藝術,都是利用手中的筆將創作者心中的藝術構思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從事書畫的創作,既是一種藝術享受,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養性的方法。
書畫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進行藝術構思時強調的是“調練心境、排除雜念、萬神歸一”,創作者必須端正姿勢、調整好呼吸、閉目養神、內視自己、控製感覺,把意識集中於一點,進入萬念皆空的藝術創作境界。處在這種境界中,人的生理反應有四個特點:大腦皮層穩定;能量消耗減少;血液中的乳酸鹽(人體內的一種疲勞素)降低;心平氣和,頭腦清醒。這種狀態是很好的養性過程。
書畫創作進入到運筆實際創作時,又是一個很好的體育鍛煉,不但腕力、臂力、指力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還要有很好的坐功和站功,對腰腿也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手腕、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可以健腦,腰腿得到鍛煉可以減少腰腿疾病,延緩衰老,有益於人的健康長壽。
書畫創作是一種動靜結合的活動。進行創作時要求氣貫丹田,運勁手指端,才能做到“力透指背”、“入木三分”等藝術效果,這是一種用意念引導的功力,意念有氣功鍛煉的要素在內。這種注意力和運動力凝聚的特點,能活躍人體的經絡和脈息,有調理髒腑、舒展經絡的功能,從而可以娛心調情,散發心中的鬱氣,使心理處於最佳狀態,而益壽延年。
所以長期從事書畫藝術的創作,煉神運氣靜心養性,定會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棋、牌活動與健康
棋、牌活動是娛樂的重要方式,棋、牌活動的種類很多,其中的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圍棋、橋牌等都已成為世界上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競技項目,而麻將牌和規則各異的撲克和棋類遊戲更是人們在工作之餘所經常開展的娛樂活動。
棋、牌活動的共同特點是寓腦力鍛煉於娛樂之中,很多項目中還包含著十分複雜的教學計算。棋、牌活動也是一種記憶訓練,通過棋、牌活動可以提高記憶能力。而變幻莫測的棋局、牌局又能使人的觀察問題、辯證分析問題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得到提高。棋、牌活動又是一種“鬥智”的藝術,勝負觀驅使人們在活動當中要精神集中,頭腦冷靜,思考周密,排除一切雜念,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棋局、牌局的變化中去,這個過程猶如氣功中的“意守丹田”,能鍛煉培養人的意誌品格,振奮精神,陶冶性情。精彩的構思,絕妙的招法,局勢的瞬息萬變和勝負結果的變幻莫測,又能使人領略到棋、牌活動的獨特藝術魅力,從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棋、牌活動無疑是一種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但是開展這項活動時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於人體健康。
首先,開展棋、牌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地進行棋、牌活動甚至通宵達旦,會使大腦皮質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之中,造成植物神經紊亂,出現頭暈目眩、精神疲乏等症狀。長時間地坐立和低頭姿勢,使椎間盤和棘間韌帶處於一種緊張僵持狀態,日久出現腰背疼痛、僵硬等病症。長時間久坐少動,會引起下肢血液循環不暢,靜脈回流緩慢,局部代謝產物淤積,氧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等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開展棋、脾活動時間不要太長;場所應選擇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以利於吐故納新,保持頭腦清醒。玩的過程中,應適當休息,活動一下全身和下肢。
其次開展棋、牌活動要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適當地淡化“勝負觀”,避免情緒過分緊張和激動以及出現較大的心理反差。棋、牌活動都是“爭勝負”的遊戲,都希望自己能用最佳的方法戰勝對手,隨著局麵的變化多端,人的情緒也會隨之變化多樣,控製不好自己的情緒,易使情緒處於極度緊張和過分激動狀態,就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壓升高,甚至可發生腦溢血,心絞痛等疾病,危及生命健康。因此:下棋必須有所節製,更不要利用棋、牌活動進行賭博。
跳舞與健康
跳舞是一項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當你一天繁忙、緊張的工作之後,步入舞場,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可使疲勞頓消,心胸開朗,其樂無窮。
跳舞的形式比較多,交誼舞、迪斯科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得比較多的舞蹈形式,比較流行的街頭扭秧歌活動又頗受中老年人的青睞。舞蹈離不開音樂,優美悅耳的舞蹈音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跳舞的同時也是一個欣賞音樂的過程,音樂的旋律和舞蹈的動作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能夠起到很好的放鬆精神、調節情緒的作用。
跳舞的同時,還可以收到體育鍛煉的效果。跳舞時人處於運動狀態,使心肌收縮力加快,心輸出量增加、血流加快、呼吸也加深加快,對心肺係統是個很好的鍛煉,輕快的音樂、歡樂的情緒,能鬆弛神經、肌肉的緊張度,使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迪斯科、扭秧歌這類的舞蹈動作是以腰部的扭擺為軸心,帶動上下肢的關節、肌肉群有規則、有節奏的運動,既鍛煉了肢體組織,又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骨關節炎與肌肉萎縮等病變,還能增強內髒器官的功能,對提高生命活力,具有極佳的效果。而交誼舞的運動效果則與步行和散步的效果差不多,事實證明跳上一個小時的華爾茲(中速)相當於步行2公裏的效果。可見,跳舞的確有著體育鍛煉的效果。
跳舞是許多人喜愛的娛樂活動,適當跳舞有益於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但跳舞也應該注意不利影響,否則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危害:
(1)舞場要寬敞通風,溫度適宜。當舞場過小和人員擁擠時,室內空氣變得汙濁,容易傳播呼吸道傳染病。一些患有哮喘或心髒病的人,在這樣的環境,往往有憋氣感,甚至引起舊病發作。因此,舞場必須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2)每次跳舞時間不宜太長,要掌握間歇,如果長時間處在光線暗淡、節奏強烈的環境中,人的情緒往往過度興奮而容易導致疲勞感。如果終日迷戀於跳舞,那就不屬正常娛樂範圍,會對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3)要避免舞蹈動作過度旋轉、搖擺或肢體關節的扭動。否則,容易發生難以控製的眩暈或頭脹、倦怠、胸悶等、通常稱之為“跳舞綜合征”。因此,中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人,更要注意動作適度和量力而行。
(4)參加舞會前不宜飽食,更不要喝酒、吃大蒜和腥味較重的食品。跳舞時講話要輕聲,與舞伴距離不要太近。
(5)參加舞會要注意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不要在舞場吸煙、隨地吐痰、亂丟果皮。為防止舞伴之間傳播疾病,參加跳舞的人最好戴薄型手套,或者在跳舞前擦些潤膚油或香脂,可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吃糕點冷飲之前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抓食物。患有肝炎、肺結核、痢疾等傳染病的人不應參加舞會。初孕婦女最好不跳舞,尤其是跳迪斯科等運動量大的舞,容易造成流產。
釣魚與健康
釣魚通常要離開交通擁擠、人聲嘈雜、汽車轟鳴,特別是工業汙染嚴重的市區,到人跡稀少,環境幽雅的郊外,如能步行的話,是一次很好的郊遊。釣魚的地點一般都是在江河湖濱,那裏具有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氣,美麗宜人的自然風光,可以使人領略到大自然的壯美,增強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垂釣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振奮精神,提高人的生命活力。
釣魚活動也是一種體育鍛煉,需要付出一定的體力。下釣甩漂後,要做到手不離竿,眼不離漂,漂動手即要迅速提杆。這套要領的掌握對人的腦眼手等各個器官的功能,能夠起到積極的鍛煉作用。無魚上鉤之時,需要集中精力,專注水麵的動靜,樹立信心,培養耐心,對人的性格是一個很好的磨煉。而一旦釣到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什麼煩惱、憂愁、惆悵、孤獨統統消失在興奮和歡樂之中,對人的精神是一個很好的愉悅和調節。
從陽光下獲得健康
人類目前使用和接觸的光源有兩種,即人工光源(包括燈光、電光和工業光)和自然光源即陽光。後者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光源。陽光不僅是光源而且給人間帶來溫暖,所以也是熱源。而且還因為它有光合作用,植物的葉綠素利用它這個作用將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形成人類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有促進人體生成內啡呔(天然鴉片)的作用,它是日光浴使人感到舒適愉快的原因。紫外線還可將皮膚所含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對兒童骨骼生長和維持正常人體骨質結構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冬季經常適當地曬曬太陽,大有好處。
但是,陽光對人體也有不利的一麵。皮膚含有一種郎罕氏細胞,具有皮膚免疫功能。可是對紫外線比較敏感。如果皮膚接受超量紫外線。則可抑製該細胞免疫功能而損害皮膚細胞使之老化。過度的陽光曝曬,還可使有遺傳素質的人患腎癌,白種人發生的可能性較大。故進行日光浴時,應謹慎小心。另外,皮膚經較長期強烈的陽光照射後,還可引發光感性皮炎,俗稱日曬紅斑,而因皮膚經照射釋放某些前列腺素類物質,引起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發生紅斑,甚至導致部分表皮細胞出現壞死和水泡、脫皮現象,皮膚白嫩老曬太陽,或進行紫外線理療過量或過敏時較常見這類現象。
人們在夏、秋季,吃了小根菜、灰菜、莧菜、槐花或苜蓿等發生植物性卟啉物質也較常見。這是因為這些植物含有光感性卟啉物質,由於人們的個體素質差異,一遇陽光照射,皮膚曝曬部分則出現潮紅、浮腫,進而皮膚剝脫糜爛。
化妝品皮炎在婦女界、文藝界也是常見的光感性皮膚病,多見於使用某些熒光性物質。經日光、氧和染料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細胞毒性物質”,損傷皮膚細胞使其發生紅斑、腫脹、丘疹或壞死現象。這類化妝品中往往含有香柑油、檸檬油、檀香油或熒光性原料。
藥物性皮炎是在人們外敷某些藥物或口服冬眠靈、金黴素、乙胺碘呋酮、補骨脂等之後,經陽光照射發生的強烈光感反應,日常較為多見。表現為皮膚出血、潮紅、水腫、起泡或脫皮等病象。
從花卉中獲得健康
世上花卉種類繁多,無處不在。既可美化、淨化環境;又可令人賞心悅目,自然有利於人類的身心健康。
花卉的顏色對人體作用的效果,目前無法用數值和語言來描述,但其實效是可以體現在實踐上。如在發燒病人床頭擺上一盆盛開的藍色鮮花,則足以使病人鎮靜爽神。長期用眼用腦的勞動者若經常麵對一叢綠色的盆景,翠嫩欲滴,沁人心脾。頓時會消除身心疲勞。此外,白色花卉令人見之感到神聖純潔、寧靜消暑。而紅、橙、黃諸色則使人精神亢奮熱烈,心曠神怡。人們若有機會經常觀賞山色、花園或庭院,室內為綠色烘托的形形色色的朵朵花卉,其樂無窮、其益大焉。
花卉所散發的各種襲人香氣,可通過鼻道嗅覺神經直達大腦中樞,起到改善大腦功能,激發欣快感,對疾病康複和預防疾病有一定作用。花香之分子顆粒,既有殺菌效能,又可淨化環境。不同的花香可對不同疾病發揮療效。例如,丁香花含有丁香油酚,其香氣可鎮痛鎮靜;桂花有解鬱避穢之香,有助於治療狂躁性精神病;熏衣草之香氣,對治療心律過速有效;茉莉花和米蘭花之香氣可驅蚊、防治疾病等等。花卉之所以香氣四溢撲鼻,令人沉醉欣快之謎,原來是在花蕊和花瓣上含有大量的製造香氣的油細胞,而且不斷地釋放芳香油,借助空氣彌散所致。
花卉既可作為保健食品擺上筵席和家庭飯桌,又可全花入藥,或提取花粉花蜜,用以健身益壽。花卉之與健康有益之處甚多,但也應注意在花卉栽植蒔弄時,防止蚊蟲汙染和農藥中毒。室內養花不宜過多,植物在生長中,白天發生光合作用,晚間則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使室內氧氣減少,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複發。
從聲音裏獲得健康
聲音是什麼?它是物體因振動發生的聲波,經空氣傳播至耳,再經聽神經傳至大腦所產生的印象。聲音分兩種,即樂音(音樂)和噪音,樂音是指發音體的有規律的振動,聽之輕柔悅耳的聲音。噪音是指發音體的振動不規則,音強較大,聽之不和諧甚至刺耳的聲音。聲音的強度叫音強,一般以“分貝”來表示。對人最適宜的音強為15~35分貝,樂音則屬於這個範圍。一般比較安靜的住宅為50分貝。分貝高到70則令人煩躁不安,公共汽車或火車內分貝多在80~90之間,屬於噪音範圍。
音樂有利於身心健康
人類對聲音的反應是極其微妙的,既不能耐受噪音,也難耐於一片寂寞。但是,由七個音符變化萬千的組合和排列,形成的樂章以及由人的聲帶和各種樂器所鳴奏的歌曲都構成了令人悅耳賞心的音樂寶庫。不論在家庭或工廠、在天空或海洋,音樂已成為男女老幼的精神享受。它可以令人發泄情懷、心情激蕩、樂以忘憂、奮發向上。它的節奏可使沉重的腳步得以輕鬆;它的旋律可使人忘卻悲傷與疲勞。據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音樂不但對人類如此友好,還可使植物的生長加快,使乳牛增加泌乳量。但是歸根結底,音樂是人類為自己創造的。它的魅力在於沁人心脾,重新塑造人的情感和生活。
噪音不利於身心健康
噪音(聲)是指那些音強在70分貝以上,聽之令人煩躁不安,甚至會影響人體生理或心理健康的聲音,多見的是工業和交通的噪音。
短暫性的噪音刺激,可使人心煩意亂,煩惱易怒。長期接受噪音,可直接造成聽覺器官的損害,如內耳退行性改變或重聽、耳聾。噪音會通過神經係統危害視覺功能,發生視野障礙,影響辨色力,損害眼球運動平衡。另外,噪音是一種惡性刺激,長期作用於中樞大腦皮質,可引起興奮與抑製過程失衡,並可累及植物神經係統,產生頭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精神障礙、血壓升高、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症,還可引起潰瘍病。噪音還可影響人體新陳代謝,特別是增加水溶性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C的消耗量。
因此,在噪音區,除采用必要措施,減少或消除工業和交通的噪音汙染外,並應對噪音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增配防護用具,補給維生素B、C片劑以及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除了工業和交通噪音外,家庭噪音也不可忽視,特別是以兒童和老人為重點。
當前,隨著各種家用電器進入千家萬戶,所帶來各種危害,包括噪音,絕不可等閑視之。電視機和收錄機的噪音有的可達60~80分貝;洗衣機為40~70分貝;電冰箱為30~50分貝。居民區環境噪音白天應不超出50分貝,夜間應低於45分貝。不然會影響兒童和老人的聽力和視力以及兒童的智力發育和身心健康,也會影響人們的睡眠。
從負離子中獲得健康
負離子是存在於空氣中的一種帶負電荷的氣體離子。它是來自陽光中紫外線、宇宙線以及土壤和水中微量放射性物質等的輻射作用和空中的雷電作用,使空氣不斷產生電離而形成的負電荷離子。
當漫步在波濤洶湧的濱海區;置身於從天而降、水花飛瀉的瀑布前;臥於枝葉翠綠、姹紫嫣紅的花圃間或跋涉於茂密蔥鬱的森林中時,會使人感覺到心胸開闊、精神振奮,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樣的忘我歡快,這就是負離子對人類的無私奉獻。反之,若居住在人口稠密、煙囪林立、高樓疊起的城市或廠區,以及處於通風不良、環境窄小的環境裏,負離子雖然存在,但含量極微。城市室內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有負離子40~50個;戶外約有180~200個;公園裏可達400~600個:郊區田野可增至600~1500個;海濱可達15000~20000個;瀑布區和山穀中為20000多個,而森林中的負離子每立方厘米含量可達1萬~10萬個。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少於25個時,人們會感到疲倦無力,生理活動受限。若負離子濃度陡然下降,人們會出現頭痛、頭昏、胸骨痛及關節疼等症狀。而負離子濃度增加到每立方厘米1萬~10萬時,則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皆將非常活躍,因為負離子經鼻腔吸入肺泡後,可隨血液循環到達身體組織細胞,加快其新陳代謝功能和提高免疫力。尤其是負離子還有增加紅血球和血紅蛋白作用,使血壓穩定,血運良好。
從空氣裏獲得健康
人類的生命活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空氣。通過呼吸運動從空氣中吸入必需的氧,呼出廢氣二氧化碳,借以維持人類正常的新陳代謝。通常一個成年人每天要進行2萬多次呼吸,吸入空氣有一萬公升左右。正常情況下,由於空氣隨時流動,其比較穩定。其中含氮7809%,氧2095%,氟093%,二氧化碳002%。當今,工業和交通迅速發展,城市高樓林立,人口密集,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和機動車產生的尾氣以及高樓室內煤氣燃料和家庭的廢氣等往往集中存在,短時難以消散,因而形成二氧化硫、二氧化化碳、二氧化氮、飄塵、粉塵、碳氫化合物、油霧等一次汙染物以及由這些一次汙染物因光、化學作用而產生的臭氧、乙醛、三氧化硫、光化學煙霧等二次汙染物。這些汙染源可分別引起呼吸道、循環和神經係統的急慢性中毒事件和致癌作用。特別是近來發生的全球性環保事件,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粉塵的冷化效應以及臭氧層的破壞等,皆與大氣被汙染有關。關於防護大氣汙染的措施,不外乎下列幾方麵:①工業布局要統籌兼顧、合理布局,使之做到大分散、小集中,城鄉結合,工農結合,有利生產,方便生活。②山野造林,庭院綠化,使植物發揮其過濾毒物淨化空氣作用。③改變燃料組成和燃燒方式,以達到節約燃料,少排廢氣的目的。采用區域供暖和除塵措施,降低空氣中粉塵和煙霧排放量。④綜合利用廢氣和粉塵,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以最積極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