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日常養生
一日保健
一天保健巧安排
一天之中,養生保健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掌握最理想的保健時間對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至關重要。
起床時間
實驗表明,人和各種活動都受人體生物鍾的影響,為保障充足的睡眠,不宜起得過早,早晨6時左右是生物鍾的“高潮”,體溫升高,此時起床精神抖擻。
開窗時間
很多人習慣於早晨一起床就把窗戶打開。其實,早晨9時前,大氣中所含有害物較多,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最佳的開窗時間是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4時,因為這兩個時段氣溫高,且大氣逆流現象已經消失,大氣底部有害氣體也逐漸散去。所以,以上兩個時段開窗帶來的通氣效果最好。
鍛煉時間
生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晨練不利於健康。許多早晨進行訓練的遊泳運動員,在訓練後免疫功能下降。經測試,他們晨練後身體內有一種名叫“可的鬆”的激素數值明顯升高,這種激素將抑製人的免疫係統。通常“可的鬆”的數值早晨會高於夜晚。晨練之後,唾液的流動速度明顯減慢。而唾液流動是幫助人們抵抗感染的有效途徑。緩慢的唾液流動將會使人們更容易被病毒感染。人們鍛煉的最佳時段是夜晚,那時人們的“可的鬆”數值最低,而唾液流動速度最高。
人和各種活動都受人體生物鍾的影響,無論體力發揮或身體的適應能力,都是下午和黃昏時分最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如此。
用腦記憶
上午8時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10時精力充沛,下午2時反應最敏捷,晚上8時記憶力最強,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時內逐漸減弱。
飲水時間
清晨,空腹喝下一杯水,可以補充體內水分,有“洗滌”腸胃作用,餐前1小時飲一杯水,有助消化液分泌,促進食欲的作用。午飯以後,喝一杯淡淡的綠茶水。清茶有醒腦提神、潤肺生津、解渴利尿功效。夜晚睡覺以前喝一杯普普通通的白開水,無色無味,幫助消化,增進循環,增強解毒和排泄能力,加強免疫功能。一日三杯水,是預防一些疾病的基本措施。
飯後散步
飯後45分鍾左右散步20分鍾有利於減肥。要是在飯後2~3小時再散步20分鍾,減肥效果更好。
就寢時間
睡眠以晚上10~11時上床為佳,就寢時間不宜過晚,最好不要超過11時,以免影響睡眠時間。因為人的深睡時間一般在夜裏12時至淩晨3時,這時人的體溫、呼吸、脈搏及全身狀態都進入最低潮,人在睡後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就寢前15~20分鍾,最好關掉電視機,停止看書、交談,這樣,會更快入睡。
養生應在最佳時飲茶養生
飲茶養生的最佳時間是用餐1小時後。如果飯後馬上飲熱茶,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幹擾人體對鐵的吸收。
牛奶養生
喝牛奶的最佳時間是晚上睡覺之前。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睡前飲用對於中老年人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同時,牛奶有催眠作用。
水果養生
吃水果養生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進熟食,體內就不會產生白細胞增多等反應。
飲酒養生
飲酒養生的最佳時間是中午12時至晚8時。而上午飲酒危害最大。
化妝養生
化妝養生的最佳時間是晚上臨睡之前。因人入睡後,皮膚毛孔全部放開,化妝品所含的養分最易被皮膚吸收。
曬太陽養生
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是上午8~10時和下午4~7時。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體內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骨質疏鬆。
鍛煉養生
體育鍛煉養生的最佳時間是傍晚。傍晚運動可使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增加39%。
養生重點在“三間”。
晨間
起床前後“三步驟”:
①早起。我國古代養生學家都主張晨間應早起床,甚至有人提出越早越好。但根據現代生活夜間普遍晚睡的特點,不宜起得過早,一般以6時左右為宜。夜間能在10時以前就寢的中老年人,可以提前到5時左右起床。
②緩起、節奏逐漸加快。早晨起床不宜過急,因為過快節奏會使安睡一宿的身體難以適應,影響體內各重要器官和神經內分泌係統的正常調節功能。早晨醒後,可繼續躺一會再起來,逐漸加快節奏。
③吐故納新。晨間第一件事應該吐故納新,即養成先大、小便的良好習慣。起床後要開窗換氣,將室內的“汙穢之氣”盡快地排出去,換入室外的新鮮空氣。同時,應該飲一杯白開水。
午間
突出一個“休”字。
午飯後,應抓緊時間休息一會兒,有條件的最好能睡一會兒,哪怕打個盹也好。炎夏,老年人或慢性病人或少年兒童,午睡更為重要。
晚間
①突出輕鬆愉快用好晚餐。晚餐吃得好些不但會使整個晚上的家庭氣氛良好,而且也是補充營養的好機會。老年人和心血管病者,晚餐盡可能少吃肥膩和富含膽固醇食物,多吃素食。還要注意的是,在餐桌上不要講不愉快的話題,以免影響進餐情緒。
②夜生活不宜單調。不要總坐在電視機前一看就是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走出家門到幽靜的地方去散步、談心;或是到朋友家去做客,聊聊天,扯扯家常;或是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
早晚兩功保健養生
早晚兩功健身法,其樂融融。每天晨起漱洗完畢後,喝一杯溫熱淡鹽水,就進入早晚兩功的早功“必修課”。主要內容為練書法,時間安排30~40分鍾。首先打開文房四寶,潑墨寫字,可寫是唐、宋、明、清名家詩詞,邊寫邊默念,口手並用,猶如靜功。結束時覺得頭腦清爽,精力旺盛,爾後進早餐時食欲大振。在晚間,臨睡前堅持足療功。先行右手在左足底全方位揉擦,直至腳背踝骨處,待發熱時,再用同樣手法按摩左足。為增加足療效果,可繼續進行點穴指壓足底,凡指壓處有疼痛感,說明體內某個器官有些疾患,即持續在痛的地方壓上3分鍾。如此有的放矢地點穴,對保健與器官病灶頗有益。因足部有幾十個穴位(反射區),直通人體各部位,如能堅持認真足療,將會獲得一定的養生、治病效果,並使失眠者安然入睡。
日常養生
醒來不要急起床
上了年歲的人,醒來賴會兒床,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保健措施。有人曾對98例卒中患者進行調查,發現57.15%的卒中發生在深夜0時至早晨8時,其中37.7%的患者集中發生在清晨5時至早晨8時。
這一發現,清楚地告訴我們,清晨5時至早晨8時是發生卒中的危險時段。為了避免、預防卒中的發生,中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的人,睡覺醒來不要急著起床,而是應該張開眼睛先在床上適應一會兒,賴會兒床,接著再起床穿衣。此外,起床後應該是先坐下來,然後再係鞋帶。
對鏡察“顏”觀色
每日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是照鏡子。照鏡子,首先是觀察一下自己的麵色。人的麵色與人體內髒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麵部色澤的好壞,可以反映人體健康狀況。一般經過一夜的休息,疲勞應該消除,顯得精力充沛。若麵色紅潤,提示健康狀況良好;如果麵色晦暗,或者萎黃,有口唇發紫、眼圈發黑等情況時,說明疲勞沒有消除,或者有病,除了設法進行自我調節,適當減輕工作量外,必要時還應請醫生診治。觀察麵色後接著張口自然地將舌頭伸出口外,伸舌不要過分緊張,以免引起舌質顏色的改變,但又要充分暴露舌體,先看舌苔,依次從舌尖、舌中到舌根的兩旁,再沿舌尖至舌邊觀察舌質。正常的舌苔薄而均勻地分布在舌麵,中心較厚。舌質的顏色淡紅,不淺不深。如果舌質顏色發生改變,出現太紅,或者太淡等情況時,提示有病,應及時請醫生診治。接著再觀察一下頭發,烏黑有光澤,說明健康狀況良好,蓬鬆、枯黃提示營養狀況欠佳,或者有病。最後體會一下自我感覺,如有精神倦怠、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時容易出錯、頭昏、目眩、耳鳴、牙齦浮腫、口苦無味、吃東西不香等情況時,說明疲勞沒有得到消除,“過勞”已經發生。這時千萬不能再勉強堅持下去,更不能亂服興奮劑。休息是使人體從疲勞中得到恢複的最有效、最符合生理要求的一項自我保健術。
晨飲一杯水
起床後飲1杯冷開水(200~300毫升),有助於機體代謝、廢物排泄,並補充睡眠中隨呼吸、汗液等喪失的水分,及有助消除疲勞,促進機體涎腺、胃腺等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欲的作用,是一種良好的衛生習慣。有人觀察,晨飲1杯涼開水,對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患者有增進食欲功能,但不能大量飲水,否則會引起胃部不適,反而降低食欲。但是,高血壓、冠心病和肝腎功能不佳者不宜采用,以免加重病情。
便後察病
養成定時大便的良好衛生習慣,對健康十分有益。至於大便時間因人而異,最好安排在早鍛煉結束後。每次大便結束,尤其是上了年歲的老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仔細觀察一下大便的外形、質地。如有變化應及時請醫生診治。據複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統計,476例大腸癌病例中,最初發現大便帶血者有312例,占66%。
可是,從便血到纖維結腸鏡檢查確診為癌,最短間隔時間為5個月,最長42個月,為時已晚。
刷牙、漱口
保護牙齒健康最基本、最主要、最經濟的方法是刷牙。科學的刷牙方法要算日本牙醫專家倡導的刷牙三三製,即每日刷3次牙,每次刷3個牙麵,每次刷3分鍾。每日刷3次,指的是3餐飯後刷牙。如果3次刷牙有困難,那麼,至少做到早晨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各刷洗1次,餐後清水漱口,以達到潔口、固齒、防牙病的作用。
冷水浴
冷水浴(臉)能興奮神經,增強心血管功能,強壯體質,提高機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冷水浴是一種長期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對於初次嚐試者來講,最好從夏天開始,逐漸培養。至於體質差的人,可以是局部,也可冷水洗臉。
冷水浴的時間,可視個人體質狀況而定,如果水很冷,一般2~3分鍾即可。沐浴後用幹毛巾擦幹身體,直到皮膚發紅,穿好衣服,休息10分鍾。
護膚
化妝品使用得當,能起到護膚美容保暖作用。人體皮膚大致可以分為幹性、中性和油性三大類。判定皮膚類型非常簡單,一般在早晨起來後,看一看麵部皮膚,如臉部浮現油脂,屬油性皮膚;如臉部無油脂光澤,則為幹性皮膚;如臉部油脂隱現,搽粉時不易脫落,則為中性皮膚。油性皮膚,宜選用粉質潤膚品,如雅霜、友誼、雪花膏、香粉蜜。幹性皮膚,宜選用油脂護膚品,如冷霜、百雀羚、香脂、維爾膚等。中性皮膚可選用奶液、杏仁蜜、檸檬蜜。皮膚明顯衰老、多皺,則可搽些營養性珍珠霜等護膚品,並輔以經常按摩皮膚。
不忘吃早餐
有人將吃早餐列為健身的一項措施,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安排,問題最大的是早餐。俗話講,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般上午的學習、工作強度比下午大得多,體力、腦力消耗大,所需的熱量也多。早飯馬馬虎虎,有的甚至不吃早飯就去上學、上班,熱量攝入不足,迫使機體動用體能,消耗體內糖類、脂肪、蛋白質。眾所周知,貯存體能,將糖、脂肪、蛋白質貯存起來,需要做功。然而將已經貯存的糖、脂肪、蛋白質轉化為熱量,又要做功,所以說,付出很多,可是得到的卻很少,往往不能滿足人體需要,容易發生疲勞,久而久之,體質下降,疾病誘發。
也有的早餐搭配不當,過分強調營養或貪圖方便,喝牛奶、吃雞蛋,卻忽視穀類食物的攝入,結果熱量攝入依然不足。北京市兒童保健所一項調查表明,現在營養不良兒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兒童是熱量攝入不足,也就是說做爸爸媽媽的光顧給孩子吃高蛋白,而忽視了吃飯。那麼,怎樣才能使早餐吃飽、吃好呢?理想的早餐是“幹稀搭配”,即粥、饅頭、豆漿等搭配;“主副食混食”,即除了主食外,最好有雞蛋、鹹蛋、花生米、黃豆、肉類等副食品搭配。這樣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學習。
不吸煙
吸煙的危害,盡人皆知。自覺養成不吸煙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也是一種高尚公共衛生道德觀念的體現。在吸煙的房間裏,尤其是在冬天門窗緊閉的環境裏,室內不僅充滿了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而且還有吸煙者呼出的一氧化碳。
據測定,在香煙的煙霧中含有3%~6%的一氧化碳,會使人感到頭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為嚴重的是在吸煙者吐出來的冷煙霧中,煙焦油和煙堿的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含量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富多50倍。有關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喉癌發病率高6~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3倍,循環係統疾病發病率高3倍,氣管炎發病率高2~8倍。有人調查了1000個家庭,發現吸煙家庭16歲以下的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煙家庭多,5歲以下兒童,在不吸煙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狀,而吸煙家庭卻有44.5%有呼吸道症狀。
少飲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適量飲用對人體有興奮作用,使血管擴張,循環加強,振奮精神,解除疲勞;酒對味覺也有刺激作用,在飯前飲用少量“開胃酒”可以增進食欲。一般認為,每次酒量以啤酒半瓶,葡萄酒、紹興黃酒100毫升為宜,不能超過200毫升,白酒以25毫升為宜,絕不能超過50毫升。否則,隨著酒量增加,興奮作用也隨之加強,出現麵色漸紅、心跳加快、精神興奮、健談;飲酒量繼續增加,興奮就會過於劇烈,臉麵緋紅或變白、精神激動、手舞足蹈、口出狂言、難以自製;飲酒過度,興奮轉抑製、步履蹣跚、語無倫次、委靡嗜睡,甚至不省人事,嚴重的會抑製生命中樞而致死。各人的酒量不一,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酗酒或飲酒成癮都危害健康,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幸。
多喝茶
茶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健康飲料,養成喝茶的習慣是一種有益健康的良好養生習慣。據研究,茶含有500多種化學成分,有蛋白質、氨基酸、多糖、維生素和無機鹽。維生素中主要有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和β-胡蘿卜素。無機鹽有28種之多,含量較高的微量元素有氟、錳、硒、鉻等。茶中還含有豐富的活性生物物質,其中含量最高的為多酚類,其次為茶色素和咖啡因等。多酚類廣泛地存在於植物界,結構複雜,種類繁多,而且很難提純,到目前為止茶中研究最多的為茶多酚。
茶葉對人體的保健作用或藥效作用是茶葉中多種化學組分的綜合作用,但其重要的組分為兒茶素類化合物。兒茶素類化合物為自由基的捕獲器,是理想的保健飲品。茶多酚中的兒茶素類具有抗氧化作用,有防癌、抗癌作用,也有降低血脂,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衰老作用。總之,飲茶是百益而無一害,茶稱得上是一種最理想的健康飲料,為了健康,應自覺養成喝茶的習慣。
學會午睡
午睡是一種消除疲勞,增進健康的良好衛生習慣。尤其是夏天,日長夜短,晚上往往又很悶熱,使人難以入睡,以致睡眠時間不足,白天工作常常會感到頭昏腦漲,精神不振,容易疲勞,午睡能起到調節作用。理想的午睡是平臥,平臥能保證更多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尤其是肝髒和大腦,供給充足氧氣的養料,有利大腦功能恢複。午睡時間一般不要太長,以30分鍾為宜,否則會影響晚上睡覺。
熱水坐浴和泡足
每晚臨睡前,取一隻鋁盆,放在方凳上,加熱水(水溫以能忍受,不燙傷為度)至半盆,臀部坐在盆中。冬天氣溫低,水溫容易下降,應隨時添加熱水,使水溫保持在一定溫度為好。每晚1次,每次5分鍾左右,時間長些則更好。坐浴時再配合提肛運動,放鬆情緒,做深呼吸動作。在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放鬆,一收一放為1次,反複做10~20次。如果便後能再增加1次坐浴,對痔瘡療效更佳。如果外痔脫垂、內痔出血時,坐浴後,肛門周圍塗上少許青黴素眼膏也能收到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