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婦幼養生保健(3 / 3)

產褥感染有以下兩種情況。

①自身感染。正常婦女或孕婦陰道內有大量細菌寄生,但多數並不致病,產後由於機體內環境的改變則可能致病。寄生在身體其他部位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或皮膚的細菌,或存在於感染灶的病原菌也能經血液或經手的接觸傳播至生殖道引起感染,生殖道本身炎症病灶內潛伏的細菌,也可能成為產褥感染的來源。

②外界感染。由外界的病原菌進入產道所引起。產褥感染病人的膿液、惡露或用過的敷料、被褥都有大量的細菌,通過直接接觸和間接傳播引起產褥生殖道感染。當醫務人員患上呼吸道疾病,可以通過飛沫將致病菌通過空氣傳給產婦。其他如無菌技術差、醫療器械滅菌不夠或重新汙染,臨近預產期性交或產後衛生習慣差等因素均是外界病菌侵入產道引起感染的原因。

女性中年期保健

中年女性的生理、心理變化

進入中年以後,女性的機體會隨年齡增長而開始衰退,生理和心理特征發生一係列變化,從而產生一係列臨床表現。

生理的變化

①月經的變化。女性在中年期最顯著的變化是月經的改變,通常有三種形式:月經突然停止;月經間隔時間長,月經量逐漸減少,以至停止;月經不規則,間隔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月經量不等。當雌激素減少到不足以引起子宮內膜增生的水平而發生閉經時,婦女就進入了絕經期,同時喪失生育能力。

②卵巢的變化。絕經後婦女的卵巢逐漸萎縮,體積減小至育齡婦女的1/3~1/2,表麵褶皺不平,質地變硬,成為一個纖維組織,因此,絕經後女性體內雄激素/雌激素的比值增高,故臨床上常可見到麵部多毛的現象。

③子宮的變化。絕經後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低落,子宮逐漸萎縮,重量減輕。分泌物減少,宮頸可變短、變窄甚至堵塞。但是一旦有機會重新接觸雌激素和孕激素時,仍然可引起增殖、增生或分泌改變,仍然可引起子宮出血。

④外陰的萎縮。中年女性特別在絕經2~3年後外陰逐漸萎縮。首先是陰唇皮下脂肪減少,彈力降低,陰毛脫落,變稀疏,大陰唇薄平,小陰唇縮小。隨之陰道口的彈性也減少、陰道口也縮小,擴張性差,前庭大腺的分泌物由少到無,這將導致性交時陰莖插入時的不適和困難。

⑤陰道黏膜的萎縮。表現為陰道黏膜上皮細胞萎縮,表層細胞脫落,餘下基底層細胞不再生長,變得菲薄脆弱,易受感染產生各種陰道炎症。

⑥乳房的變化。乳房組織,尤其皮下脂肪也在逐步萎縮,使乳房下垂並失去張力,不再高聳,當然更不會有分泌功能。

⑦尿道黏膜的萎縮。尿道黏膜隨著雌激素的減少逐漸萎縮、變薄,往往在尿道口呈現一圈微血管,或者尿道黏膜外翻。尿道的橫紋肌張力減退,容易出現尿失禁現象,特別在咳嗽、噴嚏或腹壓增高時尤為明顯。

⑧中樞神經係統的變化。中樞神經係統,尤其是自主神經係統的功能,也會因多種內分泌相互的影響而出現短時或輕或重的異常變化。特別在原來自我控製能力較差,或者反應比較敏感及強烈的女性,容易產生一時難於協調的行為或感覺,嚴重時甚至與精神病發作難以區分。

⑨體態的變化。身材變粗,腰圍線條消失,腹肌張力減弱,大腿皮下脂肪增多,麵部皺紋增多,唇上下細毛也增多,以及皮膚幹燥瘙癢和出現色素斑等。

⑩其他方麵的變化。絕經後由於雌激素分泌減少,盆底肌肉和盆腔韌帶及結締組織的張力與彈性下降,盆底變得鬆弛,可能會出現子宮下垂、膀胱膨出、直腸脫垂等現象。

心理的變化

中年女性的心理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對自己估價不足。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女性對自己的估價反而不足。有的女性會在機會麵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有的會過於追求變化,而放棄有發展前途的工作。

②年齡恐慌感。近年來,由於年齡而產生的恐慌心理在女性中彌漫開來,特別是中年女性,她們麵臨即將退休或隨時被老板解雇的風險,又因年過35歲而被眾多招聘單位所排斥。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恐慌感也逐漸加重。

③心理疲勞感。中年女性對工作的新鮮感逐漸減少,不少人出現了心理疲勞感,這種來自心理的疲勞感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會削弱中年女性未來發展的競爭力。

④孤獨寂寞感。盡管生活和工作繁忙而緊張,可是一旦停止忙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會從內心湧出一股渴望,渴望將生活中的煩惱、幻想和情感向人傾訴。有的中年夫妻由於性格、興趣、人生觀等方麵的差異,導致婚姻破裂,加上父母的逝去、子女的獨立,更加重了中年女性的寂寞感。

⑤自信心不足。一些中年女性的思維定式陳舊,她們往往缺乏係統化、理論化的新知識,在當今信息時代中常感到無所適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⑥沮喪悲觀感。大多數中年女性都屬工薪階層,然而經濟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往往從各個方麵強烈地刺激著她們,麵對經濟上的拮據和各種不公正而又無可奈何的局麵,很自然就產生了一種沮喪感。同時由於身體上的一些不適或疾病而產生悲觀想法,表現為情緒消沉,容易激動、煩惱。

⑦緊張感。心理和情緒保持適當的緊張度是有益的,但中年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都處於承上啟下的角色。她們承受的壓力較大,工作、生活節奏也較快,諸多的社會心理因素常常使她們處於某種緊張狀態之中,外界的小小刺激會引起很大的情緒波動和緊張。長期持續的心理緊張容易使人疲勞,抗病力和免疫功能降低,記憶力減退,甚至引發疾病。

女性更年期保健

對許多婦女來說,絕經期的痛苦不一定是某些身體上的問題,而是絕經期的到來正好與她們動蕩變化的個人生活相重合,使得她們陷於精神和軀體兩方麵夾擊之中。為了擺脫這種夾擊,安然度過人生的這一轉折期,提出下列行為保健措施供您參考。

①正確認識更年期是婦女一生中必須經過的自然生理過程,是個過渡時期。婦女要努力提高自我控製能力,對出現的一係列更年期綜合征表現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正確態度,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有意識地控製多種症狀的發展,減輕不適反應,順利度過更年期。

②更年期應盡量減少各種不利健康的社會心理、行為及環境刺激,保持穩定的生活規律。婦女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工作、精神負擔過重,避免過於疲勞和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排除緊張、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正確對待子女離開、退休、職務變換等一些現實生活的問題。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態平衡,多參加一些文娛、體育活動,不要因晚上睡眠不佳白天便躺在家裏睡覺。必要時,晚上入睡前可服少量鎮靜劑。

③對於有明顯焦慮不安、憂鬱等緊張情緒的婦女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輔以適當的音樂療法。音樂以旋律平和、優美、舒緩、抒情的內容為主,以協助大腦皮質功能協調平衡,改善情緒。另外,音樂療法通過其信息作用還可消除許多不利行為。對於有些神經、精神反應過強者,可尋求心理治療,以避免其發展為更年期精神病。

④家庭和社會應給予更年期婦女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關心。對更年期的婦女,周圍人士及一些親朋好友要能理解她們的這些行為變化屬正常反應,對她們的一些無法理解的言行要能容忍和諒解。不僅如此,還要給她們更多的關心、體貼、愛護和幫助。特別在家庭裏,丈夫和子女更應體貼關懷。要適當調整一下家庭生活分工,減少更年期婦女不必要的家務勞動,增加其精神調節方麵的活動。

⑤注意月經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檢查處理。更年期的主要症狀為月經改變,當月經過多時,要考慮貧血以及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可能,要及時就醫診治。若發現絕經後出血,要引起警覺,因這往往是生殖器癌症的信號,切忌忽略或害怕求醫,貽誤治療時期。

⑥注意性生活衛生和會陰部保健,預防陰道和外陰感染。

⑦定期婦科檢查。更年期是婦科惡性腫瘤的高發時期,要每隔半年至一年作一次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更年期常見的器質性病變,如宮頸癌(發病高峰在45~49歲)、子宮內膜癌(發病高峰為50~60歲)、卵巢癌(50~59歲)、外陰癌(50%在60歲以前有癌前病變)。許多更年期婦女往往不願接受婦科檢查,殊不知,放棄檢查就是放棄對自己生命的保護。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幸福,請自覺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⑧此外,合理的飲食、良好的睡眠、清潔的飲水是更年期婦女最好的補品,且是最經濟的補品。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要通過飲食調理和維生素去維持和控製體重不要升得太快,不要刻意去節食減肥,因為中年人的皮膚彈性驟減,如果缺乏那層相連的脂肪,就會令皮膚幹枯鬆弛,更感衰老。中年之際略胖點,可被稱為“富態”呢。女性每天應多飲水,吃較多新鮮水果蔬菜,飲牛奶,睡前洗個熱水澡,每天保證有8個小時睡眠。

更年期女性的情緒調節

一些更年期女性常產生易怒、易急躁的脾氣,對一些細小的不順心和外界刺激會做出過度、過激的反應。急躁脾氣的後果使領導同事間關係失調,鄰居親友間矛盾重重,丈夫子女婆媳間難以相處,而這種關係的緊張又反過來影響更年期女性的情緒,往往使脾氣更為急躁火暴,造成惡性循環。改變和避免火暴脾氣的發生是更年期女性保健的重要一環,可從以下幾點來進行。

①克服消極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一種心因性症狀,在女性各個年齡階段都可發生,而在更年期更易發生。這類消極的自我暗示往往把一些並不嚴重,甚至是並不存在的情況變成心中的忐忑不安,“疑心生暗鬼”,越想越嚴重,越想就越怕,越怕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容易上火、發脾氣。因此防止“小刺激大反應”的重要一條就是克服消極的自我暗示,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要“靜”、“製怒”、“莫生氣”。即使自己身體不舒服或有什麼疾病,也鼓勵暗示自己“一定能克服和戰勝”,自己的身體“一定能很快恢複”。同時也可找醫生檢查一下身體,當得到自己確實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肯定結論後,就更增強了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的信心。

②向信任的人傾訴。物色一個自己比較信賴,能幫助自己解決思想問題的人(領導、同事、朋友、親屬),一旦心中發生惱怒時就找他(她)去談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容易發生急躁脾氣的女性往往存在著自身的誇張,這常是她發生“小刺激大反應”情緒障礙的來源。當這位比較被信任的人把更年期女性對自身的誇張這種非理性思維進行分析後,常能幫助這些女性轉入冷靜。

③建立正確的情緒傳導方法。情緒傳導有自然傳導和人工傳導兩種。自然傳導又可分自身傳導(哭、鬧、笑、咬牙切齒、自傷身體等)、對人傳導(打人、罵人)、對物傳導(毀物、踢打小動物)、麻醉傳導(性發泄、借酒澆愁、猛抽煙)等。它們都屬低級傳導方法,都不足取,都不是解決急躁脾氣的辦法。而應提倡人工傳導,即通過工作、學習或通過看書、看電影、看電視、散步、聽音樂、跳舞等去宣泄不良情緒,以達到消除急躁脾氣的目的。

④後退一步天地寬。凡事要順其自然,更要相信許多不順心的事過一段時間會逐步改觀的,許多看似“山重水複疑無路”,但不久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如何克服更年期心理性“性障礙”

進入更年期後,由於生理上的變化,性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生理性的性功能減退,而出現了許多心理因素的性功能障礙現象,如性淡漠、性厭煩、性心理損傷和性功能失用性衰退等。

如何克服這種因心理因素造成的“性障礙”呢?首先應該明白,更年期生理特性功能減退,並不是性功能的消失和中止。從生理角度來看,男女雙方在更年期或更年期後仍有充分的性生活欲望,對女性來說,絕經並不影響其性生活;就男性而言,其生殖器官仍能被激起性興奮,得到性滿足。因此必須認識到,更年期適當合理的性生活,是正常的生理需求,能延緩生殖器官的衰老速度,有利於身體健康。如果過分抑製這種生理需求,會導致老年人的各種身心疾病。老年人合理的性生活,也是老夫妻感情交流的一種方式,其有利於晚年生活的幸福和愉快。

國內外學者經過研究認為,更年期早期性生活以每周一次為宜,這個數字適合大多數人,但也有少數人感到過頻或不滿足的。絕經後的女性,卵巢功能接近消失,但仍有一定的性要求,這時應以10~15天一次為宜。人類隨著年齡增長,性欲下降,性交頻率也相應減少。所以,一般應根據年齡、身體狀況合理調整安排更年期的性生活頻率。但性生活安排也要因人而異,一對夫婦性生活的適當頻率,應以性交後次日雙方都不會感到疲勞為原則。此外,對性生活也要有一個適當的節製,因為性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體力消耗,有人作過統計,性交一次,相當於爬一次五層樓的體力消耗。在興奮時,心率可以增加到140~180次/分,血壓可上升2.67~5.33千帕,造成心髒負荷加重。所以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更應注意性交時的身體狀況,以免性交時發病、猝死。

女性老年期保健

老年女性的心理需求

老年女性正常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麵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交往需求。多層次交往是老年人正常的心理需求。

②自主需求。中老年人大都沉著穩重,老成大方,閱曆豐富,做事自有主張。

③尊敬需求。中老年人希望得到晚輩、學生或下級的尊敬,每當受到別人的尊敬、愛戴時,心情會十分喜悅。

④求助需求。中老年人由於健康狀況等原因,會產生求助心理。

⑤變化需求。變化需求是適應生理變化和社會角色變化的一種心理現象,應當適應客觀現實,用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

⑥求知需求。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後,也希望坐下來認真、係統地讀書,揭開生活的新篇章。

老年女性滿足心理需求的途徑為了滿足正常的心理需求,老年女性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積極進取。要有進取的精神,確立新的生活目標,發揮在知識、經驗、技能、智力及個人特長上的優勢,進取向上。

②拓展生活空間。盡力拓展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根據身體條件和性格愛好,把生活內容安排得充實些,使生活更有意義。

③善於自我解脫。能善於擺脫煩惱,做到清心寡欲。對於外界名利之事要善於超脫,對家庭子女之事不可操勞過度,以使自己有一份好心情。

④營造輕鬆、明快、愉悅的生活氛圍。要重視人際關係,既要聯係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經常和好友聊天談心,交流思想感情,在人際交往中取長補短,汲取生活營養,使心情舒暢。

老年女性的長壽運動

健身走是適宜老年女性的和諧運動方式之一,好處是簡便易行,一學就會,能減少或減輕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等病症,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和骨骼強度,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健身走以消耗身體多餘的熱能來控製體重。此外,健身走還能提高人的智能,有益心理健康。

健身走的類型

健身走有三種類型:

①慢速健身走。慢速健身走,即散步。每分鍾70~90步或者更慢些(每小時3~4千米)。

②中速健身走。中速健身走,即普通步。每分鍾90~120步(每小時4~4.5千米)。

③快速健身走。快速健身走,即快步走。每分鍾120~140步(每小時5~7千米)。健身走的速度,取決於自己的健康狀況,可快可慢,或是不快不慢的中速行走,如身體條件可以,盡可能快速行走。

健身走的要領

健身走的基本要領為走路時要昂首挺胸,眼視前方,雙肩放鬆,直腰收腹。走路時要腳跟先著地,通過腳跟過渡到全腳掌,然後至腳尖蹬地,最後再邁動另一隻腳向前。行走時要雙臂前後擺動,身體稍前傾。

健身走每天30~60分鍾,距離為2~3千米,每周應不少於5次。

健身走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時再進行。我國民間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養生之道。然而近年國外醫學研究表明,飯後靜坐或臥床休息半小時再活動有益健康。其理由有兩點:一是飯後食物集中胃內,需要充分的消化液和血液來幫助消化,此時適當休息,全身血液就能較多地集中到胃裏,使胃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反之,則影響消化。二是胃腸消化液在食物的條件反射下才能大量分泌,如果飯後立即活動,會使胃腸蠕動加快,將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過快推入小腸,既影響了消化液的分泌,又增加了小腸的負擔,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得不到充分消化和吸收。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日本人,就有飯後靜坐或小睡的習慣。

健身走的地點,應選擇在公園、林間小路、河旁等環境清靜、空氣新鮮的地段。清晨或傍晚都是健身走的黃金時段。目前,城市許多人在公路邊上活動,這種環境不是理想的健身場所,一是人來人往;二是汽車尾氣排出有害氣體,加之噪聲較大,所以不利於健康。因此,健身走要盡量避開公路。健身走的量要達到每次不少於2千米,盡量快走。身體不適或氣候惡劣時,不適宜健身走。

樂觀地對待生活

笑是人的“心理保健操”。對患者來說,笑是一劑良藥;對中老年來說,笑是延年益壽的秘方。心理醫學專家將每天盡量的笑,作為“三大長壽秘訣”之一。所以,老年人的生活應笑口常開。

生活中應多引入笑

要學會笑向老年人生,含著笑容和笑心,走向人生的第二個春天。笑向自身……從個人的喜好中可以找到笑。笑向家庭……對家庭來說,你可以笑向老伴,笑向兒孫,笑向天倫之樂。笑向社會……社會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大院和裏弄中的左鄰右舍,早晚一聚,談古論今,交流健康之道,學習烹調本事,會使你歡笑不止。笑向大自然……笑向山河,笑向樹木等。有許多實例說明,這種“人老心不老”的心理,不僅是精神年輕的標誌,還確實具有延緩衰老之功效。

注意培植笑

心理醫學專家說,笑是我們每人都能獲得的技術,然而笑又是一種需要人們平時加以培植的東西。那麼,從哪些方麵去培植笑,才能使自己的笑聲越來越響呢?請參考以下建議。

①常與愛笑者交往。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常和愛說愛笑的人打成一片,他們的歡樂,就能消除纏繞在你身邊的陰霾,使你能盡情地享受生活中的樂趣,進而使你學會笑,且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感情去熱愛生活。

②練習笑的技藝。在四下無人的時候,你可以強迫自己高興起來,吹吹口哨、哼哼歌曲,相信你真的會快樂起來。國外一位女心理醫生認為,“生造”的笑可以刺激橫膈膜,使它像在真笑時一樣顫動起來,從而引發真正的大笑。其機理就好比將車鑰匙插進汽車點火器中一樣,發動機一著便會轉動起來。國內有人認為,無緣無故地捧腹大笑,笑著笑著,心裏會真的快活起來。如果你心情抑鬱不快時,不妨從改變儀表入手。先對著鏡子練習微笑,盡量使肌肉放鬆,笑得自然,同時想些生活中曾使你快活發笑的事情。練習數次就學會輕易地、自然而然地發笑。當能自然地笑時,心情就會感到愉快。

③保存笑的資料。讀書看報時,可以留心剪下你喜歡的卡通片和小笑話,也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把你平時發現的幽默隨時記下來,例如每天看到聽到的詼諧幽默的笑話、相聲、喜劇等都可記下來,而後進行加工整理,並收入幽默剪貼簿。這樣,在加工整理或日後翻閱幽默剪貼簿時,就會從那滑稽而不庸俗,深刻而不尖銳的幽默中鬆弛繃緊的心弦。

④留出笑的時間。不管你怎樣的忙,每天都應該為笑留出時間來,還應設法讓家人、孩子每天得到一次幽默享受。例如擠出時間在孩子們的書包裏,在鏡子背後或家庭課桌上擺放寫有笑話的小紙條或漫畫畫片,或有時給家人送上一首幽默的詩,這樣,你家庭的上空就時常有笑聲回旋。

⑤笑在最需要的時候。前邊已經提到,笑,是一種我們每個人都能掌握的技巧,因為它出於天性。但是這裏麵也有一些東西不是天生而必須依靠人為努力的。例如,在無助的困難中盡量使自己幽默點,這樣,對於你來說一切都會變得輕鬆的。

⑥常練“笑冥思”。國外有關專家研究的“笑冥思”適合老年體弱者練習。其方法是:取臥位或坐位均可,5分鍾伸展肢體,5分鍾笑,5分鍾冥思。練習後具有妙不可言的效果。

⑦多一點幽默。中醫認為,在醫治“心病”時,沒有比笑聲更好的藥了。幽默同笑有不解之緣,能幫你消除緊張心理,改善睡眠和食欲,還能協調人際關係,給你帶來和諧的生活。有句格言:“幽默是健康的源泉與標誌。”當今世界不少國家,在緊張的勞動之餘,創辦各種新奇的幽默組織,借以消除疲勞,鬆弛情緒,增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