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老年養生(2 / 3)

忌運動治病

有些老年人常以劇烈運動出汗來治感冒,殊不知運動能使感冒加重。運動使新陳代謝加快,導致體內調節功能失常,削弱機體抵抗力,給病毒或病菌以可乘之機,從而使呼吸道黏膜發炎、腫脹,引起高熱、咳嗽、流涕、發燒、頭痛等,甚至引起支氣管或其他並發症。

忌早起鍛煉

冬季早晨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此時老人由室內溫暖環境到室外低溫環境去鍛煉身體,易引起傷風感冒,甚至誘發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老年人最好選擇上午10時後到室外散步、鍛煉。

忌日曬過長

老年人冬季喜歡到室外曬太陽。適量的日曬能強人肌膚,對老人健康有利。但日曬時間過長,則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創傷和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失眠。專家指出,老年人曬太陽應避開上午10時以前、下午5時以後這兩個時間段。

忌洗浴過勤

冬季空氣幹燥寒冷,許多老年人皮膚幹燥脫屑、瘙癢,誤以為是由於不清潔所致,於是每天或一兩天洗浴一次。結果使皮膚越發幹燥,脫屑更多。其實,老年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且水溫不宜太燙,皮膚不宜使勁搓擦。洗後最好喝一杯熱開水。

忌劇烈運動

老年人不宜做劇烈運動,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慢跑、騎自行車及練太極拳、氣功等。若運動後頭暈頭痛、四肢乏力、胸悶氣短、失眠多夢,那就證明運動量過大,要減少運動量,甚至停止運動。若運動後全身輕鬆,心曠神怡,納佳眠香,精力充沛,就說明運動量適宜。

忌取暖失度

隆冬天寒地凍,老年人怕冷,喜歡把炕燒得熱烘烘的,或緊靠火盆,或用熱水袋、暖壺貼身而臥,這常常引起皮膚紅斑或燙傷。正確的取暖方法應該是:室內保持18~25℃溫度,炕燒得不宜太熱,以28℃左右為宜,與火盆至少保持1厘米距離,熱水袋、暖壺上應包多層毛巾或布片。局部取暖不超過10分鍾。

忌嗜煙好酒

冬季老年人喜歡邊吸煙邊聊天,邊看電視。殊不知,由於冬季關門閉戶,煙霧不易外散,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長期煙霧蓄積,對人體影響更大。也有些老年人喜歡喝酒禦寒,往往貪杯成癮,酩酊大醉,由於冬季室內外溫差大,酒後體虛,外寒之邪乘襲,寒熱錯雜,給心、肺、腦造成損害。尤其人到老年,體內酒精代謝作用轉慢,導致酒精作用更顯著,所以老年人應改變嗜酒習性。

老年人的睡眠學問

睡眠、飲食、運動是人生保健的三大要素。老年人的睡眠,主要

問題有三:

第一是睡眠時間改變。白天時常打瞌睡,夜間反複醒來,這是老年人的間歇性睡眠,並非生理異常,隻要每天能累計睡眠5~7小時,於健康是無礙的。

第二是睡中多夢。夢是大腦神經細胞抑製不平衡的產物,一般隻持續幾分鍾,其餘的都是睡眠時間。因此,說整夜做夢,懷疑做夢而神經衰弱,完全是心理在起作用。

第三是失眠。據統計,老年人患失眠者達70%。失眠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外界環境因素,如酷暑、嚴寒、噪聲等;有疾病因素,如疼痛、咳嗽、心悸、呼吸困難、腹脹、濕疹等;有心理因素,如情緒不安、心情抑鬱、過於興奮、思念、生氣等。

老年人應如何克服睡眠障礙呢?

其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晚上睡覺前可以用溫熱水洗澡或洗腳,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同時,睡時兩足保持一定溫度,不要受涼;晚餐不宜過飽,也不宜空腹;睡前不宜飲用濃茶、咖啡和酒等刺激性飲品。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宜養成午睡習慣。

其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睡前精神放鬆,情緒安寧,避免過於興奮、激動或過於悲傷、抑鬱。正如《睡訣》中所說:“睡倒而屈,覺下而伸,早晚以時,先睡心,後睡眼。”睡時先安“心”,摒棄千思萬緒,保持寧靜的心境是輕鬆入睡的訣竅。老年人一旦出現睡眠障礙,要消除對失眠的恐懼感。生怕睡不著,反而睡不著。因此,睡不著時,心要靜,氣要平,持“無所謂”的不理睬態度。如果的確無睡意,可散步或看書,待有睡意時再睡。

其三,創造適合的睡眠環境。盡量做到室溫適宜、室內無光、空氣流暢、無異常氣味、環境寂靜、被褥幹淨舒適,總之,睡眠環境應該安靜、整潔、舒適和安全。同時,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宜側而屈睡,低枕。睡眠時身體側臥、彎背、屈膝、拱手,似胎兒狀。這種睡姿,可令四肢、皮肉筋骨處於充分的鬆弛狀態,有助於入睡。

其四,按摩足心。睡前按摩湧泉穴,該穴是少陰腎經穴位,腎主水,按摩可引起火歸源,火入水中,水火既濟,睡眠就好了。

其五,適當用藥物輔助治療。老年失眠者可以服用安眠藥輔助睡眠,原則是劑量宜小不宜大,時間宜短不宜長,宜多種藥物交替使用。

其六,老年人睡眠保健,還要注意有以下幾種忌諱:

第一是忌睡前飲濃茶、喝咖啡。濃茶、咖啡屬刺激性飲料,含有能使人精神處於亢奮狀態的咖啡因等物質。

第二是忌久臥不起。中醫認為“久臥傷氣”,睡眠太多會出現頭昏無力,精神委靡,食欲減退等症狀。

第三是忌靠著火爐或暖氣睡。人體過熱,容易引起癤瘡等病症。另外,夜間因大小便起床時,離開溫暖的環境也容易受涼感冒。第四是忌睡前吃補品。補品並不是隨時都可服用的。人至老年,血液黏度增加,因此老年人並不適宜服含大量葡萄糖之類的補品,更不可在入睡前服用。睡眠本身已經使人的心率減慢,而有些補品中的糖漿類物質會使血液的黏度進一步增加,導致局部血液動力異常,引發腦血栓。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腦缺血的病人,以睡前少服和不服糖漿類補品為好。

老年人的行為禁忌

禁忌的危險動作

①忌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加重心肺負擔,易導致心髒供血不足,肺部氧氣交換不足,老年人宜利用散步、打太極拳等舒緩運動進行鍛煉,以達到健身強體。老年人也不要空腹跑步,生命雖然在於運動,但運動要講究科學。空腹跑步不僅會增加心髒和肝髒負擔,而且極易引發心律不齊,導致猝死。老年人由於利用機體內遊離脂肪酸的能力比年輕人低得多,因此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大。

②忌吃飯過快。老年人由於各種腺體的退化,唾液、胃液、胰液和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都有所減少,加上牙齒不好,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因此,老年人不能仍保持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再加上咽部的吞咽反射變得遲鈍和不協調,如進食過快,還容易食物誤入氣管。

③忌說話快速。老年人說話莫要高聲大嗓、頻率過快。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否則易使血壓升高,也使心髒加重負擔。

④忌燙水洗澡。燙澡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分布在體表,導致心腦等重要髒器供血相對不足,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就易發生心腦急性缺血而致意外。另據研究證實,水中的有害物質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在高溫條件下分別有30%和50%可變成蒸氣,並隨著水溫增高和時間延長而增多。

⑤忌用力排便。老年人排便時如果屏氣用力,易使血壓猛增,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生。所以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吃粗纖維食品,促進腸的蠕動。還要多飲水,便秘應及時治療,切不可屏氣用力排便。老年人也不要蹲便。醫學專家指出,排便時的動脈血壓和心肌耗氧量會增加,血壓驟升可導致腦出血,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老年人更因血管調節反應差,蹲便時間過長突然站起來等原因時常發生腦缺血而暈倒甚至猝死,所以老年人應使用坐便為好。

⑥忌喝冰鎮飲料。老年人大量飲用冰鎮飲料極其危險,因為人的食道就在心髒背後,胃又在心髒底部,所以喝大量冰鎮飲料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容易猝死。

⑦忌猛然回頭。老年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聽到異常聲響,極易猛然回頭。但因老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黑摔倒。老年人也不要做猛烈轉頭運動,醫學專家指出,轉頭固然可以鍛煉頸部肌肉,緩解頸椎病所致的肩背肌肉僵硬、麻木,但老年人樂此不疲地做轉頭運動不適宜,因為頭部轉動過快,持續時間過長或動作幅度過大,有可能使頸動脈受壓扭曲導致急性腦缺血,發生昏厥而出現意外。所以做轉頭運動時應有三不宜:即轉頭不宜過快,持續時間不宜過長,動作幅度不宜過大,而且最好有人相伴。

⑧忌站著穿褲。老年人站著穿褲,這很危險。因老年人骨質已疏鬆,一旦站不穩摔倒了,後果很糟。老年人也不要褲帶過緊,褲帶最好用鬆緊帶,不然褲帶太緊,易使下身血流不暢,尤其是肛門,因毛細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瘡。

禁忌的生活行為

①忌知足不前。老年人晚年生活要豐富多彩,應學無止境。經常讀書看報、勤思考,不僅會衝淡心裏的煩惱、焦躁,還可使腦力活動旺盛,推遲腦細胞的衰老。

②忌熬夜玩牌。玩牌是克服老年癡呆症的好方法,但打牌久了,致使下肢麻木,再加上夜間室內密不透風,易誘發卒中、高血壓、肺心病等。

③忌飽餐和酗酒。飽餐和酗酒會增加心髒負擔,老年人的心髒儲備功能剛剛滿足平時需要,經不起外來的負荷。老年人也不要偏食,人體需要飲食均衡,應多吃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食物和食鹽,否則會出現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等症,導致過早衰老。

④忌孤獨寡語。老年人應克服孤獨寡語、足不出戶的習慣。這容易導致老年癡呆症。應常與親朋好友交往、談心、交流感情,這樣大腦才能得到活動。

⑤忌路邊鍛煉。馬路上車輛多,放出大量的含鉛和一氧化碳的廢氣,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馬路旁的噪聲還能引起頭暈、心神不安等。

⑥忌急躁動怒。養生首先注重養心。老年人不要見到不順眼的事就煩躁動怒,應做到人雖老而心不老,要與時俱進,與時代同行,用有限的時光,為社會創造更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既能消除空虛,也是解憂的好方法。

⑦忌心情淡漠無好奇心。人到老年後,大多好奇心下降,玩心淡漠。如有目的地在家附近地區轉一轉,或參觀一些展覽;或往象棋、牌桌前湊一湊,便會精神煥發,笑口常開。

⑧忌把事情湊在一起做。比如上街修理自行車,又帶上買菜的籃子,再順便提上送別人的東西等。這樣做的確會省出大量時間,但這樣做卻往往導致老人平日無事可做,甚至引起過度疲勞。

老年人的食補與藥補

老年人要科學擇食

人到老年,選擇有益的食品,對身體健康尤為重要。

①補腦益智食品。醫學研究發現,含有卵磷脂、腦磷脂、穀氨酸的食品能提高大腦的活動功能,延緩大腦的老化和衰退。因此可常食些蛋黃、大豆、蜂蜜等食品。

②利眠食品。中醫方劑中常用來治療失眠的甘麥大棗湯是用浮小麥60克加大棗15枚、甘草30克、水4碗煎成,早晚分2次服,效果極佳。此外,小麥、小米、蓮子、桑葚、牛奶等都具有較好的催眠作用。

③聽力食品。常吃生葵花子非但不會影響聽力,而且對聽力有益。科學研究表明,堅果中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因此老年人為保持聽力可多吃些花生、芝麻、核桃等食品。

④養顏美容食品。大棗糯米煮粥,不僅好消化而且駐容顏;含黑芝麻、黑米的食品能使須發變黑。

⑤防癡呆食品。健忘、急躁、呆滯,往往給老年人晚年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科學研究還發現,多吃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利於防治老年性癡呆症。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牛肝、豬心、青魚、牛奶等。

老年人膳食要素

①數量少一點。老年人飲食宜七分飽,進食量比年輕時減少10%~15%,不能超過20%。如果貪多求飽,既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猝死。

②質量精一點。滿足優質蛋白質的供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為佳。

③蔬菜多一點。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有好處,每天不少於250克。

④菜要淡一點。鹽吃多了會加重心、腎負擔,容易引發高血壓、卒中、心髒病及腎髒功能衰弱。一日食鹽量應控製在6克以下,要少吃醬肉和其他鹹食。

⑤品種雜一點。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盡可能多一些,避免偏食而給老年人帶來營養需求不足。

⑥飯菜香一點。老年人味覺減退,食欲較差,適當往菜裏多加些蔥、薑、醋等調料。

⑦飯菜爛一點。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如果貪吃堅硬或煮得不熟爛的食物,久而久之易消化不良或得胃病。食物做得爛一些、軟一些,以利消化。

⑧飲食熱一點。老年人飲食應稍熱一些,在嚴冬更應注意。不宜多食冷食,冷食會刺激胃腸道的血管發生收縮,使血液流通減慢和血液量減少,以致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出現消化不良。飲食也不宜燙,因熱食易損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長期服用燙食,還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⑨飯要稀一點。把飯做成粥,利於老人食用,有益消化,能補充必需水分。

⑩吃得慢一點。老年人因牙齒脫落不全,飲食若貪快,咀嚼不爛,就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同時,還易發生魚刺或肉骨頭鯁喉的意外事故。細嚼慢咽可刺激消化腺大量分泌腺液,有利於食物的消化,並能吃得更香,易產生飽脹感,可防止吃得過多。

瑏瑡早餐好一點。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便於提供充足的能量。

瑏瑢晚餐早一點。晚餐不僅要少吃點,而且要早點吃。瑏瑣零食少一點。多吃零食會影響按時進餐,還會打亂消化係統的工作規律,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瑏瑤不貪肉。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血脂,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瑏瑥不貪精。老年人長期講究食用精白的米麵,攝入的纖維素少了,就會減弱腸蠕動,易患便秘。可將粗糧細做,便於消化吸收。

瑏瑦不貪酒。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力,加重心髒的負擔。同時,老年人多飲酒,還易導致肝硬化。

瑏瑧不貪甜。老年人過多進食甜食,會造成功能紊亂,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癢症、脫發及消耗胰細胞,不利於身心保健。

瑏瑨不貪遲。三餐進食時間宜早不宜遲,有利於食物消化與飯後休息,避免積食或低血糖。

瑏瑩不貪生。生的食物既不利於消化,又常常帶有細菌及由細菌產生的毒素或病毒,特別要禁忌食死畜、死禽等的肉和內髒,由於細菌的感染和汙染,人食後易發生食物中毒。

瑐瑠不貪油。油炸食物外麵有一層很厚的油脂層,在胃中不易被消化,到了腸中,等外層油脂消化後,再開始消化內部食物,這樣食物的營養作用被降低,油脂對腸黏膜的刺激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老年人保健食療

藥膳療法包括藥粥、藥茶、藥酒、藥飯、的菜等,其按藥物組成不同,功效略有差別。保健藥膳應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扶正固本和對某些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黃芪茶

黃芪(切成薄片)15~20克,置保溫杯中,用開水浸泡半小時後,即可代茶飲。飲完加開水繼續浸泡,次日換藥,可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黃芪為補氣諸藥之首,能益元氣、壯脾胃、療虛損、抗衰老。營養分析表明:黃芪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質和多種氨基酸。實驗研究發現:黃芪能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物質代謝,降低細胞中脂褐素含量。

木耳芝麻茶

黑木耳60克,黑芝麻15克,炒鍋洗幹淨置中火上燒熱,將一半黑木耳(30克)下入鍋中,不斷地翻炒,待黑木耳的顏色由灰轉黑略帶焦味時,起鍋裝入碗內待用。鍋重置火上,下入黑芝麻略炒出香味,然後加清水約1500克,同時下入生、熟黑木耳,用中火燒沸30分鍾,起鍋,用潔淨雙層細紗布過濾,濾液裝在器皿內即成。用時加白糖飲,每次喝100~120克。也可將炒焦後的黑木耳、炒香後的黑芝麻同生木耳一起和勻收藏,每次用5~6克加沸水120克泡茶飲服。具有涼血止血、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血熱、便血等症,老年人常用可強身益壽。

枸杞酒

枸杞200克,白燒酒500克,枸杞洗淨,剪碎,放入瓶中,再加入白燒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每日搖動一次。1周後即可飲用。邊飲邊添加白酒。根據個人酒量,晚餐前或臨睡前飲用,通常每次服10~20克,不得過量。具有益精氣、抗早衰的功效,適用於肝腎虧損和早衰。

淮山藥芝麻糊

淮山藥15克,黑芝麻、冰糖各120克,玫瑰糖6克,鮮牛奶200克,大米60克。大米洗淨,用清水浸泡1小時,撈出濾幹;淮山藥切成小顆粒;黑芝麻炒香。將以上3味放入盆中,加水和鮮牛奶拌勻,磨碎後濾出細茸待用。鍋中先放入冰糖,加清水,燒開後將米、淮山藥、黑芝麻磨碎的細茸慢慢倒入鍋內,加玫瑰糖,不斷攪拌成糊,熟後起鍋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2湯匙。具有滋陰補腎、益脾潤腸、健體強身、延年益壽的功效,適用於體虛、須發早白等症。

天門冬膏

天門冬500克,天門冬去皮、根須,搗碎,用白紗布絞取汁,文火將汁熬成膏,放入瓷罐內。食用時,每次服1匙,空腹送酒溫服。具有健體強身、輕身益氣、防病延年的功效。

茶葉飯

將茶葉衝泡後濾汁與粳米一同煮飯。具有防治心血管病、胃腸道傳染病及減肥美膚等功效。

香菇飯

將香菇泡發後切絲加瘦肉末與粳米煮飯。對治療慢性胃炎等症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豬肝腎飯

將豬肝、腎去脂去腺切成小塊,用適量調料拌醃後,鋪至將熟的飯麵,慢火燜熟拌食。對肝腎功能衰弱、腰膝酸痛、頭昏目暗有食療功效。

大棗雞肉糯米飯將大紅棗去核切碎、雞肉切絲與糯米一同入鍋煮飯。具有補中健脾、滋養強壯之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症。

薑汁黃鱔飯

將黃鱔洗淨切段或切絲,加薑汁等調料拌醃後,平鋪將熟的飯麵,慢火燜熟拌食。具有補虛損、強筋骨、健胃補血之功效,可治療病後體弱、貧血等症。

薑汁牛肉飯

將鮮牛肉剁成肉糜,再加薑汁、花生油等調料拌勻,鋪至將熟的飯麵,慢火燜熟拌食,具有祛寒健胃、補中益氣、強筋健骨和消水腫、除濕氣等功效。

洋蔥飯

先將水燒沸,再放入切碎的洋蔥和粳米、鹽等煮飯。具有軟化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血脂,預防腸道疾病,健胃助消化等功效。

菠蘿飯

將菠蘿去皮切丁經鹽水浸泡,與粳米一同入鍋煮飯。具有滋養之功效,可養心益智,防止心髒病發作。

番茄汁飯

先將洋蔥、蒜頭炒出香味,加入水和番茄汁煮沸,再加入粳米煮飯。具有防癌和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

老年人的運動健身

老年人應做“有氧運動”

體育運動有“有氧代謝運動”和“無氧代謝運動”之分,在生理學上,兩者有根本的差別。簡單地說,“有氧”和“無氧”是根據體內氧代謝狀況而言的,其明顯的區別標誌是脈搏跳動和呼吸的頻率。“無氧代謝運動”是指強度大、節奏快、運動後脈搏跳動每分鍾可達130~150次、呼吸急促的劇烈運動,如踢足球、打籃球、快跑等;“有氧代謝運動”是指強度小、節奏慢、運動後脈搏跳動不過快、呼吸平緩的運動,如散步、做體操、打太極拳等。

據測試,散步時吸氧量約為靜坐時吸氧量的3倍,可增加心、腦血液的氧供應,增強大腦的活動,對缺血性心髒病也很有利;足夠的氧供應還可促進脂肪代謝,有利於消耗體內堆積的剩餘脂肪。所以,“有氧運動”對老年人很合適,尤其是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無氧運動”雖然需很多能量,但由於沒有足夠的氧供應,不能起到改善心、腦氧供應的良性作用,也難以消耗體內堆積的剩餘脂肪。所以“無氧運動”隻適於心肺功能良好的年輕人。“有氧運動”首推散步,因為簡便易行,以後可逐步過渡到自編操等。在健身房中,運動的項目很多,但大多屬於“無氧運動”。對老年人而言,還是緩緩的“有氧運動”為好。

老年人需要健康跑

老年人跑步該注意哪些事項?怎樣從科學的角度參加這一活動?有關專家提出了如下的意見:

①健康跑開始前要適當做一些準備活動,緩慢地活動一下肢體,使全身肌肉放鬆,並使心跳和呼吸適應運動的需要,準備活動一般2~3分鍾即可。

②跑步時腳步要輕快,雙臂擺動自然,要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呼吸要深長、細緩、有節奏,每跑二三步吸氣1次,再跑二三步呼氣1次。健身跑的速度為每分鍾120~130米,以自己不覺得困難、不氣短,能邊跑邊與別人說話為宜。

③初次鍛煉時,可慢跑5~10分鍾,逐步適應後可增至15~20分鍾。最好每日堅持鍛煉1次,有困難者每周至少鍛煉3次,每次逐漸增加到30~40分鍾。

④健身跑結束後不宜馬上停下來,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做些放鬆整理活動,使人體各器官從運動狀態逐步恢複到平靜狀態。老年人進行健康跑要量力而行。體質較差或以前缺乏鍛煉的人士可先走跑並用,待逐漸適應後再全程慢跑。跑步的距離由近到遠,速度由慢到快,以感覺全身舒暢為度。如遇風雪、大風天氣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鍛煉時,可在室內進行原地跑鍛煉。

老年人健腿八法

“人老腿先老”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因而,老人健身防老衰也應從腿腳鍛煉開始。這裏推薦一套鍛煉腿腳的保健動作:

臥位運動趾與踝

仰臥床上,雙下肢平伸,雙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運動30次,五趾分離、並攏30次,然後屈髖、屈膝、伸屈旋轉踝關節30次。這是整套運動的準備動作。

坐位蹬滾子運動

把長40厘米,直徑10~20厘米的圓木或石滾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邊,雙足蹬在滾子上前後滾動100次,可以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踮腳走路練屈肌

踮腳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這不但可鍛煉屈肌,從經絡角度看,還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

足跟走路練伸肌

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走路,這樣是練小腿前側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

側方行走練平衡先向右移動50步,再向左移動50步。側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強化,有預防共濟失調的作用。

倒退行走益循環倒退有利於靜脈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發揮雙足“第二心髒”的作用,有利於循環。另外,倒退時,改變了腦神經支配運動的定式,強化了腦的功能活動,可防因廢用而腦萎縮,每次倒退以百步為宜。

四肢爬行降血壓

用四肢爬行50米。爬行時,軀體變成水平位,減輕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變得舒張鬆弛,心髒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有利於緩和高血壓,這已為大量實踐所證實。

踩足按摩促回流

如果有3~5歲的小孩,你可趴在床上,雙足背貼床麵,足心朝上,讓孩子赤腳踩壓你的雙足,孩子的足跟對準大人的足心,做踏步動作50~100次,對促進血液回流大有好處;沒有孩子幫助,也可自己按摩。

老人如能每天堅持一套上述鍛煉,一定會推遲雙腿先衰的到來,也有利於心腦髒腑的保健,你不妨試試看。

老年人跑步要保護膝關節

跑步是一項持續時間較長的重複性運動,可加重膝關節的負擔。據測定,一個體重60千克的人,跑10千米,按單腳每千米著地500次計算,每隻腳累計承受的重量就是600~800噸。特別是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差,關節韌帶老化、缺乏彈性,在這麼大的重量作用下,如果不重視對膝關節的保護,就會加快膝關節的磨損,甚至傷害膝關節。運動學專家認為,老年人在健身跑步時,應注意以下兩方麵,以防止對膝關節的傷害。

加強膝關節的保護

①注意跑步姿勢要正確。目的是盡量減輕跑步時膝關節承受的震動及壓力。如跑步開始時步子不要太大,膝關節不宜抬得過高,這樣落地時可減輕對膝關節的震動和負荷。同時,腳落地不要過猛,應前腳掌先落地,也可以利用腳弓的彈性來緩衝落地時的震動,而不要腳跟著地。

②注意跑步的運動量要適宜。開始時速度宜慢,適應後再逐步加快。每次跑步要適可而止,也可走跑交替。尤其剛參加跑步鍛煉者更要注意不要一下子加大運動量,以免膝關節負擔猛然加重。

③注意跑步場所的選擇。要選擇路麵平整、較鬆軟的場地,盡量避免在堅硬的、路麵不平的場地或碎石路上跑步。此外,跑步時應穿鞋底較厚的運動鞋。跑步前做好膝關節的準備活動,跑步後要對膝關節進行放鬆按摩,並注意防寒保暖。

注重膝部肌肉的鍛煉

運動學專家認為,增強膝部肌肉的力量是防止膝關節損傷的最有效的好方法。下麵介紹幾種鍛煉膝部肌肉的方法。

①靜止半蹲練習,俗稱“騎馬蹲襠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半蹲130°左右,挺胸拔背,自由呼吸,保持靜止不動1~3分鍾,連續做3~4次。開始可先采用靠牆靜止半蹲練習。

②深蹲練習。兩腳分開同肩寬,緩慢下蹲和站起,站立時腳跟要離地,使膝關節得到充分伸展。必要時可扶著牆壁,保持身體平衡和呼吸通暢。

③負重伸小腿。仰臥,小腿垂在床沿邊,踝關節負重0.5~1千克,緩緩將膝關節伸直,保持3秒鍾後放下,重複做30~50次。

老年人腿腳保養

幹洗腿

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從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條腿,重複10~20遍。此法可使關節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也可預防小腿靜脈曲張、下肢水腫及肌肉萎縮等。

甩腿

一手扶樹或扶牆,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後,腳麵繃直,腿亦伸直。兩條腿輪換甩動,每次甩80~100下為宜。此法可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下肢軟弱無力、腿腳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揉腿肚

以兩手掌緊挾小腿肚子,旋轉揉動,每次揉動20~30次,兩腿交換揉動6次。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的力量,防止腿腳酸痛和乏力。

扭膝

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十次,然後再逆時針扭動,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等症。

搓腳

將兩手掌搓熱,然後用兩手掌搓兩腳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腎水、降虛火、舒肝明目等作用,還可防治高血壓、眩暈、耳鳴、失眠、足部萎縮酸疼及麻木浮腫等。

蹬腿

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後腦勺,由緩到急進行蹬腿動作,每次3分鍾,然後再換另一條腿,反複8次即可。老年人背部鍛煉

人上了年紀,彎腰撿東西、係鞋帶都頗為吃力。這時如果姿勢不當,就很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的拉傷和疼痛。所以,老年人想從地上端起一盆水或其他東西時,要盡量靠近物品,雙腳分開,屈膝下蹲,上身正直或稍稍前傾,少彎腰,而要垂直地向上站起身來。倘若需要轉身,則利用大腿和腳的移動來完成,不要隻靠扭轉腰背來完成。背部保健操能鍛煉背肌的力量,經常做可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常用動作如下:

①屈膝平臥,雙手把一側膝蓋輕輕壓向胸部,使背部有拉伸的感覺,但以不覺疼痛為度,保持30秒後放平,兩側交替做。

②屈膝而臥,腹部用力收緊,抬起臀部,腰背離地,保持30秒後放下。

③屈膝而臥,雙手在腦後交叉抱頭,頭部用力向上抬起,到肩部離地,保持10秒後放鬆,像做仰臥起坐的樣子。

④屈膝跪在地上,雙手撐地,背部向上弓起,保持5秒後放平,達到與地麵平行。做10次。

⑤俯臥,在腹部下放軟墊子,將左手和右腳同時舉起,做到背部和臀部有緊繃感,堅持2秒後放鬆,再換右手和左腳舉高。共做10次。

健身球……老年人的健身之寶

健身球有良好的保健養生功效。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人的手部有許多經絡和重要穴位,與五髒六腑相通。健身球在手中轉動時,不斷刺激手部的穴位,可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增強機體各種功能,提高神經係統的協調能力,消除緊張與疲勞,起到防治疾病、保健養生、延年益壽的作用。

開始練習時可單手持球,熟練後也可雙手持球。一手可握持雙球、三球或四球。手掌、手指握球或托球,順轉、逆轉、離心轉、裏外跳轉、打鼓點。也可配合太極拳練球,還有人用腳掌滾動、用腳心壓揉、腳趾撥弄或手足並用方法練球,收效頗佳。另外,練球時應心平氣和,配合良性意念健身效果更佳。練球每天2~3次,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貴在堅持。健身球不要隨便讓他人使用,以免傳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