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結石性疼痛:膽囊結石、腎及輸尿管結石等。

4寄生蟲病:蛔蟲病等。

家庭急救法:無上述腹痛嚴重症狀,並排除病情急性的情況後,可采取治療方法,以減輕病人痛苦,但同時也應嚴密觀察腹痛變化情況。

1針刺或針灸止痛,可選用中脘、天樞、足三裏穴位。

2擠壓耳廓壓痛點或輕輕按摩腹部。

3腹痛時,應暫時禁食(屬饑餓引起的腹痛除外),觀察腹痛變化情況。

4老年人反應遲鈍,腹痛症狀不典型,應引起重視,注意觀察。

5必要時可口服一些藥物比如胃舒平4~6片,以緩解胃酸過多;巔茄合劑或阿托品,以緩解腸痙攣。

6在沒有弄清楚腹痛是什麼原因引起之前,禁用止痛劑如杜冷丁,否則會掩蓋病情,不利於醫生診治。

19骨折的急救

與運送法

骨折,是外傷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斷裂。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1局部有疼痛、壓痛和腫脹。

2受傷部位有外形改變,如短縮、彎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變形)。

3不是關節的部位,表現異常活動和骨摩擦的聲音。

4多發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並危及生命。骨斷端可損傷而殘廢。

引起骨折的幾種主要原因:

1外傷以及暴力擊打骨骼。

2從高處跌落或重物擠壓身體。

3老年人骨質疏鬆導致骨頭不結實,用力過猛,或下樓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家庭急救法:

1止血和包紮傷口,注意骨折傷口,無論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藥物(如止血粉等藥)和未經消毒的水衝洗。妥當的處理是把傷口周圍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紮止血。沒有大血管損傷時,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給予臨時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讓骨折部位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要點是,固定範圍一定要超過受傷部位上、下的關節;固定時要添加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樹枝、雨傘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彎曲等情況而皮膚又無傷口時,應使用手法牽引(一般是向兩側牽拉)後,進行骨折複位,再用夾板固定;如骨折斷端已穿破皮膚,應隻行包紮而不要複位,以免將汙物帶入傷口深處,導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須固定後才能夠搬動和運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時更應注意,防止不正確的運送方法而加重損傷。

20脊柱骨折的急

救與運送法

脊柱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脊柱是由32塊椎骨相互連接而成的,其中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其餘為骶尾椎。脊柱中有脊髓,是身體的重要組織之一。脊柱骨折會引起椎骨斷裂移位,從而導致脊髓損傷,引起癱瘓。

脊柱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1脊柱骨折部位疼痛,或手壓時有壓痛。

2有些病人呼吸困難,不能進食、講話或四肢不能活動。

3針刺受損脊髓所控製的相應皮膚,沒有疼痛感覺。

引起脊柱骨折的幾種主要原因:

1從高處跌落,椎骨壓縮骨折。

2石塊撞擊或房屋坍塌。

3暴力所致。

4老年人坐車時劇烈顛抖。

家庭急救法:

1首先不可隨便翻動病人,更不可讓病人抬頭、點頭或扭頭;不能扶起病人,飲水喂食。受傷時什麼樣子,就保持原樣,不要隨便活動,其目的是不損傷脊髓。

總之,不動,就是最重的急救要點!

2隻有在正確牽引之後,才可以搬動病人,同時,要向每個搬運人員充分說明搬運方法及注意點,統一行動。任何背負、拖拉、扶持、用手扛抬等搬運方式,除非情況過分緊急(如在火場),通常情況下絕對不允許。搬運時至少四人,擔架宜用門板或木板,不可用軟擔架。

具體的牽引及搬運方法:

1一人牽引頭頸,使斷骨不致壓迫脊髓。如病人躺在地上,應跪在病人頭前,兩手扶住病人下巴下方,緩慢而用一定力量把病人的頭向自己的方向牽引。保持病人頭部的姿勢不動,牽引的要點是,不讓病人的脊柱屈曲。

2另一人把門板湊到病人身邊,緊緊插向身下,使病人一翻身正好躺臥在板上。

3另外兩人跪或蹲在病人的另一邊,一人伸手放在病人的肩膀和髖骨下麵;另一人把手伸至大腿和小腿下方。

4四人都準備妥當了,由一人喊:“預備翻”,管翻身的兩人就把病人的身體先側轉,兩人的動作務必一致,管牽引的人,這時也隨著身體的側轉,頭也應隨著身子一齊動轉,同時還要維持牽引。管門板的人,趁機把門板插入病人身後。動作一致、緩慢,是搬動病人的要點。

5一人再喊:“預備——放”。管翻身的人緩慢地把病人的身體一致地放在門板上,管牽引的人,仍然把頭牽引並隨身子轉動。仰臥後,不可用枕頭,也不可再動身體。切忌一人抬上身、一人抬腿或用躺椅等使軀幹彎曲的方法搬運。

6牽引的人繼續牽引頭部,另一人將衣服揉成兩個團,填塞在病人的頭部和頸部,一直塞到肩部的兩側,填塞要緊、要結實(有沙袋好)。使病人的頭不能隨便轉動。再找一塊三角巾,疊成布條,從病人額頭,連兩旁衣服及門板,一齊包紮住。病人兩手足最好也捆住。其目的是固定好病人不使其在搬運時移動。

7運送時要平穩,不宜顛動(尤其是火車或汽車運送時要注意)。此後不要再更換門板,要隨時注意病人的呼吸、心跳,也不要喂水和其他食物。趕緊送入醫院處理。

注意:胸腰椎骨折急救要點基本同頸椎骨折,隻是頸部不用牽引。

21顱腦外傷急救

與運送法

腦外傷的發生率僅次於四肢骨折,但死亡率和殘廢率卻更高。腦外傷主要包括:頭皮損傷、顱骨骨折,這些外傷都可導致硬腦膜血腫以及直接的腦組織損傷。

腦外傷的主要臨床表現:

1頭痛、嘔吐、頭暈和惡心。尤其頭痛越來越重,嘔吐次數越來越多。

2神誌變化。顱腦外傷病人,如果人事不省的時間不超過10~20分鍾,以後一直很清醒,這多半是腦震蕩,屬於輕度腦挫傷。傷後一直昏迷,或者傷後昏迷,不久醒來,後又陷入昏迷狀態,這極可能是有硬膜外血腫和嚴重的腦挫傷。

3瞳孔大小的變化。如果傷者兩眼瞳孔逐漸散大,或者一大一小,昏迷加深,還有偏癱,這是最危險的症狀,常常預示著腦疝即將發生,若不立即就醫搶救可能會很快死亡。

4如果病人的脈搏越來越緩慢有力,血壓上升,同時呼吸慢而深沉,這是顱內出血或腦水腫的表現。

引起顱腦外傷的幾種主要原因:

1直接暴力又稱為加速傷,如拳擊、棒擊、飛起的石塊等,常引起硬腦膜外血腫。

2墜落,從車上摔下時頭部著地,又稱為減速傷,常引起硬腦膜下血腫和腦內血腫。

家庭急救法:

1昏迷病人,必須保持氣道通暢。舌根下墜、嘔吐物是堵塞的主要原因。

2開放的顱骨骨折或腦已外露,可以將傷口周圍五厘米範圍內的頭發剪去。輕輕地覆蓋無菌紗布,輕輕地包紮。

3顱底骨折,耳或鼻內流出腦脊液時,處理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用棉花堵塞鼻、耳等處的外漏腦脊液,它具有減低顱內壓,防止鼻、耳等處病菌從傷口逆行進入顱內的作用。

2見到耳、鼻流出腦脊液時,嚴禁用水衝洗,可用滅菌棉棍蘸取酒精(70%),對外耳進行消毒。

3用高枕,使頭處於高位。

4立即送往醫院,運送時注意,必須用木板或擔架抬送,不能用背負,運送時要盡量減少震動,清醒的病人,適當用高枕,昏迷病人,務必防止氣道不暢及嘔吐物誤吸入肺。

5遇有昏迷或清醒後再昏迷的患者,要迅速送往醫院,明確有無顱內血腫,爭取手術時間。

22胸外傷急救法

胸外傷最常見的是開放性氣胸和多發性肋骨骨折,這會影響呼吸和血液循環。胸外傷的臨床表現:

1肋骨骨折有胸痛,呼吸困難,隨呼吸運動可聽到骨擦音。

2開放性氣胸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麵色蒼白,口唇發紺缺氧,心髒移位,血壓下降等。

引起胸外傷的主要原因:1肋骨骨折主要由直接暴力打擊和間接暴力擠壓所致。

2開放性氣胸主要是槍傷,爆炸傷形成胸腔穿通傷所致。

家庭急救法:

1肋骨骨折:

1發現病人有浮動胸(隨著呼吸運動,肋骨像波浪一樣遊動),出現反常呼吸,立刻用手掌將受傷的部位輕輕按住,逐漸用力,不使傷處的胸壁出現反常活動。然後找來沙袋(輕重要剛好能穩住傷處肋骨,不出現浮動),或在傷處放多層棉墊,加壓包紮,使浮動肋骨穩定。

2如果肋骨骨折發生在胸旁(即脅部),可以讓病人側臥,傷側在下,這樣就可穩定傷處。或用寬的膠布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二個肋間。

3重症浮動胸(八根以上的肋骨骨折,或老年病人,已出現休克,或曾有肺部病變,伴有頭傷等其他外傷的),單用加壓穩定,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應該立即求醫緊急處理。

2開放性氣胸:

1必須迅速填堵胸壁的破口,改開放為閉合,就能減輕對心肺的影響。

2填堵破口的方法,找滅菌凡士林紗布一大塊和若幹塊滅菌紗布、棉墊(比傷口周邊大出2~3寸)。讓病人用力吸氣,趁傷肺擴大之際,迅速在傷口上方,覆蓋凡士林紗布,再覆蓋紗布及棉墊,緊緊用繃帶或長布條包紮,不致漏氣。沒有滅菌紗布,緊急時,可用幹淨布塊(不能太小,以免掉入傷口),將破口堵塞,也能起效,然後立即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23腹部外傷急救法

腹部外傷病情複雜,常為多個髒器損傷,容易導致休克、大出血及腹腔內感染。

腹部外傷的主要臨床表現:

腹部疼痛、壓痛、腹肌緊張。

傷口部位持續不斷地流血。

可能有腹內髒器脫出。

時間超過6小時可能會並發感染,出現發熱、寒戰症狀。

引起腹部外傷的幾種主要原因:

1銳器,刀、斧、剪刺傷。

2暴力損傷,重物壓擠,劇烈撞擊,使肝、脾、胃、腸破裂。

家庭急救法:

1單純的腹壁有破口,沒有內髒膨出,隻須用滅菌鉗止血。傷口周圍皮膚消毒後,將傷口內表淺的髒東西取出,並止血,覆蓋敷料,包紮。傷情較重,應速送醫院。

2如有內髒膨出,不要還納入腹,以免擴散汙染。最好將蘸有滅菌生理鹽水紗布擰幹後,覆蓋在內髒表麵,上覆滅菌碗或盆,加敷料鬆鬆包紮固定,然後立即送醫院處理救治。運送途中,應將病人仰臥,兩腿膝下墊枕頭,使雙膝微屈,腹肌就可鬆馳。

3腹部閉合傷,出現腹痛加劇、範圍擴大,反跳痛和腹肌發硬明顯,血壓下降,脈快,並出現休克和發燒等症狀的,必須立刻手術。

24斷肢和斷指

急救法

1如果傷肢卷入機器,不應將殘肢生拉硬拉硬扯,必須積極設法將殘肢盡可能完整地取出。

2對斷離的殘肢,立即裝入幹淨、未用過的 塑料袋,將袋口紮緊(如能先用幹淨布塊包裹後裝入則更好)。如果是熱天,還應放在冰塊盒中,低溫保存,但塑料袋不能漏水,以免汙染殘肢。切忌將殘肢放在水內或消毒藥內浸泡,更不宜用熱水袋保溫!

3如果傷肢沒有完全斷開,隻要有皮肉相連,就不能弄斷它。盡可能用幹淨布(有滅菌大紗布塊最好)包裹好,並用夾板把傷肢盡量固定,以免加重損傷。

4為了保全血管,以便和斷肢對接,盡量采用加壓包紮的方法,將血止住。不用或少用止血帶。

5從肢體斷裂到開始對接手術,中間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使斷肢的細胞死亡,即使接上,也難成活。因此要求快速運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最好在傷後6~12小時內,可延緩至15小時左右,甚至24小時以內,耽誤過久,就無法再接。

25交通事故傷急救法

交通事故傷的臨床表現:

交通事故傷一般發生在瞬間,常為多部位損傷。最常見的損傷是骨折、顱腦傷、腦部和腹部外傷。

交通事故傷急救法:

1首先將受傷的人從車上搬出,對活動性大出血,應就地止血,例如四肢出血可上臨時性止血帶;氣道堵塞的,立即疏通,然後搬運出車。又如,一時無法分辨有無脊柱外傷時,最好按脊柱外傷的搬運原則,做到盡量不扭屈病人身體,將他平穩地抬出。

2隨即對重大傷情進行急救,如休克、出血、呼吸或心跳停止等,同時請醫生前來處理。

3骨折病人,包括脊柱骨折,應作好傷肢的固定,然後再運送。

4對昏迷病人,要重視保持氣道暢通。

5長時間受到擠壓的肢體,可出現“擠壓綜合症”,導致休克、腎功能衰竭、死亡。處理時應注意:

1壓埋的傷肢,壓埋時間越短越好。病人應靜臥,立即用夾板把傷肢固定,盡量少活動。

2腫脹的傷肢,不要按摩,不能熱敷,也不能上止血帶,否則會加重傷勢,但傷肢可以冷敷。

3盡快請醫生前來,或急速送入就近醫院。決不能因為病人清醒,全身情況平穩而放鬆警惕。

26狗咬傷的處置方法

1將傷口上、下方用止血帶緊緊勒住。

2將傷口稍作擴大,吸吮出局部血液,並用高錳酸鉀液或雙氧水、肥皂水衝洗,也可用醋衝洗傷口。

3用濃硝酸或濃石炭酸、碘酒燒灼傷口。

4送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5報告當地公安機關,捕捉此狗進行檢查,若係狂犬則應注射狂犬疫苗。

27蚊叮蟲咬時

的處置方法

被蚊蟲叮咬後常起疙瘩,刺癢難忍。可用小蘇打(俗稱麵起子)水塗抹叮咬過的地方,能解毒消腫,止癢。因為蚊蟲唾液裏含甲酸,有刺激性,自然使人被叮咬後有痛癢感覺。小蘇打是堿性,它遇甲酸可中和反應,故能有上述效果。

28切傷、抓傷、擦傷

的處置方法

處理傷口前先洗淨雙手,用肥皂與清水衝洗傷口周圍皮膚時,要從內向外,以防汙染傷口。衝洗後輕柔拭幹,上抗菌毒藥膏,還要用消毒的紗布或幹淨布塊覆蓋傷口和用繃帶或膠布固定。要注意觀察,傷口周圍是否出現發紅、發熱和疼痛狀況,發紅範圍迅速向上肢或下肢擴展,或傷口周圍腫脹並伴有寒戰,全身發熱,說明已感染,要及時治療。如出現牙關緊閉等現象,說明可能發生破傷風,更要趕緊醫治,否則將造成嚴重後果。

29眼、耳、鼻內進入

異物時的處置方法

1當眼內落入小沙粒、小蟲子等東西時,會出現癢疼、灼熱、流淚等症狀。這時,不要揉眼睛,應小心地用幹淨的手帕從眼角朝鼻子的方向擦眼淚,因為眼淚可以將異物洗掉。假若癢疼不止,則應用涼開水或濃茶的杯子貼近眼睛,使眼在涼開水或濃茶裏多次眨巴。經這種處理仍感不適,就要在眼睛上敷上濕藥棉並去找醫生。

2小孩玩的時候,有時會將小豆子、小種子、小鈕子等塞進耳朵裏,有時睡覺的人耳朵裏還可能爬進小蟲子。這時,應立即把這些異物從耳朵裏取出來。方法是:往耳朵裏滴上幾滴油、甘油或溫水,然後耳朵內有異物那一側的腳跳幾下,使異物倒出來。絕不要用鑷子、發卡、大頭針等去取掉進去的東西。這樣做會損害鼓膜,引起耳聾。假若上述方法仍不見效,就應去找醫生處理。

3有時小小的東西因不留意會吸進鼻子裏。為了把它弄出來,要擠住那個沒有異物的鼻孔,用勁擤鼻涕。如果這樣無濟於事,可拿一根橡皮管,管內吸滿溫開水噴鼻孔,水就可以將異物帶出來,這個辦法仍不奏效,要立即請醫生處理。

30針入體內的處置方法

有時因不慎將大頭針或縫衣針刺入體內,此時千萬不要驚慌,更不要大喊大叫,以免因緊張引起肌肉收縮,使針更加深入。正確的做法是,用鑷子或鉗夾之類東西夾住露出的針體部分,順著入針方向拔出;如針已全部進入,僅露一針眼不易取出,則應用手將針眼兩旁夾住,免得針隨肌肉活動更加深入遠處組織。應速送往醫院請醫生處理。打針時,發生斷針現象亦按上述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