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運動療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使生命增強活力。運動是一種神奇的藥劑,持之以恒的體育運動,無疑將會延長生命。

運動可以促使大腦獲得積極休息,改善大腦的供血情況,因而可以使人的頭部清醒、思維敏捷;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髒的功能,運動時冠狀動脈的血流量要比安靜時提高10倍;運動時能改善呼吸係統的功能,這是因為肌肉活動時需氧量增加,呼吸加速、加強,有利於肺功能的提高;運動可促進骨骼肌肉結實有力。運動可以調解人的心理,使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運動可以增強人對外界的適應力和抵抗力;能推遲衰老,防病治病,使人健康長壽。

運動並不會增加人體內胰島素的含量,卻能使胰島素代謝葡萄糖的功能增加30%,胰島素受體增加50%。此外,運動有助於糾正糖代謝紊亂,因此,輕、中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可得益於運動。隻要沒有心血管和肺結核等疾病,適當的運動肯定會收到治療效果的。

1散步。醫學家認為:輕快地散步20分鍾,可將脈搏頻率提高到限度的70%,效果與慢跑相等。隻要兩腿健全,散步人人都可以做到。輕快散步,是有意識的鍛煉,它可以平時步行的速度開始,然後逐漸提高速度和增加步伐的長度,直到感到輕快舒適為止。輕快散步正確的姿勢是:抬頭、擺平下巴、勿挺腹與臀、雙腳平行、腳尖朝前。輕快散步,不僅對心肺有好處,而且能幫助人們澄清思慮,降低膽固醇以及血中其他油脂的含量,有助於減肥。輕快的散步必須長期堅持,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45分鍾。

2慢跑。慢跑,關鍵在慢字,慢到什麼程度?以邊跑邊能與別人聊天為宜,使消耗的氧氣量不大於吸入的氧氣量。慢跑時,吸入的氧氣量比靜坐時多8倍,如每天堅持半小時到一小時慢跑運動,呼吸係統的功能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慢跑時對心肌的鍛煉也是很顯著的,對於患有心血管病的患者,慢跑雖不能消除動脈粥樣硬化所產生的凝塊,但可以加強冠狀動脈循環功能,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和防止心絞痛的發作。長期堅持慢跑,中樞係統的功能同樣會受到鍛煉。消化、內分泌、排泄等係統的功能也會得到改善。

3退步走。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姿勢性駝背”,根治的好方法是以退步走的方式進行鍛煉。退步走的方法是:立正挺胸、抬頭平視、兩手叉腰、拇指向後,按腰部的“腎俞”穴位,其餘四指向前。退步走時,左腳開始,左大腿盡量向後抬,再向後邁出,身體重心後移,前腳掌著地,隨後腳後跟著地,重心移至左腳,再換右腳,左右腳交替進行。退步走應選擇平坦、無障礙物的場地進行。患有腫瘤和結核病的人不宜用此法鍛煉。

4爬行。雙膝著地的爬行運動也堪稱一種療法,可治療腰肌勞損和 脊柱側彎,並有顯著的效果。爬行的動物很少患動脈硬化、冠心病、痔瘡、下肢靜脈曲張。60歲以上的患者像猴子一樣每天在地上爬行20~30分鍾,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健康情況會有明顯的好轉,所患的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減輕。爬行運動要循序漸進,距離由短到長,速度由慢到快,還要注意時間的安排,不要在飯前和飯後爬,以免影響消化。

5爬樓梯。爬樓梯看起來似乎隻是兩腿運動,但實際上是一種全身運動。爬樓梯不僅可以鍛煉腿腳使之靈便,而且可使周身血液循環加快,增大肺活量,有益於身心健康,特別有助於肥胖症患者的減肥。爬樓梯老幼皆宜,可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隨意選擇高度,即運動量。對於城市居民來說,這種運動場地隨處可見。有人測算,每爬一級樓梯可延長生命4秒鍾。

6跳舞。醫學研究表明:無論跳任何一種舞蹈,對人的健康與精神都有很大的裨益。跳舞可減輕思想上的壓力,令人在優美的旋律中感到輕鬆舒暢,進而對生活的態度更加積極。同時,跳舞也可以使人獲得足夠的運動量,鍛煉肌肉、加強心髒與肺部機能,特別是高血壓病人在輕歌曼舞中可以使血壓降低。

7遊泳。遊泳通過水的浮力,使全身關節不受身體重力影響,而處在幾乎完全鬆馳的情況下運動,因而對關節、特別是膝關節、肩關節病症有治療效果。在22℃以上的水中遊泳可減輕風濕疼,在35~36℃的溫水中遊泳能治療風濕症。水壓對淋巴液和靜脈血液的流動特別有利,因此,遊泳對軟組織的疾病也有一定療效。患者在下水前應做幾分鍾的準備,使身體發熱,關節、肌肉和肌腱放鬆,血流通暢。不要在過冷的水中遊泳,而且上岸後要立即用毛巾擦幹,以防感冒。運動量要適度,不要使關節和肌腱過度疲勞。

2心理療法

1控製情緒。心理情緒對健康有很大影響。不愉快、委屈和吵架引起的反麵情感在人體內會產生一係列不良變化。高血壓、動脈硬化、潰瘍病等嚴重疾病,同經常發生的反麵情感有直接聯係。感情是完全可以控製的,控製感情的方法很多,自主訓練法就是其中之一。每個人都能學會控製自己,如果你的情感狀態使你受到壓抑,就應該心平氣和地分析原因,盡快設法從壓抑中解脫出來。

2聊天。聊天可促使人思考,推遲大腦衰老。要談話,就要腦、耳、目專注,喉手並用,這樣可減少大腦中褐色素的積累。而褐色素的積累,是促使腦衰老的決定因素。在不愉快時找人聊聊天,能解除一時的不快,擺脫激動,憤怒、委屈、憂鬱、疑慮等情緒;聊天能增加快樂,學到許多知識,使人感到生活豐富多采,保持心情舒暢。

3動腦。人的衰老主要是腦細胞死亡。許多老年人遲鈍,純屬一種心理作用,以為自己老了。中老年人的腦細胞雖然每天死亡,但在活動情況下,每天有新的細胞生成,適宜的腦運動與腦營養,會使新生細胞比死亡細胞還多。隻有腦運動,才能直接促進腦健康,通過腦協調來控製全身的功能,達到真正的健康長壽。

4幽默是極好的精神調節劑。一個富於幽默感的人常能自尋快樂,擺脫困境,消除煩惱,在艱難的困境中不消極頹唐,不牢騷滿腹;遇到突發事件時不驚慌失措或勃然大怒。幽默是創造和諧的一種藝術。家庭中經常有幽默產生,可融洽感情。尤其當家庭中出現憤怒煩躁的情緒、緊張不安的氣氛、窘迫尷尬的場麵時,一個得體的幽默能使這一切雲消霧散。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它可以使人們的交際變得順利、自然。樂觀可使人長壽,幽默也有益健康,使人長壽。

5靜默。靜默是指運用想象力(通過默想或繪畫)來表達自己與疾病作鬥爭的一種願望。在進行靜默療法時,心理學家通過介紹有關知識及實物示教來豐富病人的想象力。在家庭中,可由病人自我暗示來作為治療手段。靜默時可產生“意識的變形”,靜默療法可以降低人的血壓,對工業社會給人帶來的壓力有抵禦作用。現代心身醫學研究表明,靜默之後,精神上的放鬆可以改變體內生理生化狀態,使心跳和呼吸變慢,肌肉緊張和氧耗量下降,同時,血脂也可因此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