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老子02(2 / 2)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太史公曰: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

司馬遷的《老子傳》,說清了老子的幾件關鍵事情:(一)老子的姓名、字號、籍貫、職守。(二)西出函穀關見關令尹喜,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言道德之意”。《老子》一書“辭稱微妙難識”。(三)老子學說的特征是“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無為自化,清靜自正”,“以自隱無名為務”。(四)孔子曾向老子問禮,儒道有交流融合。但道家學派和儒家學派在秦漢之際爭鬥激烈,“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五)老子的後代。(六)老子史料缺乏,後世誤把老子與老萊子、太史儋混為一人。

老子的小傳可以這樣表述:老子即李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裏人,曾當過“周守藏室之史”(相當今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和孔子是同時代的人,較孔子年輩稍長。孔子到周的都城洛邑,問禮於老子。晚年,西出函穀關,關尹令喜要求其著書,於是著書五千言,分上下篇。退隱避居,不知所終。

後來學者們反複爭論考證,證明司馬遷的記載是審慎可靠的。

司馬遷之時,《老子》分“上下篇”。即分“道篇”和“德篇”。與司馬遷同代人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將其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後世有《道德經》之稱。現在的傳世本,則多數是《老子》八十一章。

關於《老子》一書的成書時代,現在一般認為,《老子》書中摻雜有戰國時人的語句,反映戰國時人的思想,這是人們公認的。由此,推斷《老子》不大可能是春秋時代的產物,而應該是戰國初期或中期的作品,很可能是老子的後學者根據他的學說加以整理發揮而成。

但是,學者們研究,又較一致認為《老子》各章風格、筆致、遣辭造句統一,出於一人之手。所以認為《老子》基本出於李聃之手,隻是個別觀點、用語、字詞經戰國後學改作整理。

《老子》雖然隻有五千餘言,但文字簡約而內涵卻極其豐富深奧,是舊時學者的必讀書籍之一。

毛澤東品讀《老子》一書開始於1913年冬,三年後其境界又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麵:對《老子》有了深刻的了解,並能夠熟練運用了。

1917年4月1日,毛澤東寫作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第四節講《體有之效》,其中論道:

人者,動物也,則動尚矣。……老子曰:“無動為大”,……然予未敢效之也。愚拙之見,天地蓋惟有動而矣。(《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頁)

1917年至1918年,毛澤東讀了德國哲學家、倫理學家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一書,並做了大量批注,其中有一段批語寫道:

是故老莊絕聖棄智、老死不相往來之社會,徒為理想之社會而已。(《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頁)

這兩段話,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毛澤東不是一般地品讀《老子》的書,不是傳聲筒式地轉述老子的觀點,而是對老子的觀點持批判的態度。隻有在讀過原著,獨立思考、吐故納新之後,才能有突破性見解,達到這樣的讀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