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老子31(1 / 1)

引用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人谘詢一位西方哲學家“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時,回答說:“認識你自己!”

認識人生,從認識自己開始;認識人們,也是從認識自己開始;認識人類,還是從認識自己開始。

老子也有過這樣睿智的思想,說過這樣精辟的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第三十三章)

老子說的意思是:善於識別他人的叫作智慧,善於認識自己的叫作明智。戰勝別人的人,叫作有力量;戰勝自己弱點的人(改正自己的錯誤,克服自己的弱點等),叫作強大。知道滿足的人,才能感到自己富有。堅強力行的人,叫作有誌氣。不失掉其所執守的人,就能長久相安。其人雖死,而他的道德、功業、學說等並未消亡,而被人們念念不忘,就可以稱之為長壽。

《老子》這一章是人生論。主要說明人自身修養的問題。老子用肯定的語氣、遞進的手法,正麵地說明人要“知人”與“自知”、“勝人”與“自勝”等一係列有關人生的道理。

對外的“知人”“勝人”,識別他人,戰勝他人固然可貴;對內的“自知”“自勝”,了解自己,戰勝自己則更為重要。因此,有自知之明,自勝之強,就成為更高的修養標準。即它強調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克服自己弱點的毅力,這種見解是可取的,意義積極。

毛澤東修己勵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