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 第三十三章 (三)
你很有自知之明嘛
“自知之明”是一種人格修養。毛澤東在日常生活中常把它傳授給周圍的人。
李銀橋初到毛澤東那裏當衛士時,有些不情願。因為入伍後一直當通信員、勤務員、警衛員,幹得太久了,他覺得不如到部隊發展快。
李銀橋,河北省安平縣人,武當派的俗家弟子,擅長太極拳和太極劍。從1947年8月到1962年4月,曾先後任毛澤東的衛士、衛士組長、衛士長等職,時間長達十五年。伴隨毛澤東南征北戰,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堪稱偉人身邊的貼身侍衛。
1938年,剛滿十一歲的李銀橋便離開父母參了軍,一直在部隊給首長當通信員、勤務員,負責照顧首長的生活。
1947年2月,奉命調入中央辦公廳,給周恩來副主席當衛士。同年8月轉戰陝北期間,中央縱隊領導葉子龍和汪東興以組織名義找李銀橋談話,認為他過去一直幹這方麵工作,有經驗,經組織慎重考慮,決定調李銀橋到毛澤東身邊當衛士。
葉子龍和汪東興問他有什麼意見?李銀橋卻說:“不行啊,我怕幹不好,況且我幹這個工作太久了。”這讓兩位領導始料未及,有些驚詫和不悅。
李銀橋說後也覺得不妥,又說:“當然,組織的決定,我無條件服從。”就這樣,二十一歲的李銀橋便來到毛澤東身邊。
一天雨後,毛澤東在院內散步,走得很慢,突然停下來,問跟隨身後的李銀橋:
“你叫什麼名字啊?”
“報告,我叫李銀橋。”
“嗯,哪幾個字啊?”毛澤東不緊不慢地問道。
“木子李,金銀的銀,過河的橋。”
“銀——橋。為什麼不叫金橋?”
“金子太貴重了,我叫不起。”
“噢,你很有自知之明嘛!”毛澤東的語氣轉為熱烈,轉過身來詳細詢問李的籍貫、家庭成員、入伍後的經曆,以及不願當衛士的想法。(李銀橋、韓桂馨:《毛澤東和他的衛士長》,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頁;陳祥明等編:《毛澤東的幽默》,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頁)
毛澤東沉默了片刻,對李銀橋說:“你能講真話,這很好。我喜歡你講真話,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不願意在我這裏工作?”
“我幹太久了。從1938年參軍,我一直當勤務員、通信員。我想到部隊去。”
“噢,三八式,當衛士,進步是慢了些。就這一個原因嗎?還有沒有別的原因?比如說,在恩來那裏當衛士就願意,來我這裏就……”
“沒有,絕沒有那個意思!”李銀橋叫起來,“我一直想到部隊去。我在周副主席那裏也說過這個意思。我在他那裏幹過一段,他了解我的情況,形勢緩和後提出走的要求也容易。如果到主席這裏來,怎麼好剛來就提出走?”
“你怎麼知道我會不放你走?”
“主席——戀舊。”
“什麼?戀舊!你聽誰說我戀舊?”
“反正我知道。”李銀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