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老子57(3 / 3)

4月18日,毛澤東偕鄧小平會見來訪的金日成。毛澤東當著金日成的麵,再次稱讚了鄧小平。他對金說:“鄧小平會打仗,還會反對修正主義。他被紅衛兵打倒了好幾年,現在沒事了,又起來,我們需要他。”會見結束後,鄧小平借機以請教的方式,向毛澤東報告了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等大批“經驗主義”的情況,並坦率地談了自己的看法。此事當即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他同意鄧小平的意見。

4月23日,毛澤東在姚文元組織新華社寫的學習理論問題的一份報告上批示:“提法似應提反對修正主義,包括反對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二者都是修正主義的。”他批評江青等人說:“我黨真懂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為懂了,其實不大懂,自以為是,動不動就訓人,這也是不懂馬列的一種表現。”

4月27日,鄧小平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會上批評了江青等人的做法。由此,大批“經驗主義”的聲浪,也就很快聲細如蠅了。

5月3日夜,毛澤東親自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員開會,再一次嚴厲批評了江青等人。

此時,毛澤東雙眼所患老年性白內障尚未治愈。他待大家坐定後,一開始講話便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他說,因眼患白內障不能看東西,張春橋那篇反經驗主義的講話,自己隻聽了一遍,沒有聽出問題,“放過了”。他批評江青等人說:“你們隻恨經驗主義,不恨教條主義。”他說,王明的教條主義統治黨達四年之久,“打著共產國際的旗幟,嚇唬中國黨,凡不讚成的就要打。”毛主席又提起“鄧、毛、謝、古”事件,指著鄧小平說:“鄧是你,毛是毛澤覃,謝是謝唯俊,古是古柏,其他的人都犧牲了。我隻見過你一麵,你就是毛派的代表。”然後,他加重語氣說:“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不要‘四人幫’,你們不要搞了,為什麼照樣搞呀?為什麼不和二百多個中央委員搞團結,搞少數人不好,曆來不好。”毛澤東轉向江青說:“江青同誌黨的曆史一大半沒有參加,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羅章龍、王明、張國燾,她都沒有參加鬥爭,沒有參加長征,所以也難怪。我看江青就是一個小小的經驗主義者。”“不要隨便,要有紀律。要謹慎,不要個人自作主張,要跟政治局討論,有意見要在政治局討論,印成文件發下去,要以中央的名義,不要用個人的名義,比如也不要以我的名義,我是從來不送什麼‘材料’的。”

隨後,在鄧小平的主持下,繼4月27日政治局會議之後,又於5月27日和6月3日連續召開政治局會議,對“四人幫”進行批評。江青等先是在會上“沉默,沉默,又沉默”(張春橋日記語),後又在會下攻擊政治局會議搞“突然襲擊”,是“圍攻”,“過了頭”,等等。

鄧小平針對“四人幫”搞的所謂“第十一次路線鬥爭”“三箭齊發”和“反經驗主義”三件事,與之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嚴厲地說:“倒是要問一問,這是為什麼……你們批周總理,批葉帥,無限上綱,提到對馬列主義的背叛,當麵點了那麼多人的名,來勢相當猛。別的事不那麼雷厲風行,這件就那麼雷厲風行……對於這些事情,不講明白,沒有好處,沒有什麼過頭的。”

鄧小平義正詞嚴地指出:“有同誌說,這次會上講話過了頭,有的同誌說突然襲擊、圍攻……可是,你們連問題的百分之四十也沒有講到,有沒有百分之二十也難講,談不上突然襲擊、過頭。對照主席的批評,還講得太淺。”鄧小平拍著桌子嚴厲斥責江青一夥的誣蔑,並反複聲明,政治局會議是根據毛主席的批示和講話精神召開的,要安定團結,要“三要三不要”,首先政治局的同誌要做到。主席多次批評宗派主義、搞“四人幫”。他問我們討論得怎麼樣,有沒有結果?要我們好好討論。

葉劍英也做了長篇發言,他嚴厲批評江青等人借口所謂“對付林彪”搞小宗派,搞“四人幫”。他說,如果保持非法的小組織存在,搞“四人幫”,就有害團結,就會分裂黨。葉帥指出,主席、小平同誌的批評是完全對的。你們搞所謂“十一次路線鬥爭”,事先未請示;“批走後門”,也是事先未請示;“批經驗主義”,又是不請示,要主席來糾正……為什麼不請示?使主席有感覺?他激動地說:“什麼是背叛馬列主義,搞得村村點火,處處冒煙!”

在鄧小平和葉劍英等人的批評壓力下,先是王洪文頂不住了,被迫假惺惺地做了檢討。最後,江青也擺出“弱者”姿態,承認上次會上“自我批評不夠,又有新的不恰當的地方。還要加深認識。”她沒忘記強調客觀:“上次會,有體溫。我得消化一下。還得看一點東西,再作進一步檢討。”

不到一個月,江青向毛澤東和政治局上交了難得的書麵檢查,對政治局會議批評的三件事做了檢討。她在書麵檢查中說,“第十一次路線鬥爭”的問題,是我個人講錯了話,對不起恩來、劍英同誌;批林批孔批走後門,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擴大了打擊麵,造成了不安定團結,關於個人自作主張到處送材料的問題,是無組織無紀律,破壞黨的一元化領導;關於目前主要危險是經驗主義的問題,這一提法是主觀片麵的,會造成思想上的混亂,擴大打擊麵,嚴重地造成不安定團結。江青在書麵檢查中承認“‘四人幫’是個客觀存在”,“有發展成分裂黨中央的宗派主義的可能”。

自“文化大革命”九年以來,江青這個以“文革旗手”“一貫正確”自居,專“革”別人“命”的“革命家”,第一次不得不寫出了雖然極不深刻但畢竟承認自己有錯誤的書麵檢查。

鄧小平捅了這個“馬蜂窩”,實在令一切正直的人們感到痛快。

不久,毛澤東又找鄧小平談話,肯定了政治局會議對江青等人的批評。他說:“我看有成績,把問題擺開了。”毛澤東又講:“他們過去有功勞,現在不行了,反總理、反鄧小平、反葉帥……在政治局,風向快要轉了。”他是說過去人們不敢惹江青,這種狀況在政治局快要轉了,他為此而高興。

鄧小平說:“政治局的同誌氣很大,我說不要把話都說完,散了。”毛澤東表示讚同。說:“這個辦法好,留有餘地,大家清楚就行了。我準備找王洪文談,叫他找你,聽你的話。他威望不高。”

毛澤東在談話中再一次鼓勵鄧小平:“你要把工作幹起來。”小平也明確回答:“這方麵我還有決心就是了。”“那好!”毛澤東高興地說。鄧又講:“反對的人總是有的,一定會有。”毛澤東笑了笑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毛澤東這裏引用的是三國魏李康《運命論》中的名句:“夫忠直之迕於主,獨立之負於俗,理勢然也。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其意是喻指忠直之士、抱負不凡之人,往往遭到小人的非難和打擊。毛澤東以此喻鄧小平,可謂推心置腹。鄧小平說:“主席是把我放在刀尖上了。”毛澤東說:“這是葉帥提議的,我讚成的。”(餘世誠:《鄧小平與毛澤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92頁)

上述三件事,鄧小平“剛”的一麵體現得很清楚,很充分,是不是也體現了“柔”的一麵呢?也是有的!周恩來要求王海容和唐聞生向毛澤東轉達:“小平同誌已經忍耐很久了!”鄧小平親自向毛澤東彙報說:“她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我實在忍不住了!不止一次了。”這裏周恩來講的“忍耐”,鄧小平講的“忍住”,其實也就是毛澤東講的“柔”和“綿”。鄧小平也想在開“柔綿公司”中再開“鋼鐵公司”,可是任性的、鬧慣了的江青一夥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胡攪蠻纏,這就使剛烈強硬的鄧小平忍無可忍了。

抽象地說,“柔中有剛,綿裏藏針”八個字,確實深得老子剛柔相濟思想精髓。隻是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它承載的具體曆史內容大可重新考量,對“四人幫”之流的任性胡鬧,是“柔”不得、“綿”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