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卷 道家除惡務盡的精神值得學習 (三)
《安身論》·道家言·老氏
西晉有個叫潘尼的人,寫過一篇《安身論》,載房玄齡等《晉書》卷五十五《潘尼傳》。下麵這段話摘自《潘尼傳》原文:
知自私之害公也,故後外其身;知有欲之傷德也,故遠絕榮利;知爭競之遘災也,故犯而不校;知好伐之招怨也,故有功而不德。安身而不為私,故身正而私全;慎言而不適欲,故言濟而欲從;定交而不求益,故交立而益厚;謹行而不求名,故行成而名美。止則立乎無私之域,行則由乎不爭之塗,必將通天下之理,而濟萬物之性。天下猶我,故與天下同其欲;己猶萬物,故與萬物同其利。
毛澤東在房玄齡等《晉書》卷五十五《潘尼傳》裏讀到這篇文章,提筆批注:
“道家之言”。(《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頁)
潘尼(約250—約311年),西晉文學家。字正叔,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有名的文學家潘嶽的侄子。少有清才,與潘嶽俱以文章知名,並稱“兩潘”。潘尼生情穩靜恬淡,不喜交遊,不與人爭利。早年以安心研讀、專誌著述為樂事。較早曾被薦於州官,因父年邁,辭職事親。太康年間,舉秀才,入仕。元康八年,升尚書郎(負責朝廷文書詔令等事務),二年後轉著作郎(編修國史)。永嘉年間任太常卿(主管朝廷祭祀大典)。洛陽被劉聰攻破之前,潘尼攜家還鄉,中途病卒。今存文章二十餘篇,多有殘損,《安身論》等最為知名,對“人人自私,家家有欲,眾欲並爭,群私交伐”的情況表達了不滿。《昭明文選》收有他的《贈陸機出為吳王郞耶中令》《贈河陽》等文。卻未收其《安身論》,大概因為這是篇專談人生哲學的文章,不合“義歸乎瀚藻”的“美文”標準吧。
毛澤東是從《晉書·潘尼傳》中讀到《安身論》的。西晉政治混亂,門閥間傾軋不已。鑽研老莊,嗜好清談,以求安身立命,成為時尚。潘尼的《安身論》便是這種精神風尚的反映。其開篇即說:“蓋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是講德行最大的是讓自己的身子正,身子正的人最大的願望是從政,而從政最大的要求是無私,無私最深奧的部分是少欲望。這就把“弱誌虛心,曠神遠致”作為保全自我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恰是老莊開啟的道家思想傳統的基本內容。
老子提出肩負推動社會進入理想治理境界重任的聖人,應當具備柔弱處下、謙下不爭、無私虛靜、慎獨自省等方麵的特征,概括說,就是無私寡欲。這既是一種心態,又是一種修為,還是一種境界。
老子運用直覺思維方式,探索天地長久存在的奧妙,深刻指出“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的“不自生”,便是無私欲,無私心,正因為天地無私欲、無私心,才成就了它們的大私,亦即“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老子這一無私寡欲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他明確告誡世人尤其是肩負著治國理政重任的統治者,要效法天地亦即大道的“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長久,就是因為它們的一切運作都不是為了自己。生成萬物而不自生,養育萬物而不自利。天有長久之心,便有長久之事;不為自己生存,便有自己的長存。假如人們都像天地那樣,處處把自己擺在最後,那麼自己反而能占先;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
與無私寡欲緊密聯係,老子還強調保持心靈虛靜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十六章)這一觀點。老子認為人生的憂慮與困惑,在於違背自然之理,存在各種私心雜念和欲望,而有了私心雜念和欲望,則不免會“妄作”。解決的方法,老子提出了“致虛”“守靜”等命題,主張以虛心寧靜的立場與態度,來順應天地萬物的自然變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功利,達致大道。
所以,毛澤東認為《安身論》這篇專談人生哲學的文章,其觀點乃“道家之言”。這說明毛澤東對道家思想是很熟悉的,這也反映他對道家的人生觀的理解。
潘尼在《安身論》中,還有這樣一段議論,如果你身居高位,執掌權柄,功蓋當世,勢傾人主,這個時候,你怎樣才能保命安身呢?潘尼說,應該“沒才智,忘肝膽,棄形器,貌若無能,誌若不及”。讀至此,毛澤東批了兩個字:“老氏”,意即這些想法都是從《老子》一書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