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老子70(2 / 2)

當代文學評論家聶紺弩先生在《水滸的影響》一文中說:

什麼叫作“替天行道”呢?老子說過:“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壓迫剝削農民的既存製度,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人之道”,這是應該反對的。和這對立的是“損有餘以補不足”的“天之道”,應該擁護。但“天之道”雖好,“天”自己不會“行”,所以《水滸傳》英雄們就“替天行道”。翻成水滸的常用語,就是“劫富濟貧”。具體的例子,就是“智取生辰綱”。這是階級意識的表現。

聶先生引《老子》第七十七章的話說明“替天行道”口號的道教淵源。老子以“天之道”來推“人之道”,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老子麵對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階級壓迫的種種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認為“人道”應該像“天道”那樣“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種“損有餘以補不足”的“天道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處於貧困地位的社會下層勞動者的平均主義的生活理想,所以聶先生說是“階級意識的表現”。

這種思想觀念很容易被造反起義的奴隸和農民所接受、所依托、所張揚,“替天行道”即替天行“損有餘補不足”之道。有人以為,這樣解釋“替天行道”太激進,太“左”,但如果不這樣解釋就不好理解何以這個口號對平民造反起義的號召力、震撼力和凝聚力。在梁山好漢那裏,“替天行道”表現在政治上,則是除暴安良,殺貪懲奸;表現在經濟上,則是劫富濟貧,“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應該說,在漫長的封建時代,“替天行道”口號所蘊含和承載的思想內容,是具有革命色彩的,是封建統治階級所不喜歡的。

毛澤東說曆代造反的老百姓都喜歡打“替天行道”的旗幟,這是對《水滸傳》梁山好漢們政治綱領曆史地位的肯定,同時也肯定了這個口號對宋元以後曆代農民革命運動的深遠影響。我們來看一些實際事例:明末李自成、羅汝才起義,李自成自號“奉天倡義”大元帥,羅汝才號稱“代天撫民”大將軍,其號皆含“替天行道”之義。(《明史·李自成傳》)有清一代,義和團運動,其旗幟上“書‘替天行道’‘扶清滅洋’等字”。(清·無名氏《天津一日記》)清代宋景詩起義,“在經濟上則號召:‘替天行道’、‘劫富濟貧’”。(陳白塵:《宋景詩曆史調查報告提要》)

井岡山鬥爭時期的毛澤東,他身邊的武裝力量常常在數百人或數千人之間,與占據著全國政權的新老軍閥對壘,其鬥爭方式和鬥爭內容,與梁山英雄有著曆史的邏輯的聯係。這使他對中國曆史上被壓迫階級的鬥爭,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共鳴。在中國傳統文化流派的選擇中,他更傾向除惡務盡、敢於鬥爭的道家和由道家思想滋養派生出來的農民運動的綱領口號。當然,他認為這些“值得學習”,是古為今用,不是照抄照搬。他的“天”不是上帝,也不是皇帝,而是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他的道,不是“天之道”,更不是“人之道”,而是在揚棄了“損有餘補不足”的平均主義思想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