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一回中的張天師並不是張陵,張陵是漢末人。《水滸傳》中的張天師隻是所謂“嗣天師”,即張陵的後代正宗傳人。據史籍記載,張陵主要在陝南川北地區活動,雖有“杖策遊龍虎山”的說法,卻沒有講張陵於龍虎山定居的記載。龍虎山與四川相距頗遠。張陵的正宗後代何時定居於龍虎山?宋末僧人所撰《佛祖統紀·天師世次》中講:“(漢)獻帝時嗣天師第四代張盛至鄱陽煉丹解化,人名其居曰龍虎山。”
天師道是長期在龍虎山世襲相傳的一個獨具特色的道教派別。它由張陵(張道陵)創立後一姓傳承六十多代,迄今綿延近兩千年。天師道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漢末張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創教之初,雖自稱天師、嗣師、係師,卻未用天師道之名。其時,因奉道者出米五鬥,故稱“五鬥米道”,流傳於巴蜀地區。後因道徒利用五鬥米道發動起義,為封建統治者忌恨,故諱言五鬥米道而僅以天師道稱之,時間約在晉末。
天師道至唐宋元明時期,才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道教的正宗,其勢日盛。這一時期,曆代皇帝對天師道的推崇信奉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如,唐朝皇帝追諡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把道教作為國教,視道士為皇族;而宋朝皇帝竟然偽造天書,更改年號,為自己硬拉來一位道教之祖,宋徽宗常向第三十代張天師詢問時政。嗣天師漸漸到朝廷做官,有了品位,變成了統治者的幫凶,天師道也就演化成“為地主階級服務的極端反人民的”了。但嗣天師始終是統治者扶持著,處於統治者嚴密控製之下,在大部分時間裏也隻能起到為封建王朝“辟邪驅魔”的作用。《水滸傳》第一回描寫宋仁宗嘉祐年間,“天災盛行,軍民塗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縲絏之厄”,朝廷委派“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臨朝,祈禳瘟疫”。這種描寫,是有曆史影子的。
毛澤東說:“水滸傳第一回‘馮(洪)太尉誤走魔鬼’有極神氣的描寫,一看使人神旺,同誌們看過了吧?”
看來,《水滸傳》第一回的故事,尤其是“洪太尉誤走妖魔”的情節,給毛澤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極神氣的描寫,一看使人神旺”,甚讚作者筆下功夫到家,調動起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閱讀此回,毛澤東為之“神旺”,那麼同誌們呢?都要“看過”吧!請看“使人神旺”的“洪太尉誤走妖魔”的描寫:
諸宮看遍,行到右廊後一所去處。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搗椒紅泥牆;正麵兩扇朱紅隔子;門上使著胳膊大鎖鎖著,交叉上麵貼著十數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疊疊使著朱印;簷前一麵朱紅漆金字牌額,上書四個金字,寫道:“伏魔之殿。”太尉指著門道:“此殿是甚麼去處?”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師鎖鎮魔王之殿。”太尉又問道:“如何上麵重重疊疊貼著許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祖老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不敢妄開。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八九代祖師,誓不敢開。鎖用銅汁灌鑄,誰知裏麵的事。小道自來住持本宮三十餘年,也隻聽聞。”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太尉,此殿決不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誡:今後諸人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疾與我打開,我看魔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於人。”太尉大怒,指著道眾說道:“你等不開與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眾道士阻當宣詔,違別聖旨,不令我見天師的罪犯;後奏你等私設此殿,假稱鎖鎮魔王,煽惑軍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遠惡軍州受苦。”真人等懼怕太尉權勢,隻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將鐵錘打開大鎖。眾人把門推開,看裏麵時,黑洞洞地……眾人一齊都道:“不可掘動!”太尉那裏肯聽。眾人隻得把石板一齊扛起,看時,到殿內,黑暗暗不見一物。太尉教從人取十數個火把,點著將來,打一照時,四邊並無別物,隻中央一個石碑,約高五六尺,下麵石龜趺坐,太半陷在泥裏。照那碑碣上時,前麵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人皆不識。照那碑後時,卻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卻不是一來天罡星合當出世,二來宋朝必顯忠良,三來湊巧遇著洪信。豈不是天數!洪太尉看了這四個字,大喜,便對真人說道:“你等阻擋我,卻怎地數百年前已注我姓字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看卻何妨!我想這個魔王,都隻在石碑底下。汝等從人與我多喚幾個火工人等,將鋤頭鐵鍬來掘開。”真人慌忙諫道:“太尉,不可掘動!恐有利害,傷犯於人,不當穩便。”太尉大怒,喝道:“你等道眾,省得甚麼!碑上分明鑿著遇我教開,你如何阻擋!快與我喚人來開。”真人又三回五次稟道:“恐有不好。”太尉那裏肯聽。隻得聚集眾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齊並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見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圍。洪太尉叫再掘起來。真人又苦稟石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隻見穴內刮刺刺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恰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