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卷(三)
義理以《論語》為主幹(品讀史之三)
1915年,毛澤東22歲。那時一批大文化人正忙於倡導國學,學生毛澤東為思想潮流所裹挾,也參與其議論之列,並在構建國學係統的範疇內重新定位《論語》的學術史地位。
國學,即中國學術,是有別於西方學術的中國特有之學術係統的簡稱。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此時毛澤東年方14歲,還未走出韶山衝。劉師培、章太炎、鄧實等創辦了《國粹學報》。在其二十七期,鄧實發表了《國學精論》一文。1910年,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刊印以後,風行海內外,成為莘莘學子的必讀之書。所以,國學又被稱為國故 、國粹 、國故學,西方學者則稱之為漢學。
關於國學的分類,早在“學在官府”的殷周時代,中國已經出現了明確的學術分工與學科分類。《詩》《書》《禮》《樂》《易》《春秋》,既是當時流行的六種重要典籍,又是官府職掌的六種專門知識門類。在春秋時期,還出現了為後世儒家所稱道的“孔門四科”。 即孔門弟子根據其學業特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
至清時,有人按清朝的四庫全書,把國學分為四部,即 經、史、子、集。
清朝的學者姚鼐的《古文辭類纂》則認為可以分三門:曰義理,曰辭章,曰考據。晚清大儒曾國藩,在此三門的基礎上,把“經濟”從“義理”中獨立出來,與義理、考據、辭章並列,從而形成“儒學四門”的說法。他說:“為學之術有四:曰義理,曰考據,曰辭章,曰經濟。”(曾國藩:《曾國藩全集·詩文》,嶽麓書社1986年版,第442頁)
曾國藩提出了“儒學四門”的觀點,並對此作了詳細的說明:“義理者,在孔門為德行之科,今世目為宋學者也;考據者,在孔門為文學之科,今世目為漢學者也;辭章者,在孔門為言語之科,從古藝文及今世製藝師賦皆是也;經濟者,在孔門為政事之科,前代典禮、政書及當世掌故皆是也。”(曾國藩:《勸學篇示直隸士子》《曾國藩全集·詩文》,嶽麓書社1986年版,第442頁)
到了清代道光、鹹豐之際,曾國藩已經將“經濟之學”視為中國重要的學術門類了。並明確將“孔門四科”與“儒學四門”聯係起來。在曾氏看來,孔門德行之科,即為後來的義理之學,宋儒周、程、張、朱之學,即為義理之學;孔門言語之科,即為後來詞章之學,唐宋時代的韓、柳、歐、曾、李、杜、蘇所謂八大家者,屬於詞章之學;孔門文學之科,即後來的考據之學,漢代以後的許、鄭、杜、馬、顧、秦、姚、王等大家,屬於考據之學。這樣,“孔門四科”發展到清代,已經形成“儒學四門”,並且得到了晚清學人的普遍認同。
在“孔學四門”中,曾國藩始終把“義理”放在首位,其地位高於其他三科,強調在治學之前,首先要學習程朱理學。所謂“義理”,是指經籍包含的意義和道理。《禮記·禮器》曰:“義理,理之文也。”而在其他三科中,曾國藩強調的是“經濟”,稱之為“政事之科”,一切考求各種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學問都包括在內,與“義理之學”互為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