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論語04(1 / 2)

品讀卷(四)

孔夫子的《論語》傳下來了(品讀史之四)

品讀《論語》,毛澤東也關注《論語》的傳播史。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報》刊載了中共中央發出的《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整風運動中的基本做法是所謂“大鳴大放”,其中包括“大字報”上牆。

7月9日,毛澤東在上海幹部會議上,在講到大字報時說:

“大字報是個好東西,我看要傳下去。孔夫子的《論語》傳下來了,“五經”、“十三經”傳下來了,“二十四史”都傳下來了。這個大字報不傳下去呀? 我看一定要傳下去。比如將來工廠裏頭整風要不要大字報呀?我看用大字報好,越多越好。”(1957年7月9日毛澤東在上海幹部會議上的講話)

從1957年整風到1966年開始的十年“文革”,實踐證明“大字報”不是一種可行的民主形式,這在黨的曆史決議中已經作了結論。但是當時毛澤東認為“大字報是個好東西”,無論是整風,還是“反右”,都可以經過“大字報”的方式方法展開辯論。所以,他接著說大字報“要傳下去”,並說《論語》、“五經”、“十三經”、“二十四史”都傳下來了。以此為例證,說明大字報“一定要傳下去”。

這裏,毛澤東是用“孔夫子的《論語》傳下來了”作比喻,說明大字報也一定要傳下去。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毛澤東無形之中對《論語》作了評價:《論語》傳下來了。

從字麵意思看,似乎是說《論語》這本書,沒有佚失,沒有被焚毀,遺傳了下來。其實,更深層的意思,是指孔子的思想及其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也傳承下來。

這裏重點討論《論語》的流傳問題。

從傳世本《論語》看,孔子生前隻有學生的聽課筆記,並無《論語》一書。因為《論語》雜亂無章,成書缺乏邏輯,明顯是各個弟子筆記的綜合,孔子本人並未參加《論語》的整理和編輯。

關於《論語》的成書,有兩種典型說法:一是班固在《漢書·藝文誌》中的說法:“《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言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一是宋邢昺《論語正義》引鄭玄《周禮注》釋論、語二字的說法:“答述曰語,以此書所載,皆仲尼應答弟子及時人之辭,故曰語。而在論下者,必經論撰,然後載之,以示非妄謬也。”

由於曆史資料的缺失,曆來關於《論語》之源流的研究,僅上溯至漢代。對先秦孔子言論即《論語》的原始結集本,有這樣幾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論語》在先秦時期不隻是一部,而是有多種本子同時存在。孔門弟子升堂入室的有七十二子,也應該有七十二種不同的《論語》。七十二賢人中,除去早夭者、病廢者、非善亡者、從政改道者等,那麼也有幾十種筆記流傳下來。《論語》是孔子某位弟子,如書中被稱為有子的比若,後期弟子子夏,依據自己和各家的筆記整理的。一種意見認為孔子死後,儒分八派,各派所傳之孔子學說,難為別派所承認,後由子夏主持結集成《論語》的原始本子。一種意見認為先秦流傳僅孔子言論零章散篇,至西漢時才刪重補綴,集成一書。但是這種意見不好確定整理者。

戰國時期,法家、墨家、道家、兵家交相攻擊儒家,秦時因法家聳言“儒以文亂法”,《論語》也遭秦火焚書之禍。但焚而不絕,如孔壁藏者有之。

漢以前文獻中引述《論語》者,或簡稱之為《論》《語》《傳》《孔子曰》。

西漢繼秦,《論語》始交好運。漢文帝時置《論語》博士,《論語》開始列於學官。後又“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趙岐《孟子題辭》)。漢景帝以後,鼓勵民間獻書,《論語》出現了三種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古論語》出現很奇特,漢景帝時在孔子故居的“壞壁”裏,發現了孔氏後人暗藏的一批先秦典籍,其中,有古文《論語》,後稱《古論語》。《古論語》二十一篇,據說,與《魯論語》《齊論語》相比,篇次不同,而“文異六百四十餘字”(桓譚《新論·正經》)。梁皇侃《論語疏敘》引劉向《別錄》說:“魯人所學,謂之《魯論》;齊人所學,謂之《齊論》;孔壁所得,謂之《古論》。”《魯論語》二十篇,為現行《論語》所據之本。《齊魯語》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兩篇。另二十篇中章句也較《魯論語》為多。《古文論語》二十一篇,無《問王》《知道》兩篇,但分《堯曰》篇的“子張問”為另一篇,於是出現了“兩《子張》”。王充《論衡·正說篇》曾說《齊論》《魯論》《古論》等不同的傳本其沿革:“夫《論語》者,弟子共紀孔子之言行,敕記之時甚多,數十百篇,以八寸為尺,紀之約省懷持之便也。……漢興失亡。至武帝發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齊、魯(二)、河間九篇:三十篇。至昭帝女讀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時尚稱書難曉,名之曰傳,後更隸寫以傳誦。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今時稱《論語》二十篇,又失齊、魯、河間九篇。本三十篇,分布亡失,或二十一篇,目或多或少,文讚或是或誤。”可知西漢還有《河間論語》的版本,由於其早佚,其篇章、內容已無可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