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卷(六)
《論語新探》“有些新的見解”(品讀史之六)
現當代學者研究《論語》的著作,毛澤東了解較多、提到較多的是趙紀彬的《論語新探》。
趙紀彬(1905—1982),又名趙化南,原名濟焱,字象離,筆名向林冰、紀玄冰等。河南內黃人。近現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史家。
趙紀彬從五歲起,父親就教他背唐詩,兼及孔孟。九歲入私塾時能流暢地背誦《論語》《孟子》。十年的童蒙教育,使他打下了堅實的古文字基礎。他大概沒有想到,他的一生從此與“孔孟之道”結下了不解之緣。趙紀彬17歲時靠親友資助去北京求學。受到新思潮的影響,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期間寫有《與人論“孔學”書》,由此開始了他一生的“批孔”生涯。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後轉入文化教育界,先後任複旦大學、東北大學、東吳大學、山東大學教授。曾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倫理學、邏輯學和邏輯史的教學研究。抗戰期間,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批判當時蔓延的哲學無用論和哲學消滅論,提出“站在中國化運動的變革立場上,運用辯證法法則於實際”(《關於辯證法法則的實際運用問題》),並據此撰寫《中國哲學史綱要》一書,稱其研究課題在“發現中國哲學中辯證法、唯物論要素的發展法則”(《中國哲學史綱要·序論》)。能突破當時流行的正統觀念,注意發掘封建社會中“異端人物”的思想的價值,如唐代劉禹錫、柳宗元,北宋王安石等。又撰《論語新探》,“對於春秋社會性質及孔門哲學思想有所探索”,“持論固有異於時賢”。
新中國成立後,又曆任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河南省第二師範學院院長、開封師範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河南分院副院長、河南省曆史研究所所長、1964年調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顧問,並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所研究員。1962年《論語新探》再版時,特別對“關於孔門階級基礎與哲學體係及孔墨顯學對峙的實踐意義”“普遍有所修改”;1976年,曾據“批林批孔運動”的需要修訂出三版,增收《孔門異同》篇,“闡述儒家內部的路線性分歧或學派性對立”,產生過較大政治影響。
主要著作有與侯外廬、杜國庫等合著的《中國思想通史》,還有《中國知行學說簡史》《哲學要論》《中國哲學思想》《困知錄》等。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起出版《趙紀彬文集》四卷。
1964年,趙紀彬寫的《關於“一”“二”範疇的形成過程問題》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來源及其矛盾調和論的邏輯歸宿》兩篇文章,分別發表在《哲學研究》1965年第2期與第4期。其中第二篇文章是趙紀彬著作《釋一二》初稿的第三章,約二萬字。文章對《論語·子路篇》裏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進行了全麵的考察分析。
文章提出:“在孔門內部,‘先進’的顏回與子貢是一個對立麵,‘後進’的有若與樊遲亦是一個對立麵。樊遲與子貢同近於變革派別,……均為春秋末期的進步思潮在孔門內部的反映。”認為,“矛盾隻能通過鬥爭來解決,不能利用調和來避免,凡調和矛盾者必陷於自相矛盾;孔子當過渡時期因反對變革而調和矛盾,其自相矛盾亦必更為露骨。正因為如此,孔門遂亦不能不成為矛盾集合體。”結論是:“凡此史實證明:孔子從‘和而不同的‘君子’維新立場出發,力求將過渡時期的階級矛盾‘一以貫之’,而曆史辯證法的鐵則,卻使孔子的‘從周’願望徹底破產。”
《哲學研究》是毛澤東經常閱讀的學術雜誌之一。他1965年12月在《哲學研究》第四期上讀到趙紀彬的這篇文章,在文內作者名下畫了雙杠,在文章題目上麵寫道:
“孔門充滿矛盾”。(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81頁)
看來,毛澤東是同意文章觀點的。趙紀彬文章提出的“矛盾隻有通過鬥爭來解決,……凡調和矛盾必陷入自相矛盾”,在哲學觀點上,也是吻合毛澤東當時的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