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論語191(1 / 2)

應用卷·微子篇第十八·不要求全責備

《論語》的內容,不隻是孔子與學生的語錄,也有他們前人言行的記錄。《論語·微子篇》第十章就記載了西周大名人周公旦的談話: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也是魯國始封之君。他因要輔佐周成王,未到魯國就封。

魯公,姓姬名伯禽,周公旦的兒子,繼周公之後就任魯君,所以史稱“魯公”。

本章的大意是: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族,不讓大臣抱怨未被信任。老臣故友沒有大的過失,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

當年,周成王封伯禽為魯公。這裏的這段話,不是孔子的言論,而是古代周公旦告誡他兒子魯公的話。這話全麵表達了古代明君的用人思想,《論語》編者一定是認為完全符合孔子的意思,或者孔子曾經引用過周公這段話,所以選了進來。最後一句“無求備於一人”最為重要,說明孔子的人才觀中有個要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於一個人,在看到他缺點的同時,更要看到他的優點。所以對下級不要過於苛刻,不要求全責備,而這樣地對待下級又正是“明君”的表現。

毛澤東在1975年7月25日對電影《創業》的編劇張天民來信所寫的批語中,引用了《論語》記錄的周公名言“求全責備”。毛澤東的批語曰:

此片無大錯,建議通過發行。不要求全責備。而且罪名有十條之多,太過分了,不利調整黨的文藝政策。(《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頁)

“文革”中,“林彪叛逃事件”於1971年9月發生後,全國文藝界開始出現複興局麵。長春電影製片廠也恢複正常創作,廠裏派出幾個隊伍到全國各地尋找創作題材。當時 “工業學大慶”的運動剛剛恢複,宣傳大慶屬於一個大題材。長影劇組組織大慶人寫大慶,搜集了幾百萬字的素材,寫出劇本提綱。到了第二年,主管文藝的江青下發了關於拍攝大慶和大寨電影的批示,大意是說,大慶紅旗是毛主席樹立的,王鐵人是站得住的。

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了拍《創業》這部電影吃了不少苦頭,許多鏡頭是在零下38攝氏度的大雪天裏拍攝出來的。曆經兩年多,1974年一部以大慶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創業》誕生了。它以大慶石油會戰為題材,真實而生動地展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在黨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指引下,以英雄氣概艱苦創業的生活畫麵。這部影片還打破了“四人幫”為文藝創作規定的條條框框,尊重生活邏輯和藝術規律,塑造了“鐵人”式的石油工人周挺杉和黨的工作者華程的感人形象。影片拍完後,便在第四屆人大會議的閉幕式上放映,受到了代表們的好評,而且在《人民日報》上有整版介紹,標題和其他樣板戲一樣。但公映不出半個月,就遭遇到了“文革旗手”江青的責難。

江青看後暴跳如雷,粗暴地指責《創業》“在政治上、藝術上都有嚴重錯誤”,下了三條禁令將這部電影打入冷宮:一是不許繼續印製拷貝;二是不許發表評介文章,停止播放;三是不許向國外發行。後來,他們又以文化部核心組的名義,下發了對電影《創業》的十條意見,即《創業》的十大“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