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孟子03(1 / 1)

品讀史之三

《孟子》七篇言王政之要

1913年,毛澤東在長沙讀書時的《講堂錄》中,記錄如下內容:

農事不理則不知稼穡之艱難,休其蠶織則不知衣服之所自。《豳風》陳王業之本,《七月》八章隻曲詳衣食二字。《孟子》七篇言王政之要,莫先於田裏樹畜。(《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5版,第597頁)

學生時代的毛澤東非常簡明扼要地概括說:“《孟子》七篇言王政之要,莫先於田裏樹畜。”如何理解這句話?

《孟子》七篇,指《孟子》一書的體例。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說孟子晚年,因年事已高,遂不再出遊,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但是,班固的《漢書·藝文誌》卻說是十一篇。為什麼多出四篇,據東漢趙岐說,七篇之外,另有外書四篇,即《性善辯》《文說》《孝經》《為政》,而且認為這四篇是“後世依仿而托也”,是贗品,故不給注解,後因而亡佚。至於現在所傳《孟子外書》四篇,梁啟超早已指出,是明代人姚士舜偽撰,乃“偽中出偽”。

“言王政之要”,是說《孟子》一書的主要思想內容,談的是“王政”,也就是“王道”和“仁政”。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然孟子仁政學說的首要問題,是講田裏樹畜,即農業、林業和牧業。

孟子所說的“王道”,就是指“仁義”“仁政”,這是他效法先王的中心內容。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忍心幹的事,把它擴大到應該做的事情上去,便是仁,每個人都有不肯幹的事,把它擴大到使其肯幹的事情上去,便是義。

孟子主張“王道”的同時,是反對“霸道”的。孟子所說的“霸道”,就是指為爭私利而采取的惡劣殘暴的手段,當時主要是指各諸侯國間的兼並戰爭。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的口號,他認為統治者隻有施仁政,除暴政,早點結束兼並戰爭,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才能鞏固統治者自己的王位,也才能統一天下。

可以看出,孟子以仁政為中心內容的王道,固然是要維護封建統治者的統治,同時也要實現“平天下”“安百姓”的願望。孟子在總結曆史經驗教訓時說過,“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離婁上》)就是有堯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管理好天下。

《孟子》“言王政之要,莫先於田裏樹畜。”孟子提倡王道理想,也就是實行“仁政”主張。他認為首先要發展農業,重視農業生產,按時耕作,解決老百姓吃飯問題。同時,還應注意林業、漁業、畜牧業的發展,他認為不論是農、林、牧、副、漁,生產都必須適時,同時搞好,以收到最大的生產效益。

他曾經告誡國君和諸侯:“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食,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孟子·盡心上》)就是說,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按時食用,依禮消費,那麼,財物是用不盡的。老百姓吃穿不愁,人民安居樂業,隻有做到“保民”才能坐穩王位,鞏固國君的統治地位。

怎樣發展農業?孟子提到一些最重要的措施:首先要給人民有一定的“恒產”,恒產就是土地。孟子認為,要實行仁政,首先就必須由國家向老百姓提供一份賴以生存的、為生活所必需的產業作為物質基礎。這是在齊宣王向他表示“願夫子輔吾誌,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嚐試之”的情況下提出來的。齊宣王為孟子的仁政理論所打動,希望孟子輔佐他,實施一下仁政試試,孟子首先就提出了此說:

“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上》)

百姓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證。好年成,可以生活得富裕些,歉收年,也不至於餓死。上可以贍養父母,下可以撫養子女。有了這樣足以維持個人及家庭生活的“恒產”,人民就會安心在這裏長期生活下去。這就是所謂有“恒產”,才有“恒心”。這樣老百姓才能“驅而向善”,易於接受統治。

孟子還提出,有了生活保證以後,就要進行教育。“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富裕以後,如果不進行教育,人就會變得像禽獸一樣,不懂禮義,缺乏道德。因此,孟子十分重視對人民進行倫理教育。

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對《論語》《孟子》等“四書五經”,已是非常熟悉了,如這裏談到的“《孟子》七篇言王政之要”,真是一語中的,指出了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