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孟子69(1 / 1)

引用卷九 萬章上·翻然改進,棄舊圖新

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說:

共產黨員對於落後的人們的態度,不是輕視他們,看不起他們,而是親近他們,團結他們,說服他們,鼓勵他們前進。共產黨員對於在工作中犯過錯誤的人們,除了不可救藥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態度,而是采取規勸態度,使之翻然改進,棄舊圖新。(《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522頁)

“翻然改進”一詞,出自《孟子·萬章上》第七章:

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於吾身親見之哉?”

傳說夏朝時,伊尹在有莘國的郊野耕田,頗喜歡堯、舜之道。由此受到商湯的賞識。一次,商湯派人帶著禮物去聘請他,他從容不迫地說:“我為什麼要接受湯的聘禮呢? 哪如我生活在田野之中,以我喜愛的堯舜之道自樂呢!”商湯又三次派人帶著禮物去聘請他,伊尹翻然改變了態度,說:“我與其獨自生活在田野之中,以堯舜之道而自樂,不如使我的君主成為堯舜那樣的君主,不如使這些百姓成為堯舜時代的百姓,哪如我親身看到這種局麵的實現呢? ”

幡通“翻”。人們從這段故事中引申出“翻然改進”一語,多形容人的態度很快有了轉變,有了進步。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這篇文章,是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擴大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的一部分。在這個報告中,毛澤東在講到“共產黨員在民族戰爭中的模範作用”時講了前引這段話,並引用了“翻然改進”這個成語,主要說明共產黨員對於在工作中犯過錯誤的同誌,應當采取規勸的態度,說服教育他們,使犯錯誤者很快覺悟,轉變態度,勇於改正過錯;而不是采取排斥的態度,疏遠他們,輕視他們,看不起他們。當然,不可救藥者除外。

毛澤東在報告中還指出,對於犯錯誤的幹部,一般地應采取說服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錯誤。隻有對犯了嚴重錯誤而又不接受指導的人們,才應當采取鬥爭的方法。在這裏,耐心是必要的;輕易地給人們戴上“機會主義”的大帽子,輕易地采用“開展鬥爭”的方法,是不對的。這樣做才是愛護幹部。

毛澤東主張對於曆史上犯過錯誤的同誌在做結論時應采取寬大的政策,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不要采取過火的“左”的鬥爭方式,對於人的處理采取慎重態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損害同誌,這是我們黨興旺發達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