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十二 告子下·先生之誌則大矣 (一)
先生之誌則大矣,先生之辦法則不可
毛澤東最初運用孟子“先生之誌則大矣……”一語,是全麵抗戰前的1936年9月8日致信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這段話我們在前一篇《越人彎弓而射之》中已引述過。為說明問題,再摘引一段毛澤東信中的話:
“開發西北”,“建設西北”,先生之誌則大矣,先生之辦法則不可。日本帝國主義正亦有此大誌,正用飛機大炮呼聲動地而來,先生欲與之爭“開發”,爭“建設”,舍用同樣之飛機大炮呼聲動地以去,取消它那一邊,則先生之“開發”“建設”必不成功,此辦法問題也。(《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頁)
邵力子,浙江紹興人。1931年12月任甘肅省政府主席。1933年改任陝西省政府主席。作為省府主席,邵力子提出“開發西北”,“建設西北”,可謂雄心壯誌,本無可厚非。可是時局主題並非開發和建設,而是軍事和戰爭,特別是關係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自衛戰爭。
所以,毛澤東致信邵力子,引孟子語提出“辦法問題”,來批評邵先生的政治設計。孟子原話為“先生之誌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毛澤東將後半句改為“先生之辦法則不可”,重點辨析邵先生“辦法”的“不可”。毛澤東說日本侵略者的“大誌”是“飛機大炮呼聲動地而來”,邵先生的“辦法”必須是“同樣之飛機大炮呼聲動地以去”。如果不能用戰爭手段“取消它那一邊”,也就是如果不能奪取反侵略戰爭的勝利,“開發”“建設”則無從談起,也“必不成功”。所以,當務之急還不是“開發”“建設”,而是攜起手來共同禦寇抗敵。
信中這一段分析是有力的,孟子語錄處於本段核心位置,是整段文章的思想龍骨。